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人性中的自然流露,不是衡量他人的标

人的体力是有限的,但业力的逼迫却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佛教里,把“苦”定义为“具有逼迫性”。

人类为什么需要文明?因为文明社会的人是自觉的,内心的主观能动是一种自动的激发,就像自己的妈妈突然倒地了、生病了,你会不顾一切地去救她。在我们的身体各方面指标都良好的情况下,在这种突发事件里,我们会爆发出潜力来,而且这种主观能动来自于人性的本然。

但是如果亲人病了很久,你也会身心疲惫,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当一个人身心疲惫的时候,这种美好的品格就难以展现。所有美好的品格都需要极大的储备,才能够被释放出来。仅凭情感,一切万物、一切生命都会有,但每一个生命所表现出来的,有可能跟他自身的能力有关。

如果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乃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就天下皆兄弟了。所以中国文化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它从自然而然的天性,演发、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那为什么自觉不能形成一种社会制度呢?因为自觉是愉悦的、快乐的,如果变成制度有可能会产生逼迫性,那就是苦的。如果把这种关系的结果理论化、制度化,反过来要求人的时候就会适得其反。如果把道德当成一种标准、制度去要求别人的时候,就暗藏着一种道德绑架,甚至会成为逼迫性的苦。道德是人性中的一种自然流露,它是美丽的,但是当被要求成为那样的时候就未必了。

我们来寺院也是这样,进来的时候是有要求的,走出去是没有要求的。哪天你说师父我走了,不要紧,慢慢走。在这里奉献的每一位义工都在思索,然后每天学习、沉淀,当我们感受到生命已经慢慢融入到三宝的事业中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价值观念。

现在的科技是鼎盛的,但是对于大道之学,对人性、佛性,对人性里自然流露出的理性升华为道德的研讨,是非常萧条没落的。如果我们意识到学佛不仅是在点亮自己的心灯、唤醒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加入了三宝的行列,也融入了这个事业,为我们的祖先、子孙,也为我们敬爱的这一方国土、星球有一点作为的话,这种自内心涌出的力量、法喜就是不一样的,这个区别很微妙。

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有序的、慢慢生发的过程,人生是有目标的。如果各方面都在往这条路上走,这样的社会真的是太美好了,我们的身心灵能够成长,这是多幸福的事。我们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无论做什么,当体力在消耗的时候,还要保持着内心的清明,找一个间歇回光返照一下,在行为里不起分别。

我们念佛,能念到不知不觉,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甚至昼夜不分,梦醒亦如,这就是大修行人了。我们平时的工作也是如此,你要不起分别,会发现一会儿就到吃饭时间了,不起分别是不得了的。禅堂里入定往那一坐,最累的就是不会坐的人,身体没动心拼命动。心里总想:“让我去搬砖头吧,实在坐不下去了。”一个得定的人往那一坐,一支香一个多小时,上午三支香一晃就过去了。

我们学佛了,就连搬砖也有了标准。动中有不动,怎么手动心不动。然后一边不动,一边看着别人砌砖,心里明白房子是砌出来的,是假的,这就明了了一切缘起性空。

事物是可以改变的,人是可以修行的。生死轮回不是固定的,当我们走上解脱大道的时候,是会成佛的,否则就永远沉沦在苦海中。明白这个道理了,就会变得积极向上,就能选择正确的路。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有奖征集|五台山古文殊寺全球征集匾额楹联启事

孝亲报恩吉祥月,怎么做才能真正利益父母?

每天一万声地藏圣号,念到49天,会出现什么境界?

解密三星堆的“未解之谜”

每天都礼拜,这十种礼敬之法您了解吗?

爱河千尺浪,如何避免为情所困?

甘露醍醐

这是一个大乘行者应该展现的修养和魅力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