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石雕佛教造像精品

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窖藏的发现,让世人了解到青州是北朝晚期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一大中心,而且艺术水平位居当时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关于青州北朝佛教造像的收藏与研究,在海内外渐成热点。

在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下,保利艺术博物馆近年来征集到一批青州北朝佛教造像,为抢救保护祖国珍贵文化遗产又做出了新贡献,并使之成为除青州市博物馆外,国内收藏青州北朝佛教造像最集中、最系统的博物馆。

粗略计算,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的40余件石造像中,青州造像占了三分之二。其中,既有背屏式三尊造像和带背光佛立像,也有单体佛立像及单体菩萨立像,更有罕见的半跏思惟菩萨像,类别颇为齐全。它们的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及隋代,涵盖了整个青州佛教雕塑艺术的颠峰期。

其中北魏正始四年(公元年)比丘尼法想造弥勒三尊像,为已知有准确纪年的、时代最早的青州造像,较以往学者们关于青州造像约始于北魏正光年间(公元—年)的推测提早了10余年。

北魏正始四年法想造弥勒三尊像

这尊背屏式佛三尊造像,整体保存十分完整。像下所设方座的正面有78字的刻铭,明确标明它是北魏正始四年(公元年)由一位名叫法想的比丘尼发愿雕造的弥勒佛三尊像。这在目前所见的山东青州北朝造像中是时代最明确且最早的一尊;所雕造的弥勒佛形象也是中国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弥勒佛之一,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肚弥勒佛有很大差别。

主尊佛居中,体貌丰健,法相庄严,嘴角含笑,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立于莲台之上。佛两侧有翔龙吐出莲茎和莲叶,其上托出莲台。二胁侍菩萨站于莲台之上,面相清秀,略显微笑。背屏上方雕六飞天,最上方两飞天双手捧塔,其他四飞天分别执箜篌、笙、排箫等乐器,正边奏边舞。像下方座前为铭记,其他三面分别浮雕佛教故事“太子比武”及伎乐、供养人等图像。

北魏永熙二年张令妃造佛三尊造像

这尊背屏式造像,是当年“法难”的最形象的例证。原来一尊完整的一佛两菩萨三尊像,现仅存右下半部分。通过残存部分,尚可依稀想见当年造像的精致。然而,这尊残像仍被专家们誉为“难得的国宝级造像标尺”。这是由于造像的背面刻有大面积的线刻画与发愿文。位居右下角的十行发愿文,明确标明其造于北魏永熙二年(公元年)。它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北朝纪年造像中时代较早的一尊,对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佛教历史与佛教造像艺术价值重大。同时,发愿文字体为典型的魏碑字,隽妍秀美,艺术水平颇高。

背屏背面的线刻画,内容颇为复杂。其中上栏上方残存山峦,山下有河水流淌,山水之间有一巨兽长尾飞扬。上栏底部中央刻一猛虎追逐一兽。上栏右侧也残存两身坐佛像。下栏中央刻上下两身坐佛像。两坐像左侧,是一正在建筑中的佛塔。塔呈方形,塔身砖砌而成,磨砖对缝。两工匠站在塔上,或手持瓦刀,或俯身下接石料,似在做塔的封顶工作。北魏时期天下寺庙万所,佛塔林立,但没有一座保存下来,这幅画像为今人形象地描绘出年前佛塔的模样,极为难得。

北魏晚期至东魏带背光菩萨立像

这尊带背光的高雕菩萨立像,石灰石质,背光与菩萨像双手均残损。菩萨高发髻,发紧贴两鬓及双耳,规整有致。面相圆润,下颌略肥短。额头宽阔平坦,鼻梁细窄而挺直,鼻翼较宽。以鼻梁为中线,用平直刀法与圆刀刀法相结合,向两边雕出棱角分明的眉骨和起伏柔和的双眼。菩萨表现出向下俯视的神态,两嘴角向上翘起露出笑眯眯的神情,整个面部洋溢着一种神秘的喜悦之情。

通观此像,立菩萨身姿匀称,虽仍穿破线厚重的褒衣博带式佛装,略带北魏晚期流行的体瘦衣繁样造型的遗痕,但像的面部和体态已明显趋向圆润丰满,反映了北朝晚期佛教人物形象正受到南朝艺术新风的影响,经历着由以陆探微为代表的“秀骨清像”式体貌,向以张僧繇为代表的化“骨”为“肉”的“张家样”式样的转变,全像呈现一种和谐洒脱的整体美感。

北魏晚期至东魏佛立像

这尊圆雕佛像,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背后有长条形的背屏,背屏的两侧有早年切割的痕迹;佛像底部的插榫异常粗大,与佛的体态不甚协调。这一切都表明,它原本是当时流行的带背屏的一佛二菩萨三尊像,由于某些原因,这尊像的边缘等部位损坏了,佛教徒便选取主尊佛部分单独奉祀,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同样令人称叹的是,这尊佛像异常俊美。佛头后部有双层莲瓣形头光,脸形长圆,弯眉杏眼,直鼻薄唇,面带神秘的微笑,正向下俯视,令众生为之景仰。整尊佛像雕刻极为精彩,线条尖利而劲挺,为目前所知北魏及东魏时期佛像中艺术水平最高者之一。

北魏晚期至东魏带背光佛立像

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的佛像数量虽不是很多,但是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及北周、隨、唐各个历史时期,涵盖了整个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巅峰时期,这尊是北魏晚期至东魏时期的造像。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可知,从单体佛教造像艺术而言,南北朝晚期形成三大中心,即山东青州、河北定州、四川益州(今成都),而这其中又以山东青州地区所制佛像水平最高。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佛像即以山东青州北朝佛像最为集中。无论是佛,还是菩萨,那种不可言说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都令人为之赞叹。这尊带背光的高雕佛立像,石灰石质,背光与佛像双手均残损。佛高螺髻,螺发紧贴两鬓及双耳,规整有致。面相圆润,下颌略肥短。额头宽阔平坦,鼻梁细窄而挺直,鼻翼较宽。以鼻梁为中线,用平直刀法与圆刀刀法相结合,向两边雕出棱角分明的眉骨和起伏柔和的双眼。佛表现出向下俯视的神态,两嘴角向上翘起露出笑眯眯的神情,整个面部洋溢着一种神秘的喜悦之情。

通观此像,立佛身姿匀称,虽仍穿破线厚重的褒衣博带式佛装,略带北魏晚期流行的体瘦衣繁样造型的遗痕,但像的面部和体态已明显趋向圆润丰满,反映了北朝晚期佛教人物形象正受到南朝艺术新风的影响,经历着由以陆探微为代表的“秀骨清像”式体貌,向以张僧繇为代表的化“骨”为“肉”的“张家样”式样的转变,全像呈现一种和谐洒脱的整体美感。

北魏晚期至东魏佛立像

由于“灭佛”,这尊圆雕佛立像仅余上半身,双手及双膝以下残断。但令人欣慰的是,着重表现佛身材的头部仍完好如初。佛螺发,高肉髻,面相长圆,显露笑意,高鼻梁,嘴角内陷,双耳细长。从整体判断,该尊佛像所着为褒衣博带式袈裟,身躯消瘦,仍明显保留着北朝中晚期以来盛行的“秀骨清像”式造型特征,或属北魏晚期的作品。整体雕刻手法简洁而流畅,想象颇为传神。凝视佛的双眼,一切浮躁都会随之渐渐远去。

此外,此佛像的装束、服饰、形体,均与山东青州地区的北魏晚期至东魏早期佛像十分类似,因此可判断该尊佛立像当出自山东青州地区。

东魏佛三尊造像

这尊背屏式佛三尊造像,除顶部残缺、仅余两身飞天外,其他皆保存完好。整体雕刻细腻,工艺技法极高,为已知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东魏青州背屏式造像之一,堪称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精品。

主尊立佛位居正中,两目微张,弯眉细长,双唇微闭,嘴角微上翘,面含微笑;双手施无畏、与愿印。佛两侧各倒悬一龙,龙嘴衔莲茎、莲叶,上托莲台。二胁侍菩萨头戴宝冠,面形方中带圆,面露微笑,身着长裙,手持法器,立于莲台之上。更难得一见的是,二胁侍菩萨的装饰、两侧龙及龙所衔莲茎、莲叶等均有明显差异,寓变化于统一之中。佛、菩萨、龙及飞天等形象,皆以高浮雕技法雕刻而成,刀法圆润浑厚。

北魏晚期至东魏菩萨立像

这尊圆雕菩萨像,头部雕刻精细,面相丰腴适度,长眉细目,直鼻大耳,表情含蓄,隐现庄严慈祥之容。特别是长眉弯曲,嘴小而两嘴角微翘略含笑意,最具传神,为目前所见同一时期菩萨像中最为精彩者之一。

这尊菩萨像的整体雕饰也十分讲究。菩萨顶梳发髻,戴冠,上身着右袒偏衫,前襟束于腰带呈现三波垂悬纹。下穿多褶长裙。双肩上有圆饼形饰,其下垂两重流苏。颈有项圈,串有长穗、明珠及珊瑚等珠饰的瓔珞,从头后前绕,沿胸前左右下垂,颇为华美。

东魏佛立像

这尊立姿圆雕佛像,弯眉细目,嘴角微显笑意,面容慈祥。石灰石质,保存基本完好,仅左手缺失,右手四指上部残断。其俨然像一神采飞扬的魏晋名士,整体雕工简洁,但神态刻画十分精准,殊为精彩。值得注意的是,佛左手缺失部位被凿成一个圆形的空洞,这说明,这尊佛像早年左手就曾残断过。可能是它的精彩,使人们不忍舍弃,又为它重新雕刻了一只左手。圆洞就是为了插接左手所设。然而,可能是随后而来的北周武帝“灭佛”,使这些努力付之东流,甚至佛的右手手指也被象征性地敲碎。然而,佛像之美是永恒的,并不因双手的残损和缺失而有什么影响。

东魏带头光菩萨立像

这尊圆雕菩萨立像,菩萨头后带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头光,头光上浮雕仰瓣莲花,显示出这尊菩萨的身份和地位要比其他菩萨高。菩萨面容清秀,眉弓舒展,双目平视,鼻梁隆起,嘴角微翘,颈部微收,呈现出一派慈祥与愉悦的神态。菩萨右手曲肘上举;左手执一莲茎状物。头戴五尖宝冠,冠尖缀饰明珠。上身着戴披肩天衣,下身穿密褶长裙。穗状瓔珞于腹前圆环下交叉,再下垂过膝转向身后。菩萨身姿俊逸,神态生动,服饰华丽而复杂,但不显丝毫零乱,艺术水平之高令人叹赞。

东魏菩萨立像

这尊菩萨头戴蝉珰冠,两侧垂饰宝缯,双肩亦各有一圆饼行饰。身着天衣与密褶裙,披穗状璎珞,格外华美富丽。菩萨脸庞呈圆形且上下略扁,两眼微眯,唇角上翘,双颧外凸,一幅笑容可掬的样子。这是我们目前所见北朝时期笑容最为灿烂的石雕菩萨像之一,与当时常见的端严秀美的菩萨像判然有别,更令人感到亲近。

北齐彩绘佛立像

这尊单体圆雕佛像,质地为细腻的石灰石。除右手残缺,左手稍有缺损外,基本保存完好。

佛像面相浑圆,眉呈弯月状,眼睛细长,眼角微微上挑,似作闭目沉思状。嘴角微微上挑,露出慈祥的笑容。身著通肩式袈裟,袈裟单薄贴体,隐现出丰壮的形体。袈裟上以朱彩描绘田相格纹,通体色彩鲜艳。这是典型的“曹衣出水”风格,是有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名家曹仲达创造出的艺术风格,所画佛像衣服质料轻薄,紧贴躯体,就像是刚刚从水中出来一样,较好的表现出身体曲线。该造像雕刻水平较高,具有典型的山东青州北齐时期造像艺术风格。

北齐贴金彩绘佛立像

这尊圆雕佛立像,除左手小拇指略有残缺外,其它部位未见丝毫残损,甚至像下底座也完整保存,而且通身贴金、彩绘也相当完整,令人为之叫绝。

佛螺髻,面相方圆,身材伟岸,气度不凡。佛双目眯成一道长长的细缝,向下俯视芸芸众生,双唇闭合,似静静沉思,又具悲悯之态。佛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予愿印。

北齐思惟菩萨像

表现释迦牟尼为太子时,在菩提树下静坐禅悟场面的思惟菩萨像,一直是最优美、也最受喜爱的佛像造像题材之一。不过,因其姿势复杂,用圆雕艺术形式表现思惟菩萨像殊为不易。在目前所见北朝时期青州造像中,圆雕思惟菩萨像迄今仅发现两尊,而您面前的这一尊,艺术水平更为突出,尤显难得和珍贵。

菩萨头戴五尖式宝冠,肩上有圆饼状饰物。上身裸露,腰系轻薄贴体的多褶长裙。上身微向前倾,右上臂支在右腿上,右下臂残缺,左脚自然下垂,成功表现出思惟禅悟的意境。菩萨体态健壮匀称,形貌端庄俊美,虽雕饰简洁,但手、足等部位质感强烈,造型与艺术水平极为高妙。

北齐至隋菩萨立像

这尊圆雕菩萨像曾在毁佛期间被砸毁成九大块及若干小块,随后被深深地掩埋起来。在地下隐藏了千余年之后,这尊菩萨像得以重光,仅左肩上的圆饼形饰缺失。

与同时期其他菩萨像相比,这尊菩萨的双颧颇显突出,面容更显喜庆气氛。腹部外翻裙腰,束宽带,宽带以连珠纹饰边,并分成若干长方形小格,格内分别雕半双环连珠、摩尼宝珠、莲花宝瓶。左臂下垂,小臂曲伸向前,手捏一莲蕾;右手上举,五指并拢,掌心向前,施无畏印。菩萨通体佩饰十分繁杂而华丽,工艺精美,为中国早期石刻菩萨像中的难得精品。

唐代菩萨头像

这尊菩萨头像为圆雕作品,黄砂岩制,约出自山西地区。整体雕刻精美,面部呈现出一种慈祥肃穆的神情,是现存唐代艺术水平较高的石雕作品之一。

菩萨头发梳作条缕状,再于头顶盘起,束成高髻,并以带束之。从侧面观之,盘起的高髻呈螺髻形,发髻正面饰一朵小莲花,两侧各装饰五叶忍冬纹。菩萨面相长圆,面容颇显清秀,额际用阴线刻出明豪。五官刻划较为疏朗,双眼微睁,眼角稍稍上挑,作凝神静思状。樱桃小口,嘴角微微上翘,蕴含笑意。

唐代汉白玉思维菩萨像

这尊菩萨像为汉白玉质,年陕西陇县火烧寨唐代寺院遗址出土,为唐代皇帝的家庙所在。这尊菩萨像很可能当年为唐代皇帝奉祀所专用,为唐代皇室雕刻作品。

菩萨坐在圆形高座之上,左腿翘起,上支左臂,左手支面颊,右手敷搭在右腿之上。他双眼微闭,眼瞼下垂,正陷入深思之中,将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的场面表现得极为真实感人。菩萨头梳高髻,赤裸上身,下穿裙摆及足的长裙,跣足。菩萨形体与面相均刻划得肥硕丰满,前额宽厚,颊腮圆润,细腰丰臀,两足肥厚得体,具有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代表了当时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准。

唐代菩萨头像

这尊菩萨头像是圆雕作品,黄砂岩质。风化程度较轻,保存基本完好,这在唐代砂岩制造像中十分少见。

菩萨头发梳成条缕状,再于头顶盘起,束成高发髻,并以带束之,从侧面观之,盘起的高髻呈螺髻形,正面装饰一朵七瓣小莲花。菩萨面相浑圆,额部较短,眉似弯月,眉脊稍微突起,双眼微闭,目略向下俯视,作凝神冥想状。鼻梁尖而平直,嘴部略小,嘴角微微上翘,蕴含慈祥的笑意。脸颊较宽,双耳长短适中,颈部粗而圆润。

这尊菩萨头像形体较大,雕刻精细,刀法圆润,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按其仅具一般菩萨的特征,没有明确的冠饰以表明身份或称谓,可能是作为佛的协侍形象出现。从其现存头部的长度推测,该菩萨的身高应达3米左右,这样大型的石雕造像应供奉在佛教寺院中。从菩萨的发髻和面部造型分析,这尊菩萨具有比较典型的盛唐时期菩萨造型的特点,应是盛唐时期的雕刻作品。据专家考证此尊菩萨头像可能出于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图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