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面孔丨城市轨道工程师陈海尤啃下硬骨头

北京中科白癜风级别 http://www.txbyjgh.com/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吴佳妮通讯员丁岚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东段(靖江站—御道站)顺利完成“热滑”。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董旭明拍友丁岚摄

记者面前的杭州市地铁集团工程三部二科科长陈海尤,有着工程人常见的黑皮肤,红色的安全帽像长在头上一样,除了睡觉,几乎没有脱下来的时候。

“习惯了,上工地都得戴着,脱下来容易忘。”“5+2”“白+黑”守在杭州机场轨道快线工地一线,是陈海尤的日常。杭州机场轨道快线不仅是亚运保障工程,更是一条交通大动脉,它连接了杭州西站、杭州东站、萧山国际机场等大型交通枢纽,还串联了文三路、沈塘桥和西湖文化广场等主城区中心地带,同时也覆盖了未来科技城这样的新城区。

杭州机场轨道快线从年10月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到年5月启动所有盾构全面掘进,计划今年7月完工。

3月10日,好消息传来——机场快线东段(靖江站—御道站)已成功实现“热滑”,向建成目标迈进一大步。这也意味东段土建已基本完成。陈海尤说,为顺利达成“百日攻坚”目标,之前快线建设集纳了轨道、机电、管线等多个工序,有序同步进行。

多个工序都要推进施工,特别考验负责人的协调管理能力,陈海尤这个“大管家”很给力。3月初记者刚见到陈海尤,还没聊上几句话,一个电话就打到他手机上:“焊轨机要进场,和铺管线的工序交叉了,你说怎么办?”陈海尤到了现场,三言两语就化解开来:“每个工种都很重要,大家相互理解,各让一步,晚上加班我请大家吃点心。”

工期虽然紧张,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质量,从事地铁土建20多年,陈海尤经验丰富,对各道工序的标准了然于胸。记者此前曾跟着陈海尤在铺轨的隧道里走了走,发现他拿着数把标尺,时不时俯下身子,各处摸一摸量一量。“铺轨只是笼统的说法,其中有铺设、焊轨、正火、打磨、精调多道工序。”

陈海尤(右)正在检查焊接点。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周逸摄

在陈海尤手把手地操作并解释下,记者才知道,正火是为了消除轨道焊接处的气泡;打磨后的轨道焊接点,与其他地方的高低差不能超过0.3毫米,保证整体平滑度;两轨之间的距离要始终保持在毫米……短短1公里的距离,陈海尤蹲下、测量、验证,再站起,就周而复始几十次。

正是有这些精确到毫米的标准,有陈海尤这样的杭州地铁人不厌其烦地检验监督,最终才有地铁的速度和舒适。

走出施工隧道,记者发现,自己和陈海尤的口罩都变了样,口鼻这块从原来的蓝色变成了灰色。

“机电设备装好前,没法通风,隧道里环境确实很艰苦,粉尘多。”陈海尤一个劲地和记者说不好意思,对于自己却不以为意,“等会洗把脸,冲一冲鼻子就好了。”

在杭州机场轨道快线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突破重重关卡:部分路段存在富水回填地层、大粒径抛石浅埋区,施工难度极大;盾构要下穿多个交通枢纽,不仅管线迁移事项复杂,风险控制的压力也巨大。

年5月,当杭州机场轨道快线盾构掘进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区域,施工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回忆起那段日子,陈海尤依然记忆深刻,施工单位负责人、中铁二局总工马蒙蒙也插了一句话:“那段时间陈海尤恨不得天天住在工地上。”

马蒙蒙告诉记者,那时陈海尤的车子上,始终备着一条毛毯,晚上不回家就睡在车里。盾构下穿时,出土量、注浆量等施工参数每两小时更新一次,实时发送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