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http://m.39.net/news/a_6012479.html
“我对小鲜肉的攻击有认同感,但不是因为‘娘炮’。”
“大女主作品,只是更换了角色性别,却没有改变故事权力逻辑。”
“把女性问题,当做一个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尺,会犯错的。”
“我真的经常认为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以下为造就对戴锦华的专访
造就:在您看来,“小鲜肉”为什么会成为当下的娱乐潮流?
戴锦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在社会多重层面的变化之下形成的潮流,而不单纯是一个娱乐层面的问题。
一方面,今天这种青春偶像,所谓“小鲜肉”的兴起,跟全球流行文化工业的走向有关,追根溯源其实是日本文化逆袭的结果,对吧?
从日本动漫,到日本人对于樱花、对于青春、对于生命、美、爱和死亡之间的那种,不好意思,我要说很病态的纠结,这样的一种东西返销欧美,再经过欧美影响到全世界,造成了全球青春偶像越来越年轻化的现象。
年轻就意味着某一种美,某一种可观赏性,但通常它不单只指男性,也包括了女性。
而与腐文化相关的,以性征不鲜明或者“中性”(这里的“中性”是需要加个引号的)为特点的这样一种稚嫩的美、娇嫩的美,只是青春偶像中的一小部分,并不是全部。
另一方面来自整个全球劳动力结构的改变。
当下,全球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向第三世界外移,所谓的发达国家,包括中国今天的大城市,很多人都是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者,都是数码劳工,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改变,劳动力年龄结构总体的下降。
所以,当下人们的青春崇拜中,还包含了某种对衰老和被淘汰的恐惧。
造就:您如何解读小鲜肉“娘化”引起的争议?
戴锦华:“小鲜肉”并不等同于“娘炮”。
所谓的“娘炮”,这个词更为人所熟悉的说法,叫“娘娘腔”,广义上,人们经常把阳刚气质不那么显著的男性称为“娘娘腔”(我认为这是一种对男性的压迫);此外,“娘炮”这个词里还包含了对气质阴柔的男同性恋者的歧视。
而攻击这种文化和消费这种文化的人,完全不是同一个群体。他们的阶级结构,生存方式,文化立场几乎完全不同,攻击者本身可能具有道德保守主义,所以我觉得很难把他们真的放在一起来讨论。
这个问题的背后也并不单纯是关于进步/倒退,解放/压抑的争议,而是有更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在里面。
很多网剧的编剧跟我讲,网剧一度有两种定型化的角色是必须存在的——剩女和娘炮。剩女作为邪恶的变态的角色,娘炮作为可爱的,穿针引线的角色。这样的设置几乎是硬性规定,如果不这样,他们的剧本就不会被采用。所以说,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和清晰。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其实对于人们对小鲜肉的攻击也有认同。
我认同是因为,我觉得这样的一种所谓“颜即正义”、“萌即真理”的文化现象的流行,几乎抽空内容,粉丝对偶像的要求,仅仅是他的脸,仅仅是他在场,好像那就足够了。
造就:“小鲜肉”消费文化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当代女性地位的上升?
戴锦华:大概不是这样的层次。
毫无疑问,它象征着女性在数码时代的文化结构当中的地位上升,但是我要质疑的不是上升不上升,我要质疑的是“女性”。
这是哪些女性?
我觉得这里的“女性”是社会群体的概念,不是性别上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说白了,这里的“女性”指的是有消费能力的女性,而没有消费能力的女性——根本就不存在。
我老喜欢引用副司令马科斯的说法——今天的世界地图是经济版图,不买不卖的人就从地图上掉下去了。(副司令马科斯:年,戴锦华主持翻译了墨西哥印第安原住民运动——萨帕塔运动的领袖“副司令马科斯”(Sub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