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时代,见证烟台城市发展新脉动

白癜风症状图片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1.html
                            

碳达峰、碳中和,正见证着城市发展新脉动。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

在意见公布前,10月19日,在中国山东烟台举行的全国首个高规格、高层次“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上,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表示,烟台开展“双碳”工作有基础、有优势,也有需求、有责任,全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勇当碳达峰碳中和排头兵。

烟台希望率先建成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通过“五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城乡建设、工业和服务业智能低碳节能改造、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等重要行动,完善智能低碳城市级系统解决方案,探索走出“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烟台路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烟台智慧、烟台方案。

碳达峰碳中和的“烟台优势”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志在打造新型城市的烟台,紧紧围绕国家、省委省政府部署,提前布局,系统谋划部署“双碳”工作,加快形成了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深度谋划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可以说,时至今日,烟台有能力、有实力担当起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

能源革命,烟台有条件率先突破。“双碳”战略迎来了使用能源方式的革命,烟台实现了“四个第一”。

形成了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规模体量

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万千瓦,占全市能源装机总量45.5%。力争到“十四五”末,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占比达到55%左右。

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

海阳核电是全省首个建设并唯一投运的核电站,一期累计发电亿度,节约标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万吨。

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海上风电

9月13日,半岛南4号风场首批风电机组并网,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零”的突破;半岛南3号风场首批风电机组也成功并网。

实现了全国第一次核能供暖

海阳核能清洁供热开国内先河,今年将具备万平方米供暖能力。

在双碳经济中率先突围,烟台有经济基础和底蕴。这其中,“四个走在前列”成为支撑双碳经济发展的绝对“硬核”。

经济发展走在前列

年,烟台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居全国城市第25位,城市发展体量适中,抗风险能力较强。“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7.6%,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逐步降低,能够代表北方重化工业地区低碳转型路径。

生态环境走在前列

市区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渤海区域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

制造能力走在前列

烟台工业门类涵盖国民经济41个大类中的3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9.4%,“烟台制造”助力中国航天、海工、高铁、大飞机、核电等“大国重器”建设,能够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强力配套服务。

产业支撑走在前列

烟台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高端化工、汽车、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一批优势产业,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于山东第一梯队,累计建设5G基站个,创建了5G+大型化工园区、5G+海洋牧场、5G+智慧金矿等近百项融合应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多个,链接企业2万余家,能够为能源和产业脱碳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在顶层设计,同样体现出烟台对发展双碳经济的重视和决心。目前,烟台市委、市政府成立由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和央企大企合作,成立碳中和发展集团,组建碳中和研究院,全面开展烟台“双碳”摸底调查和“双碳”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组建“双碳”产业发展基金,并积极申报国家碳中和试点城市。

不仅如此,烟台还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先后印发实施了《清洁能源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顶层设计文件,实行“一链长、一园区、一链办、一基金、一联盟、一智库、一论坛、一平台”工作机制,多角度多渠道全面推进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时、地利,烟台占尽先机。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烟台在“双碳”领域进行的探索、实践,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新形势下,身为经济大市、用能大市的烟台直面“双碳”挑战的“应战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勇当碳达峰碳中和排头兵,做“双碳”发展的领先者,烟台责无旁贷。

全国首个智能低碳城市的“烟台方案”

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每个城市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在这场规则倒逼的发展转型竞赛下,如何准确理解中央“双碳”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安全有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是每个城市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破题,烟台再次快人一步,率先提出“烟台方案”。10月19日,在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上,郑德雁为全市双碳经济发展提出明确目标——烟台希望率先建成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通过“五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城乡建设、工业和服务业智能低碳节能改造、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等重要行动,完善智能低碳城市级系统解决方案,探索走出“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烟台路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烟台智慧、烟台方案。

在烟台双碳经济研讨会上,烟台联合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探索制定了以“系统优化、五网融合、单元支撑、项目协同”为标志的国内首个城市全域《智能低碳城市规划》,将城市产业、能源、空间、交通、市政、数字、生态、建筑等低碳领域重要问题整体纳入数据模型、专家分析、优化决策、控制执行、迭代循环的系统科学综合集成“研讨厅”框架,力求在整体设计中综合考虑城市智能低碳发展的重点难点、科学时序和利益主体,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创造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项目、新产业、新空间。

智能低碳城市规划的出台,将系统性的解决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从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架构到基本功能单元通盘考虑,可以说为城市智能低碳转型构建了一套由“棋盘、棋谱、棋子”组成的技术框架。

“棋盘”——即城市低碳转型必需的区域综合基础设施架构。在规划新建和存量改造中,系统优化整合能源网、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生态网,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五网融合”的安全、智能、低碳城市基础设施软硬件“棋盘”底座,从理论层面根本上解决未来城市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什么、怎么建”的实际问题。

“棋谱”——即在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动态约束下的城市产业、能源、人居发展框架和解题思路。通过智慧综合能源规划,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多元耦合互补;把握历史性机遇,增强技术供给、制度创新和市场竞争,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装备、氢能储能、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以智能低碳为标尺,加快构建城市高品质人居环境,增强空间吸引力和城市活力,集聚年轻人群和创新人群,从本质上提升城市竞争力。

“棋子”——即城市低碳转型中需要重点落位的“园区单元、社区单元、服务单元”等基本功能单元、应用场景和重点项目。按照近似性原则生成三类构型的城市基本功能单元,从规划、建设、运行等方面为城市智能低碳发展提供全面载体支撑,根据城市更新、新建、置换等实际需要灵活组装、有机结合。城市智能低碳发展的“绿色引擎”能够系统性产生一大批有规模、有价值、动态迭代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形成城市专属的智能低碳“从理念到规划、从规划到项目”的市场机会清单、投资项目包和政策工具箱。

对于建设全国首个智能低碳城市,业内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碳排放最为集中的区域,采取积极的气候行动,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任务艰巨,也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潜力巨大。这正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具有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巨大市场。

烟台智能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坚持系统观念,广泛摸底、深入调研,提出围绕率先建设智能低碳城市目标,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基地,着力优化全域能源网、交通网、智慧网、市政网、生态网等低碳基础设施,着力推进低碳产业园区和居民社区示范建设的工作思路,是对我国城市领域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探索,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空间。

英国前能源部长ClaireO’Neil也对烟台双碳经济发展给予厚望。他表示,烟台市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先后荣获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环境保护示范城市等称号,烟台市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产业快速发展,建设智能低碳城市将让烟台能够在节能降碳方面继续贡献力量。

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城市全域智能低碳发展的综合实践方案,意义远不止于此。在烟台双碳经济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表示,通过建设智能低碳城市,还将有利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城市生活品质,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打造新时代烟台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和竞争新优势。

勇当排头兵的“烟台路径”

勇当碳达峰碳中和排头兵,烟台底蕴雄厚、优势明显,解决方案同样在全国领先。如何将一系列目标落到实处,关键看烟台清晰的发展路径。

超前的布局规划,是烟台路径高效推进、吸引凝聚资源的关键。市发改委主任王松杰介绍,当前,我市正围绕双碳产业,重点谋划“一谷一区一岛”建设,为产业崛起“打桩固基”。

“一谷”,就是规划建设丁字湾“双碳”智谷,借助核电布局优势,联合“三大核”等实力央企,推动核、风、光、氢、储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导入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新材料、科技研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联动青岛、威海等周边区域,开展与日韩清洁能源产业技术交流和重大项目合作,打造胶东经济圈融合发展先行区、中日韩清洁能源合作先导区。

“一区”,就是规划建设“”创新区,依托烟台总部经济基地,规划建设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园,集中引进一批清洁能源总部、研发机构、“双碳”展示评价等新业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国内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山东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

“一岛”,就是建设长岛国际零碳岛,开展“碳汇+数据+金融+文旅+民生”深度研究,加快实现岛上车辆、渔船等绿色能源替代,探索5G+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零碳立体场景,研究绿色GDP指标建立、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和实现机制,配建新型储能系统,创新“零碳旅游”服务产品,强化海洋碳汇功能,到年各类“海底森林”面积突破50万亩,高水平打造全国首个国际零碳岛。

链条式发展,是烟台布局双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独特“打法”。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指引下,我市将以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为主线,以核能、风电为主要突破口,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发展、链式发展。

核能方面,加强与中核、国电投、中广核合作,建设综合性国家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工业供气、水热同产同送、综合智慧能源等核能综合利用项目,打造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市,到年,基本形成完整的核电产业链体系。

风电方面,依托蓬莱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深水大港条件,建设中国北方风电母港,规划建设烟台风电母港产业园、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园两个园区,加快风电主机、塔筒、叶片等配套项目建设,打造一港两中心(风电服务保障母港、陆上运维中心和研发制造中心)。

未来3-5年,烟台清洁能源产业产值要达到0亿元,装机容量占比要达到55%,成为全国“双碳”产业发展的标杆城市。

共谋合作,方能互利共赢。在“双碳”背景下,建设智能低碳城市,各方合作无疑是烟台实现这一目标的“加速器”。

面对“双碳”发展的巨大机遇,成熟的产业基础、核、风、光、氢、储等一体化发展的能源结构,让烟台吸引了国际国内顶级能源巨头深度合作。19日,烟台发布的《双碳驱动中的烟台机会》。其中,“双碳”机会清单十分巨大:烟台正在形成“三年亿”的第一批机会清单。条件成熟时,还将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第一批“双碳”行动机会清单。

共享烟台机会,烟台正式发出邀请,也第一时间得到能源巨头们的纷纷响应。

中核集团副总经理申彦锋表示,中核集团将加大在烟台的投资力度,布局清洁能源、核能、新技术和上下游科研机构、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十四五”期间,中核集团及清洁能源产业联盟相关单位在烟台投资规模突破亿元。

国家电投集团党组副书记祖斌则表示,“烟台是国家电投山东战略的重中之重。把核能总部迁到烟台工作作为双方‘十四五’合作的新起点和新引擎,构筑核能5大平台,建设千万千瓦级沿海核电基地,打造千亿级核能上市公司,构建我国核能产业第三极。”不仅如此,国家电投集团和万华化学集团还将合作打造万华化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万华烟台工业园直供清洁绿电28亿千瓦时,实现碳减排76万吨。

能源巨头们的示范效应不断放大。在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上,烟台还分别与中国广核集团、中国能建集团、宁德时代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各相关部门、企业、科研研所和高校等也签署合作协议23项,为烟台下一步“双碳”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储备了“核动能”。

新机遇,新挑战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烟台将积极行动、探索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烟台智慧、烟台方案,共享烟台机会,共创双碳未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