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这块蛋糕,需要开放,也需要原创创新,更需要掌握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力。
年,华为正式进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对行业的影响不在于一个新的选手进入,汽车行业从来不缺乏挑战者,而是华为本身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构建着的良性发展策略。华为核心研发实力体现,在于投入巨大精力在研发中,从而积累了行业最先进技术的专利。
与此同时,代表日本汽车工业科技的丰田汽车以及代表美国汽车科技势力的特斯拉也都展开积极行动,如丰田汽车发布了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战略,而特斯拉更是将电动汽车战略贯彻到底,并将在无人驾驶、汽车共享等领域大胆布局。
正所谓专利在手,走遍全球,睥睨行业的顶尖专利数量,常常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标尺。这一点,在车联网行业也不例外。
近期,中国知识产权强榜单公布,翻看里面的排名,我们发现全中国乃至全亚洲地区最优秀的车联网企业上海博泰赫然在列。作为行业隐形冠军,博泰在保持十年车联网积累与“擎系”平台的投入研发基础上,推出了擎AI与结合车企业务转型升级,从卖车盈利到获取用户价值,从售卖物权车辆到提供灵活驾乘模式这三个核心变化推出了博泰“五新”服务(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保险,新服务/会员,新出行),为博泰前瞻布局未来出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当前,汽车智能化这种潮流在国内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短短几年时间,上汽,北汽、长安、吉利、长城等主流车企都开始由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汽车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而智能化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成为各家车企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人们眼中的“智能汽车”是指在普通车辆的基础上增加先进的传感器识别技术(如雷达、摄像等)、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DAS及执行器等技术,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使之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和及时处理突发状况,并实现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并获得良好的交互体验。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坚实的研发实力,而我国在智能化领域涌现出一批像美团、滴滴、小米、今日头条、腾讯、阿里、百度、华为、博泰等优秀的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位居世界领先,也为智能汽车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支持智能汽车的向前发展。年1月,我国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计划到年,我国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50%,而按照现有的年产销近万辆来看,年智能汽车销量便会超过1万辆。有分析指出,这不仅是我国下一轮科技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建成汽车强国的一次产业机遇。
实际上,目前各大车企与地方已经启动了相关领域布局,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预计到年,我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将全面形成,最终采用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实现“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进而能在新一轮智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
车联网之野,谁务实,谁向虚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通往智能化汽车的道路上,车联网技术能否带来极致的用户体验成为众多车企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因为在转型过程中,诸多问题也显现出来,如很多车企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智能互联网车载系统,实际表现却参差不齐,导致消费者在体验交互中失去兴趣。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也都在持续加大在车联网系统的投入,像阿里旗下的斑马、天猫精灵系统,百度的Carlife以及腾讯AI汽车智能系统,都各具自身特色和亮点。概况来说,阿里的斑马是给一套模块化的完整系统,不输出单项能力;天猫精灵是车企接入阿里生态的一种轻量化方案;百度则以AI和语音系统为核心优势,可以提供一套快速定制的完整系统,也可以模块化输出单项能力。而腾讯不做系统,依靠自己在社交和内容上的优势,为车企提供快速部署的应用功能。
同样,在近期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HUAWEIHiCar正式亮相,成为车联网又一股重要势力。HUAWEIHiCar本质上是一个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车机手机互联方案,它将移动设备和汽车连接起来,利用汽车和移动设备的最强属性以及多设备互联能力,在手机和汽车之间建立管道,把手机的应用和服务延展到汽车,实现手机为核心的全场景体验,给消费者创造最佳智慧出行体验。当然,HiCar也需要手机端的配合,所以用户首先需要一台支持HiCar的华为手机。
其实,如果我们稍加回顾中国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应宜伦和他一手创建的博泰集团注定是两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因为从年成立至今,博泰集团一直在坚持自我创新,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其他竞品的发展之路,仅仅用10年时间,就已经成为中国车联网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被业界认为是当前车联网领域公认的中国乃至全球具备强大核心竞争力、客户覆盖最广、发明专利最多、团队能力最强、产品创新及用户体验最佳的企业。
当行业在年都在做安防车联网时,博泰大胆推出了行业第一个3G时代基于AndroidOS的车联网产品,要知道,当时的3G才刚刚开始全球布网,而博泰整整领先了行业三年。当行业在年开始大批量进行后装车联网时,博泰却一直坚持前装,尽管当时不被行业理解和认可,但放到今天来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当行业在年开始做手机互联车联网时,博泰却坚持车联网OS加云的模式,完成了车规化与在ROM层平台化。近两年,在互联网巨头和新造车势力深入介入车联网的大环境下,博泰又与多家互联网各类平台企业建立深度联系,绑定账号,打通接口,共通数据服务,打造一个更大的车联网生态朋友圈。
那么,为什么这10年中每个阶段中都消失了很多车联网企业,而博泰却在每个阶段中都能引领行业并快速前行?其实,这一切都基于博泰团队内部对车联网的专注思考和不断创新,应宜伦从创建博泰第一天就和团队说过,车联网不是一个商业而是一个时代。为此,他敢于在年就投入万元做知识产权,当时博泰全年费用只有两三千万元,基本占了博泰家底的30%。
截止目前,上海博泰拥有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比重占85%,创造了许多个行业第一,是领域内拥有最多知识产权的企业,做到了全球第五,中国第一。同时,在近期公布的中国专利强榜单上,上海博泰更是在汽车行业车联网专利中位列第一名。不仅如此,上海博泰也是中国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互联网企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以及无人驾驶行业车联网专利第一名。
开放将是车联网技术发展的主题
博泰之所以对知识产权和专利如此重视,离不开博泰创始人应宜伦的战略思考。因为在他看来,谁拿到了知识产权的制高点,谁就掌控了行业标准。那些照抄西方的模式仅仅停留在数千万元收入的门槛将越来越被边缘化,那些从外部拿来就用的企业将逐步淘汰出市场,那些只是简单接入生态但没真正深度生态接入能力的企业将无以为继。为此,博泰内部在深度的讨论的有上千个逻辑,应宜伦带领的博泰团队是站在汽车产业、通讯产业、互联网产业,乃至零售行业、金融行业,出行行业等诸多中国最优秀商业巨头肩膀之上来看车联网的未来。
引用博泰创始人及董事长应宜伦的话来说,“合作伙伴擅长什么我们不做什么,合作伙伴最短板是什么我们做什么。”换句话说,博泰是在大家都看懂的时候做看不懂的事情,而这个看不懂的事情,实际上就是用创新的精神应对未来的趋势。
面对汽车行业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车联网技术将使汽车端大量传感器采集到的大数据与个人出行端的大数据结合成为数据库,再与诸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高精度地图系统、云计算等公共服务深度融合。
届时,汽车将不再只是出行的工具,而是全面、综合的移动助理,从一个冰冷的工业机械产品变成了一个有温度的智能伙伴,它不仅能够解决你的出行问题,而且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汽车都能够通过车联网技术给车主提供最佳的可行性方案。
当然,车联网技术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领域也是非常多样,包括硬件平台、智能网关、智能仪表平台、车联网安全解决方案、智能操作系统、互联网互联接入、地图引擎与软件云端架构、自然语言NLU、人工智能平台、车辆数据平台、无人驾驶平台、生态系统等15个模块内容。而作为车联网行业的领军者,博泰的“擎感”产品线全面覆盖这些内容,基本代表了未来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业内少有的可以提供从智能操作系统、大数据、内容服务集成与运营、地图引擎软件与云端架构、语音嵌入式与云平台解决方案等的综合车联网服务提供商。
今年6月份,博泰也与新宝骏合作发布了博泰·新宝骏随身车联网,通过将博泰OS云装到用户的手机上,第一次在手机上把OS云账号打通,让手机真正进入到新宝骏车内,不仅实现把汽车装到用户口袋里,同时也真正实现了从2小时延伸到24小时的随身车联网,让一部最先进的智能手机的所有能力深嵌入到汽车之中,媒体纷纷认为这款重磅产品具有革命性和里程碑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应宜伦认为车联网的未来必将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时代,换句话说就是“开放永生,封闭必死”。对此,应宜伦感慨道:“车联网是车企未来变革的中台核心,博泰不希望车企被巨头绑架,甚至连自己的服务都放不进去;车联网也是平台核心,博泰要改变很多车企还停留在产品配置应用功能层面的局面;车联网更是车企生死命运的左右门钥匙,博泰视车企命运于我们企业自身命运,我们不是考虑从车企赚钱,更要和车企达成共赢,因此唯有一步一个脚印。”
尽管上海博泰在车联网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并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但是,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上海博泰并没有放松对车联网的专注思考和极致追求,而是始终在创新之路上不断深耕。应宜伦认为未来的车联网发展将有几个重大的改变,“车企基本要从卖车盈利到获取用户价值,从售卖物权车辆到提供灵活驾乘模式转型升级”。基于此,博泰也推出了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服务和新出行的“五新”模式,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的产品,帮助车企创造全新商业模式。
毫无疑问,汽车“新四化”发展注定会为人类带来出行服务的变革,而中国正是这场变革的重要参与者。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智能化和车联网技术更是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说智能手机行业最近10年的发展被苹果和谷歌主导,那么车联网的未来也将最终会由一到两个企业来主导,都可以用一个平台。因为只需要做这个平台就可以让所有的汽车使用,这样才能把智能汽车和车联网发展起来,而上海博泰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自车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