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历史人物也是。
一个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当时的人会出于某种目的或者政治环境等,给这个历史人物或者涂脂抹粉,或者泼污抹黑,从而让人混淆了他的本来面目。
那么如何真实的评价一个人呢?
我认为无外乎私德和公德两方面。
如果私德无可指摘,公德为国为民,那么此人就是正面的,反之则是反面人物。
下面我们就用这两个标准来评价一下历史人物:冯道。
提起冯道,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一记录,就是历事五朝、八姓(八个家族)、十一帝,为官四十多年,“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堪称中国官场史上的不倒翁。
真可谓流水的王朝和皇帝,铁打的冯道。
他的经历也让当世和后世对他的评价严重两极分化:誉之则为真士大夫、人臣楷模,谤之则为无廉耻者、奸臣之尤!
先说冯道的私德。
无论后世人如何诋毁辱骂冯道,但都对他的私德表示认可、钦佩,甚至大家赞扬。
冯道有哪些私德呢?
安贫乐道
儒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但基本上儒生都信奉安贫乐道这个信条。
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称其为贤人或有贤德。
诸葛亮也曾在“诫子书”中说道:“勤以修身,俭以养德”。
可见儒家对勤劳节俭、安贫乐道是非常赞扬的。
而冯道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
冯道出身耕读之家,年轻时奉养双亲,生活简朴,即使是粗茶淡饭也不会厌恶,平时爱好读书写文。即使大雪漫天,席上落满尘土也不以为意,快乐自如,一心读书。
《旧五代史?冯道传》: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
五代后梁时期,梁晋争霸河北。
当时晋王李存勖率兵与后梁的军队隔黄河对峙时,冯道任太原掌书记随大军出征,为军队撰写公文。当时他在军营中盖了一座茅草屋,不搭床铺席,睡在一捆喂牛的干草上,吃饭的时候和仆人夫役在一个锅盆里吃饭,但内心依然恬静自如。
后唐明宗曾说:“冯道本性纯朴节俭,不久前在德胜寨住一座茅棚,与仆人同在一起吃饭,就睡在一捆茅草上,内心快乐自如。”说的就是这件事。
冯道当了四十多年的宰相级别的高官,直到晚年时家境才富裕起来。就算是按他挣的那么多年的俸禄,也该富了吧。
如果他真的贪财,恐怕早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了,更何况他当了二十多年的宰相,如果是个贪官早就富可敌国了。
但凡那些奸恶之徒,无不是生活奢侈糜烂。
比如大贪官石崇,比如北宋时期的蔡京等“六贼”,比如南宋末年的奸相贾似道,比如大贪官和珅,一个个住的是深宅大院,吃的是锦衣玉食、山珍海味,平时由成群仆役伺候,出入是高头大马华丽车轩,内寝妻妾成群。
指望这些生活奢侈的人品德能有多高尚呢?
我看是指望不上,因为他们根本不能和平民百姓“共情”,不说出“何不食肉糜”就不错了。
乐于助人
孔子曰“仁”,孟子曰“仁者,爱人。”
爱人,就要乐于助人,而不是只是口头说爱。
《新五代史?冯道传》: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赒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
在守父丧时,冯道回到家乡景城。当时恰逢灾荒年,他散尽家财赈救乡里,救活无数人。
身为朝廷一品大员,去亲自耕田、砍柴。
地方官员为了巴结他,赠送布匹米面他也不接受。
同乡中有的人家土地荒芜或家里没有壮劳力而无法耕种的,冯道都会在夜里偷偷去为给人家耕种。人家知道后登门致谢,他却认为没有什么值得感谢的,仿佛见到土地抛荒帮人耕种是理所当然之事。
《新五代史?冯道传》: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赒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
入朝高居一品为宰相,归家耕田伐樵垄亩民,神态自如,毫无伪饰。
不近美色
《新五代史?冯道传》: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军中,……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
作为李存勖的红人,晋军中许多将领正想巴结他,有的将领将掠夺的美女献给冯道,冯道推辞不掉,只好把美女安排在别的屋子里,找到她家人后将其送走。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奸淫掳掠更是常事。
冯道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自然无法阻止这些事,他只能做到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将别人送来的美女送回去。
当时冯道不过40出头,正值壮年,并非七老八十,在没有法纪的乱世,面对美女能有此定力和善心,的确令人称道。
贪财好色是形容一个人的恶行,但冯道却于此绝缘,不是他不能贪,也不是他不能色,能做这种事他却认为不对而不做,这样高洁的道德情操,我只能用圣贤来形容他。
再说说冯道的公德。
后世对冯道抨击最害的是说他是个政坛不倒翁,五代更替,但每次新朝建立他能都身居高位。
那么冯道在宰相的高位上做过些什么呢?
劝谏君王爱民
在古代该进谏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如果是明君或者沽名钓誉之徒,那么他会表现得虚心纳谏,如果是一个昏君暴君,那么谁要进谏,就是一件危险的事。
冯道年轻时曾在被幽州节度使刘守光手下任职
乾化元年(年),刘守光准备率军征讨定州,询问僚属意见。冯道表示反对,刘守光大怒,将冯道关入大牢。后来冯道被同僚救出,逃往太原,投奔晋王李存勖。
如果是普通人,恐怕这辈子再也不敢进谏了,第一次能幸运被人救出,第二次还能吗?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冯道却“痴心不改”,认为对的事依然要进谏,当然也要看这个君王值不值得自己给他进谏。
梁晋隔河对峙,晋军将领郭崇韬认为军中随从人员过多,后勤供应困难,要求裁减闲散者。
晋王李存勖大怒道:“我连为效命者设食的自由都没有吗?那还是让三军另择主帅,我返回太原好了。”
他当即命冯道起草文书,宣示三军。
冯道听后,犹豫不决,不肯下笔,李存勖见状,严厉催促。
冯道鼓足勇气进言道:“如今大王多次击败梁军,很快就会平定梁朝。郭崇韬所言并不过分,不听便是,何必大动肝火负气返回太原呢?如让敌军知道我们君臣不和,对我军大为不利。”
李存勖猛然醒悟。
过了几天郭崇韬向李存勖道歉,冯道又从中说和,君臣二人和好如初。晋军上上下下开始敬重冯道的胆量。
不久晋军渡过黄河,攻灭后梁,李存勖定都洛阳,建立后唐,任命冯道为户部侍郎。
后唐明宗时期,冯道升迁为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后被拜为宰相。
天成、长兴年间(~9),中原没有战乱,粮食连年丰收,人民在乱世之中过上了几年好光景。
冯道曾经告诫明宗说自己当年骑马经过山地时,小心谨慎,安全渡过,但在平地骑马时放松了警惕反而摔下马。所在凡是面临危险的人考虑细致容易保全自己,处于平安环境的人疏忽大意就会产生祸患,这是人性的常理。劝谏明宗不要因为太平丰收,就放纵享乐,希望他依然兢兢业业,这是群臣所盼望的。
明宗深以为然。
明宗问他:“虽然天下太平连年丰收,百姓生活好了吗?”
冯道说:“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又背诵诗人聂夷中的《咏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明宗认为这首诗很好,让侍臣写下这首诗,常常给自己吟诵,提醒自己爱惜民力不要横征暴敛。
某大臣谨献给明宗一只玉杯,上边刻的文字说:“传国宝万岁杯”。
明宗很喜欢这只杯子,拿给冯道看。
冯道说:“是前世有形状的宝物,当皇帝的人还有无形的宝物。”
明宗问是什么,冯道说:“仁慈信义,是帝王的宝物。所以说:‘最宝贵的事物叫帝位,可以用来守住帝位的东西叫仁。’”
明宗是武人当皇帝,文化水平较低,侍臣详细讲解这句话的含义,对冯道的话十分高兴。
此后的九个皇帝昏庸残暴,冯道基本上不再进谏了,因为说了也白说,非但无益反而会自取灾祸,只能明哲保身,才在混乱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后汉刘知远在位时,实行严刑峻法苛政滥刑,十分残暴。
刘知远还未登基称帝镇守河东时,下令所有的牛皮必须由官府收购作为军用,严禁民间私自买卖,否则处死。
后汉建立后,上党有人犯了牛皮罪,要依法处死。但判官张璨觉得这条法律已经过时了,便向刘知远进谏:“主上在河东,大聚甲兵,须藉牛皮,严禁可也;今为天下君,何少牛皮,立法至于此乎?”
刘知远大怒,要处死张璨。
冯道实在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向刘知远进谏说张璨言之有理,这条牛皮令早就过时该废除了,所以不能治张璨的罪。
刘知远刚刚登基不久,根基不稳,需要冯道等前朝旧臣治理国家,只好妥协赦免了上党人的死罪,但却仍然将张璨罢官。
面对暴君刘知远,冯道能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救了两条人命!
提拔寒门子弟
在当宰相期间,冯道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有才华的寒门底层士子加以引荐任用,而对品行浮躁的士人子弟则加以抑制。
这样一来,官场吏治大为改善,这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出任官员,其治下的人民也能少受一些苦楚。
保存儒家经典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许多儒家典籍都丧失了,当时人的文化水平大幅度下降,而且残存下来的经书版本不一错误很多。
为了保存儒家经典,后唐长兴三年(92年),冯道奏请唐明宗,以唐代开成石经为底本,雕印儒家《九经》,得到明宗批准,这是中国历史上首度大规模以官方财力印刷套书。
《九经》即:《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
《九经》于当年开始印行,后周广顺三年(95年),《九经》全部刻印完成,前后共历时二十二年。虽然是乱世,但《九经》依然流传很广,后世儒家经典也多以此为范本。
勇于任事出使契丹
后晋是在契丹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的,晋高祖石敬瑭对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称臣,是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
天福二年(97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遣使到汴梁为晋高祖加徽号。晋高祖也为耶律德光献徽号,需要派使臣出使契丹。
听说要出使契丹,群臣十分害怕,都不敢前往。
但这是一个重大的外交行为,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因为失礼而招来契丹犯边甚至入侵内地。
冯道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出使契丹,并命书吏草拟出使敕令。书吏闻之变色,双手颤抖,泪流不止。
晋高祖石敬瑭也担心他的安危,道:“你官高德重,不宜深入契丹。”
冯道说:“陛下受契丹的恩惠,臣受陛下的恩惠,臣去有何不可。”
到了契丹,因为冯道德高望重,所以耶律德光对他十分礼遇,想要把他留在契丹。
冯道说道:“晋朝与契丹是父子之国。我在两国都是臣子,在哪都一样。””
后来耶律德光改变主意,同意冯道回国,冯道以退为进三次上表,表示愿意留下,被拒绝。
在归国途中,冯道走走停停,无论天早天晚每到一个驿站都要住宿停留,结果用了两个月才回到后晋。
随从不解,问道:“别人能从契丹生还,都恨不能肋生双翼,您为什么还要住宿停留呢?”
冯道从容的说道:“纵使急速返回,若契丹人真要追赶,也终究逃不掉,慢慢走反倒安全。”
救活生民无数
契丹灭后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在开封召见冯道,问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
此时契丹大军刚刚击败晋军,占据中原,兵强马壮,杀气腾腾,冯道卑辞奉承道:“此时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耶律德光听了之后很是受用,原本要屠杀十万晋军俘虏,也改为戍守南疆。
十万晋军俘虏,因冯道一人一言而得救。
冯道又与大臣赵延寿劝阻耶律德光减少杀戮。当时契丹人在中原四处掳掠汉族女子,冯道见了便出钱救赎,寄养在寺院中,然后派人寻访其家人领回。
“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
他一言而救中原百姓,王安石称他“菩萨,再来人也!”、苏东坡赞叹“佛位中人”!
如果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冯道的浮屠塔恐怕要高耸入云直到外太空了!
综上所述,冯道的公德简直就是功德!
功德无量!
从五代一直到北宋中期,冯道的名声非常好。
后唐明宗李嗣源称赞他:“冯道性纯俭……真士大夫也。”
后晋高祖石敬瑭称赞他:“良平有可差其肩,较彼忠贞,姚宋不得并其辔,可谓人臣之刀尺,造化之丹青。”把冯道跟张良、陈平、姚崇、宋景这些名相相提并论,甚至说他是人臣的标尺!
冯道死后,后周世宗柴荣为之“辍视朝三日,册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曰文懿”。
五代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
他7岁去世,当时人称他“与孔子同寿”。
他出殡那天,汴梁人民自发为其送葬,纷纷在街边烧纸钱,纸灰堆积了数寸之厚!
北宋时《五代通录》作者范质、薛居正《旧五代史》、吴处厚《青箱杂记》都曾赞扬冯道,认为他在当时做了许多好事,在事亲、济民、主政、提携贤良上的表现,都能符合传统中君子、圣贤的行为标准。
北宋名相富弼称赞冯道:“此孟子所谓大人也!”
现代学者王赓武在《冯道——论儒家的忠君思想》一文中说:冯道在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心目中是一个有操持的儒者,一个有节制的人,甚至是一个“模范丞相”。在他死后近一百年间,这样的美名仍有人传诵。
但到了北宋中期,随着承平日久,需要宣扬忠君报国的思想,当时士子们对冯道的评价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虽然称赞冯道的私德,但却不认为他是忠臣,“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礼。”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直指冯道是五代道德沦亡的表征,“其可谓无廉耻者矣”,认为“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甚至认为冯道的行为也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之一!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直接破口大骂冯道“乃奸臣之尤”,批评不论冯道做过多少好事,亦等于没有做,因为他只是苟活于世。
元代诗人刘因作有《冯道》一诗,嘲讽道:“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清代《续通志》把失节的文武官吏分为十类,冯道列入最坏一类,“懵大伦而不知耻”。
清代史学家赵翼评论:冯道历事四姓十君,视丧君亡国,未尝屑意,方自称长乐老,叙己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可谓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者矣。
近代小说家蔡东藩评论:“太师冯道,最号老成,实最无耻”、“冯道是个著名圆滑的人物,实是老奸巨滑。”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为皇帝一家一姓效忠那叫小忠,为天下百姓效忠那叫大忠。
评价历史人物,如果脱离了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具体事件,仅仅从人品出发,或用后世的行事准则或道德标准来苛责他,对其进行评论,简直就是刻舟求剑,在哈哈镜中看人。这种评论评论简直是离了大谱,实在是偏颇之极!
让我用冯道的自况诗《偶作》和《天道》来结束本文!
《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
《天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