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46330.html
打井找水仪一条测线可以自动生成两张曲线图和两张剖面图。最常用的只有原始曲线图、原始剖面图和处理剖面图3张图,这3张图各有各的用途,将这3张图相互配合进行综合分析,各取其长,相互补充,可以做到相得益彰,解读出更多地下水的信息,可以简称为“三图联读”。
打井找水仪的曲线图是将选频法每个频率各个测点实测出的数值相连接而成的图,每条线代表一个频率,用不同颜色表示,它是实测数值的连线而不是等值线,各条曲线共用同一个纵坐标,测出的数值高,曲线就上升,数值低就下降。曲线图的优点是直观,哪个测点高低可以一目了然,但曲线图不能反映深度,不论深浅,只要两条线的数值相近,这两条线就可以走到一起或相互为邻。要想知道哪条线在剖面图上是哪个深度难度较大。 打井找水仪的原始剖面图是在以探测深度为纵坐标,测点序号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将各测点各频率实测的数值点绘到坐标系中,将数值相等的各点相连接而成的图,每条线上任何一点的数值都是相等的,所以叫等值线,它和地形图中的等高线的概念是相同的。每两条等值线之间着以相同的颜色,就是同一个色区。每个色区的数值是从多少到多少,可以从图的右边的同一种颜色的色块所标的数值看出来(色块中的最大值与原始曲线图纵标的最大值相等)。数值越大越红,数值越小越蓝。哪种色块的相应深度都可以从左边的深度标尺读出来。当原始图中有很高的数值出现时会把其他部分压成深蓝色,所以还需要结合处理图分析。 打井找水仪的处理剖面图是原始剖面图的补充,有时也能唱主角。数据的处理方法是:设原始数据为A,则处理数据=lgA+n,n值大小需根据数据大小的整体情况自动选定。当原始数据大于1时,处理数据变小,图的整体颜色变红,高值区的色区归并且扩大,低值区色区增加,等值线显现得更多,更明显。当原始数据小于1时,处理数据变大,图的整体颜色变蓝,色区减少,等值线合并,使变层深度更加清晰。右边的色条不再显示具体数值,全部显示为0.00,处理后的曲线图的数据大小不能作为分析依据。物探找水是间接找水,主要是找断层,变层、岩脉、溶洞、破碎带、裂隙层等地质异常。异常就是常说的畸变,也就是数据的突变。地质条件千变万化,测出的图就会千姿百态。 地质异常可以归纳为水平层状异常、竖向带状异常、块状或锯齿状异常三类。 一、水平层状异常。这类异常的等值线比较平直,有水无水需要仔细辨别,容易一概被认为“太平直无水”。实际上这类异常没有高低值下传造成的假象,少有电磁干扰造成的瞬间变化,可靠性更大,反映出来的含水层深度更明显更确切。其成因,有的是在地质历史上两种不同时代的地层的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有的是两种力学性质不同的岩石的结合面。综合众多的这种类型的图评资料,该类型的异常在这3张图上的表现可归纳为:一是在原始剖面图上表现为上下层颜色有明显差异,或等值线出现褶皱,或与上下相比等值线明显变密,或上下的等值线不能衔接。 例如在第3号图评中在米以上为蓝绿色,以下为黄绿色,但这个变化是不是突变不好判断,还需要借助于另一张图。 在打井找水仪的曲线图上与上述等值线数值相应的数值线的距离明显变大。距离越大说明突变越明显,含水越好。上图中有两条数值线的距离比它上面和下面的数值线距离都大得多,说明在米是明显的突变层,经实打该深度确是含水层。在第57号图评中,在剖面图中只能看出从到米是一个水平高值层,它与上下层的突变到何种程度看不出来,但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有3条数值线的数值特高(反映了高值层的上下边缘),最大值达,这3条线把其他的数值线都压到了最底层,看不见了,说明这3条线与其他线的距离特别大,反映了高值层与上下层的岩性差异是巨大的,实打水量很大,目估达70方/时。该案例还说明天电法找水“不怕数值大,就怕反差小”,高低值反差越大越好。在第8和第10篇图评中岩性的突变都在曲线图中出现了两条或两组数值线距离拉大的情况。越是接近水平的或是规律性较强的图件,曲线图在三图联读中的作用越大,在数值跳跃较大的图件中曲线图作用不大。 当最大值大于1时,在处理打井找水仪的剖面图上经处理后的等值线如果有两三条明显变密,这也是突变的反映(当最大值小于1时可只看原始剖面图)。在第5和第9篇图评中岩性的突变深度都是从处理图中的两条等值线明显变密解读出来的经实打验证这样分析出来的深度是可靠的。 下面有3个不同地电条件的案例采用三图联读效果都很明显: 1、图评第6篇是在寒武系灰岩中找低值的案例。含水层在原始剖面图上能看出变化。在曲线图上使数值线拉大了距离。在处理剖面图上使两条等值线拉近了距离。实打水量丰富,出水深度一致。 2、图评第11篇,在原始图上能看出有高值岩层。在曲线图上第6号点,从上数第7和第8两条数值线的距离明显加大。在处理图上6号点在60米的变层深度更加明显,和实际的出水深度是一致的。 3、图评第12篇是典型的水平成层图型,如果只看一种图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只有用三图联读,综合分析才能看出哪个点好,好在哪里。尤其是在曲线图上,其他的数值线都是成对出现的,只有一条是单独出现的,说明高值层的上下变层界面中只有一个界面是突变的,从而使相应的数值线拉大了距离,这个突变的变层界面是上界面还是下界面还可结合剖面图进一步解读出来。三图联读需要认真比对,深究细研。在水平层状异常中还会经常遇到一些如“多层饼”一样的剖面图,大多都会有水,我们所说的“水平多层,有水不少”,就是指这种类型(如图评第6、11、25篇)。 二、竖向带状异常。竖向带状异常就是形态直立的异常,如蓝柱子、红柱子、楔形体、v字形、竖向的分界线等。这类异常的成因很复杂,有真有假,有好有孬,初学者很容易受其蒙蔽而误判。竖向带状异常常见的成因有:接地条件不好(如图评第48篇);浅层软岩等低阻岩石造成的低值下传(如图评第64和44篇);浅层高值层造成的高值下传(如图评第17篇);土层太薄,坚硬岩层似露不露(如图评第23篇);人为电场的干扰(如图评第12和27篇);地质条件在横向上的突变,如断层、破碎带、岩脉、岩性变化等。
竖向带状异常与水平层状异常相比,其优点仅是一目了然,其实它假象更多,更容易误判。有的网友直言“深v形更不可靠”,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说的“红柱蓝柱,高兴勿早”,也是这个意思。对于竖向带状异常最重要的,一是要坚持错位复测,排除地表不均匀体造成的假像。二是要研究成因,排除高低值下传,使用排除法进行精挑细选更好。只要做好了以上工作,竖向带状异常更能发现在水平方向上地质条件的变化,选出好点。
三、块状或锯齿状异常。块状异常就是既不是水平层状也不是竖向带状的局部的异常,它也有高值和低值之分。在原始图上高值块状异常往往因其数值较大而把周围区域压成了深蓝色,这就必须借助于另外两个图进行分析。如果在处理图上高值区的左或右侧的边缘是直立的如同刀切的一般,说明这个边界是突变的,可以考虑是否能作为打井位置。如果从边缘向外的色区,仍然是一层一层颜色由深到浅的变化,形同放在水盆中的玛瑙,这样的边缘说明数值是渐变的,就不宜定井(如图评第4篇)。 在原始图上低值块状异常往往不容易看出它和外围岩石电性差异的大小,也需要借助于其他两个图进行分析。如果在处理图上不显示低值或色区颜色差异不大,说明电性差异不大,不一定有水。与外围颜色差异越大可靠性越大。有的网友测出的低值块局部出现了白色的0值,打出了大水,在网上高兴地说:“太准了,1米也不差”。 图评第6篇也可以看做是低值块状异常,它在处理图上低值边缘的等值线加密成了双圈,在曲线图上拉开了很大的距离,都说明数值是突变的。这种情况只要地层中没有泥岩造成的多解性就会有好水。 锯齿状异常就是在剖面图中在较竖直的等值线上出现的锯齿状的线段(如图评第26、31、51篇)。这种异常的成因有的是岩石层次的变化,有的是破碎层的反映,它在曲线图中反映不明显,复测时容易消失,假异常较多,复测不一致不能作为定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