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老秤见证岁月沉浮,称起公平正义

以前去市集上买东西的时候,

商贩都会掏出一杆秤,

秤砣一拨、秤杆一提,

斤两就知道了。

虽比不上如今电子秤的简单方便,

这种传统杆秤却更有人情味。

杆秤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可算作是华夏“国粹”了。

年,杆秤被列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传,

杆秤是范蠡所制,

利用杆杠原理,

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

定13两为一斤。

由于有些商家缺斤少两,

又添“福禄寿”三星,

以16两为一斤。

寓意:

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

以此告诫商人,必须光明正大。

而民间更有对秤上星花的说法,

无论做什么生意若少给一两就少一颗星,

星被认为影响人的寿命,

所以就有“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

杆秤主要由秤杆、秤锤、提纽组成,

虽然轻巧简单,

它的制作却是个精细活儿。

从选材,刨圆,

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

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杆秤匠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

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

一个好的秤匠,

首先,也是个好的木匠。

这由于做秤选用的木杆较为挑剔,

需要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

如柞栎木、红木都是上等材料。

经凿、刨的处理后,

变成了笔直的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

再用细砂布沾水或蓼珠子打磨光滑。

给木杆两端套上金属皮后,

杆秤便出现其雏形。

同时,秤匠也需懂得物理、数学。

秤杆做好便该制定重量刻度,

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

杆秤匠左手食指不停地轻轻拨动秤砣,

找到定盘星并用双脚规标记,

其余按此推断重量。

按照这些标记,

用一把极为精致的戳子对着记号打眼,

一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

一枝承受15公斤的秤要钻近个眼,

稍不注意就会戳穿木杆而报废。

何谓“定盘星”?

在杆秤提绳和福星之间有颗大星,

当秤砣挂在这一位置,

秤盘又无任何东西时,

提起提绳,

则两边重量相等,

秤杆平衡。

这颗大星即叫“定盘星”。

在传统老秤中,

除了日常买卖中的这种杆秤,

又有大秤、戥[děng]秤。

大秤上银色金属镶嵌的秤花排列精确,

十分精美。

起称点为50公斤,

最大称重量为公斤。

适合称量大件的物品。

戥秤,又称戥子[děngzǐ],

属于小型的杆秤,

据传由宋代刘承硅发明,

以克为单位,

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

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

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天地间有杆秤,

人们在使用中不断赋予秤独特的文化内涵,

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

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

虽说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子秤强势占领现代衡量市场,

这些传统秤也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成为民族符号。

但在它们之上凝结的东方智慧与精巧技艺,

依然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