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古代饰品的发展历程,思考未来饰品

作者今亦古饰品

图片来源网络

饰品,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路走来。饰品是一种视觉美感的产物,是一种对纯粹自然美的选择。美观性是佩戴饰品的主旨。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佩戴饰品,佩戴饰品是启迪人类审美观的一个重要行为,是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能识别美丑,才能分辨“正斜曲直”。

图片来源网络

几万年人类佩戴饰品的历史,饰品的发展形式,是否有规律可寻。饰品演化过程中什么被摒弃了,什么被发展传承下来。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校正”饰品欣赏佩戴的方式和风格。

图片来源网络

纵观饰品佩戴方式风格的历史,大致分为,从远古时期到商代,是漫长的初步形成和萌发时期。从周代经春秋战国汉代到唐宋,是成熟鼎盛时期。金元明清,是延续期。饰品的发展跟随着朝代更迭而起起落落,被我们的审美标尺层层洗练,精益求精,延续至今。

图片来源网络

人类佩戴饰品的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就像文明进步一样,一旦步入正轨就会飞速发展!如果走错了方向,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把一种热情,冷却到不再产生一点温度。饰品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明进程一路发展而来的。

图片来源网络

夏商周三代,是玉礼制最完备的时期,仔细观察三代玉器,每一件玉器,都具有严谨的官制风格,玉器的琢刻工艺,每一笔刻画都显示着工整与规制,“上三代”的玉饰品,是被统治者们拥有的,百姓无法触及。这时的玉饰品,代表着地位与权利。大部分玉器显示,玉器的形式规制,要重于玉器的工艺质地。

图片来源网络

汉唐时期,玉器被赋予了生气,鲜活而有了“人情味”。玉器工艺更侧重于体现与玉质地的结合,玉器开始主要体现装饰性美观性。

图片来源网络

宋代开始更是增加了浓郁的文人气息,使玉器增加了典雅之气。这种风格是玉饰品最具品味的时期,也应该是我们及以后,会喜爱的玉器风格和形式。

图片来源网络

清代由于有乾隆这位“玉痴皇帝”,臣民百姓对玉器也极其喜爱。乾隆皇帝本人,就是当时的古玉收藏研究的“专家”。因为他对古玉的喜爱,普天之下佩玉风盛行,佩戴玉饰品的方式,花样百出,女人的佩戴的首饰暂且不说,就说男人佩玉的方式从头到腰坠满了玉器。

图片来源网络

就像影视作品中体现的一样,清朝官员的官帽上的顶戴花翎,暖帽上的玉帽正。脖子上的朝珠,衣襟前挂着玉坠,手上戴着玉扳指,腰间还会有玉带饰和玉牌。怀里还揣着一个玉鼻烟壶!清代的达官显贵真可谓是珠玉缠身。这个时期是玉饰品发展的一个极致高度,也是饰品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图片来源网络

可以说玉饰品在清朝是风靡一时。清代这种佩戴饰品的方式,近乎疯狂。为什么我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呢!是因为时代背景吗,不是。这是因为清朝人的服饰“长衫马褂”,这种服装,加上满身的缀玉悬珠,显得那么协调。假如以西装革履配以满身珠玉,肯定是格格不入。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佩戴饰品的方式和风格,本不该出现在当代。可前几年的“菩提子”串饰热,珠串被追捧修饰到了极致,按照朝珠的穿系形式,菩提珠串的顶珠隔珠,头塔背云,记捻流苏,一应俱全。

图片来源网络

菩提子的佩戴方式像极了清代的朝珠,也许是流行的太热了,现在已经逐渐的被冷落。究其原因,也许是与我们的服饰不符。菩提珠串适合配饰在清朝的马褂长衫上,和西藏的宽袖长袍上。

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流行元素的规律是,过热必变冷,狂热流行过后的事物,一定会被长期冷落,会被“严格审视”之后,才有可能再次粉墨登场,而且机会渺茫。所以菩提类珠串,除非是极品,否则不可再重金收藏。

现代人的思维活跃而善变,试想如果用一块上好的和田玉,雕琢成一架飞机或坦克,这到底是美是丑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行为艺术吧!

图片来源网络

以后的人也许真就喜欢这种风格的玉器。这样任意发展下去的话,玉质的飞碟导弹都会出现。我们几千年的玉文化,是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还是断送了几千年的玉文明。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图片来源网络

到近现代,玉饰品的佩戴方式在不停的转变,玉饰品本身的形制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说明现当代玉饰品还是以复古风格为主。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已经融入到我们民族血液之中。玉在我们心中传统的欣赏方式,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

图片来源网络

希望我们世代相传的玉文化的韵味美,玉器的传统工艺美,玉的质地美。一直都有人懂得欣赏懂得去品味。

饰品文化17、敬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