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北京近5万名考生就可以查询高考成绩了,志愿填报也将拉开序幕。今年北京实行的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志愿填报首次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志愿设置也有一些变化,那么该如何进行填报呢?7月16日,评卷老师在位于清华大学的高考数学阅卷现场用计算机系统阅卷。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新变化变化一:首次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统考统招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多个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变化二:志愿设置有所不同今年,本科提前批依旧分艺术类和普通类,但艺术类、普通类志愿设置分别由去年的A、B、C三段合成为A、B两段。本科普通批依旧设置为平行志愿,但今年考生可以填报30个志愿,去年为“考生可以填报16所平行志愿高校”。变化三:文理不分科选择范围增加在“3+3”不分文理的报考模式下,选科组合打破了文理科的限制。对北京考生来讲,院校专业组的选择面会更宽更丰富,最大程度满足考生的专业兴趣需求。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黄冈中学朝阳学校教务处张平平新高考实施第一年,报志愿首次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家长和考生有点儿不明白:到底应该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呢?有人说,应该优先考虑报学校。“能去一本院校就不要看职业院校。考上好的学校,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也有人说,应该优先考虑报专业。“假如选了不喜欢的专业,学习没兴趣,就可能会影响成绩,以至于影响到就业。”其实,报志愿没有绝对之说,选学校和选专业都很重要,需要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高考分数、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做抉择。今年北京高考不分文理,高校对招生专业的录取提出了等级考选考科目要求,即考生选考的科目不同,有可能对应的高校专业就不同。考生只有参加了专业选考科目考试,才能报考该专业。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是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学习要求自主确定的。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提前查看高校可以选报的相关专业是否与自己的选考科目相对应再填报。在此基础上,成绩较好的考生可以同时考虑学校和专业,实现学校和专业“双满意”的目标;分数中等或以下的考生最好先考虑选择专业,并且要多着眼于未来的就业情况,选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和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这样,既可以减少录取压力,未来找工作也不用太发愁。如果考生没有特定专业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查看学校综合排名,报考一所和自身成绩相当的高校。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在这一学科领域内就会有不可想象的发展潜力。如果忽视兴趣,升入高校后,考生也许就会懈怠、不思进取。所以,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融入个人兴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考生身体条件、相关科目成绩等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北京每年都有因为身体条件不符合招生学校要求而被淘汰的考生。比如,生物工程专业,色盲或色弱就不能报。一些专业对于血压、身高、视力等也有要求,像飞行技术、航海技术、刑侦技术等专业就要求裸眼视力4.8或5.0以上。还有些高校的专业要求相关科目分数,比如外语类大学,一般要求外语成绩90分以上。家长和考生要仔细阅读各高校《招生简章》,科学填报。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是什么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副校长赵志勤在北京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报志愿,分数段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再过几天,高考分数就要出炉,如果考生盲目地用自己的分数与去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来对比选择报考学校,风险会非常大。这是因为每年高考试题的难度不同,考生分数必然有差异,各高校招生的分数线也会正常地上下浮动。但是,各高校的实力、考生对招生院校及招生专业的认可度基本保持不变,所以考生最好的报考依据不是分数,而是各高校每年在京招生相对的排名分数段。今年本科志愿填报仍实行高考结束后考生在知成绩、知控制分数线、知全市排名位置(知分、知线、知位)以后进行填报。考生查高考分数时,不仅可以查到自己的总分及全市总排名,还可以查到自己选考科目组合群体的总人数及排名,这或许是考生填报志愿最为准确的依据。当然,每名考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性格、兴趣各不相同,未来的就业方向也是多种多样。有的人愿意行医、教书、留在大城市,有的人愿意经商、创业、致力于乡村发展;有的人善文、善艺,有的人善理、善工,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前途。所以,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总分及排名、选考科目组合群里自己的排名、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多种因素来进行填报。怎样避免滑档和退档十八中高三年级组长甄兆敏每年的高招录取过程中,都会出现滑档和退档的现象,令考生追悔莫及。怎样才能避免滑档和退档呢?滑档指的是填报的所有志愿都不符合投档条件,档案在当批次未投出,其主要原因是填报志愿与自身能力不相符。退档指的是投档后,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档案退回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专业组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或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无论遭遇滑档还是退档,结果都是档案留待下一批次投出。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发生,进入理想高校和专业,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要做到:知己、知院校和知程序。知己,就是要知道自己想报什么志愿,能报什么志愿。知院校,就是要清楚目标高校和专业的相关情况和近三年的录取情况。知程序,就是要清楚院校专业组的含义和录取批次与投档规则等招生程序。投档规则分为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类。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对未完成计划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专业组。打个比方,顺序志愿就是在公交车(院校)前排队,坐满即停止上车(停止投档);这一轮没上车的到还没坐满的第二辆车(第二志愿)那里排队。平行志愿就是在公交站场外按分数先排队,按照你车票(志愿表)上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次看哪辆车(院校)有空座位你就上车。在此,我建议考生根据“冲、稳、保”的原则来填报志愿,即报考预估投档线与自己的分数相比略高、相当和低一些的院校,既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又能够保证不滑档。填报顺序志愿时,建议采用“稳”和“保”的原则,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冲”的原则。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注意,平行志愿中各个志愿在录取过程中也是有顺序的。投档时,按照平行志愿中的顺序依次检索,符合条件的志愿出现即投档。投档后,后面的志愿就无效了。所以,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根据录取分数对志愿进行排序,录取分数高的志愿排在前面,录取分数低的志愿排在后面。这样,一方面保证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又避免出现排在前面的低分志愿先录取、后面的高分志愿无法录取的情况。志愿表中每个院校专业组的最后一个选项都是:是否服从调剂。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无特殊原因,填写服从调剂。这是因为不服从调剂的后果是退档,而退档的结果只能是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家长和考生谁说了算中关村中学副校长杨亮作为高考招录的关键环节,志愿报的好不好,是衡量高考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有家长说,“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孩子成天埋头苦学也不知道喜欢啥,对什么专业“有前途”更不了解,所以报志愿这事还是要听大人的。也有家长说,按照孩子的想法填呗,他喜欢哪个城市、哪所大学就去哪儿。实际上,在“报志愿”这件事上,光有“说了就算”的冲劲是不行的,“为什么这样报”“怎样报”,不能单纯取决于听家长或是听孩子。一方面,高考报志愿是个“认识”问题,要敏于知现在、重在谋长远。今年北京本科阶段的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其中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高校的录取方式也随之出现变化。这让许多考生和家长对该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组感到拿不准,对如何“不浪费1分”、避免高分低就等纠结不已。古语说“谋一时者,不足谋长远”,知现在、谋长远,才能不被眼前困惑束缚手脚。考生和家长要提前着手,充分知悉新高考招录政策、方式、特点,相信无论院校专业组还是平行志愿的变化,都是让高招录取更公平、更理性;要调整好心态,在分数与报考院校之间合理划出叠合区,不可过分计较毫厘之差;要统一认识、长远规划、理性分析,避免报志愿时追求“低分高就”、扎堆热门的误区。另一方面,高考报志愿是个“情感”问题,要通过有效沟通做出更佳选择。有调查表明,年龄处于45岁左右的家长更易于主导报志愿,这个阶段的家长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有所减弱,防范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倾向于选择好就业、“有前途”的专业。而孩子在报志愿时,对自己兴趣爱好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认识并不清晰,当理想城市与理想学校、理想学校与理想专业不能两全时,往往会感性地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影响人的一生”,这时家长需要主动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的意见,共同寻找兴趣与专业的契合点;也可以借助专业测评软件加深对孩子的了解,辨别显性兴趣和隐性兴趣,科学指导孩子做好生涯规划。目前,我们学校与北师大合作,高考前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潜能兴趣测评、职业体验等,高考后开放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平台,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科学、专业的参考借鉴。最后,高考报志愿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辅助自我定位。按照以往经验,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对往年高考招录数据的理性剖析,进一步做好自我认知定位,从而科学规划填报志愿和人生发展道路。摒弃传统的报考观念二十七中教师赵雪在很多北京家长和考生头脑中有种固定思维模式:上大学一定要在北京上,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外地高校。其实,如果能摒弃传统的报考观念,去一个相对陌生的地域完成大学学业,孩子或许能获得更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些北京考生不想去外地求学,是觉得离家远,父母照顾起来不方便,而且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不安全感。正是因为抱有这种想法,在同等分数下,他们宁可选择北京的普通高校也不选择外地的一流大学。其实,外地有很多高校都非常优秀,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等方面优势明显,北京考生如果因为传统观念作祟而与这些高校失之交臂实在可惜。何况,当一个人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其自我管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这些能力恰恰是我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或是继续踏上求学之路所必备的社会通用能力。换言之,具备了适应变化、应对挑战的能力,就不难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如果有机会,不妨从增长阅历、增加能力的角度出发,站得更高一些,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贾晓燕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