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么火,我们趁势再说个叠彩精神

来源:秦朔朋友圈

原创水姐

最近河南实在太火了。

河南卫视因为《唐宫夜宴》出圈后,这次端午节又以拍得极美的水中舞蹈《水月洛神·芙蓉池》再度引发热议;河南大学毕业典礼上,宝藏教授程民生的演讲风趣幽默,也在网上迅速走红,“纯真辟油腻,善良能辟邪”等金句刷爆视频圈;“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一座有21个剧场的戏剧幻城,成为中国最大的戏剧聚落群。

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河南,在悠久的岁月里积累了足够的势能,这股文化风行的势力看来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能够改变整个影视圈、文化传播圈的风貌,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于河南、河南人的印象。

刚巧,秦朔朋友圈专栏作者们,最近一起去了一趟河南修武县考察调研。

我就趁势写写最感动我们的“叠彩洞”精神。叠彩这个词,也真是好,这么多“河南现象”的齐爆发,本身也是一种叠彩。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包含精神力量和生命力量?

我时而觉得亢奋,因为经常被一些人和一些精神所感动;时而又觉得消沉,觉得浮躁、枯燥、焦虑、喧嚷占领了大面积。所以,我更加珍视那种内心的真实感动。

我在想为什么有些人的精神力量总是那么饱满,总有源源不断的心力和创意去做事?而且无论环境如何,他们的内心可以如此笃定、平和,把他们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度,任意大大小小的地方,他们总能迸发出生命热情,完成创造过程?

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太令人着迷了。

在河南修武县,我找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人领导一群人,坚持二十多年,修一条特别艰险的下山之路的故事。

我常为一个人把一件事坚持二三十年而无比感动,现在看到一群人也是如此,就更震撼了。

河南省修武县最著名的地方,是云台山。云台山深处,有个古村,叫一斗水村。

一斗水村,那里曾是明清以来商旅们歇脚的驿站,有几百人一直住在那儿。后来,还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根据地。

大山深处,以前都是靠羊肠小道、以及漫长的脚力,才得以出山,在危险路段一失足,就会掉下山沟,消失不见。这个仅几百人的村子,十几人就是这么没的。

这是一个巨大的困局。怎么破局?首先唯有靠自己。

年,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郭麦旺向村民们喊出了“苦死累死也不能困死”的誓愿,动员大家一定要修一条下山的路。

但那时候,什么条件都不具备,怎么办呢?

第一步,先干起来,农闲就修,充分动员。从年开始,郭麦旺就组织村里开始往山西陵川方向修路。干起来了,人心和资源才会聚集起来。

于是,社里卖掉近百匹牲畜,村民挖药材、往山下送木料也赚到一些资金,大队集资1万多元,县公路补贴5万多元。

那时候,没有机械,大家就想办法改造;没有炸药,大家想办法打听别人剩下的,或者想其他办法;缺少资金,大家一凑再凑。集合了村里所有能修路的人修路,为了节省时间,大家就在工地上支锅做饭。那时候的人,其精神是如此饱满。

第二步,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机,想办法借力各种资源。

比如,年,子房湖至山西的战备路停工,还剩下开山炸药等物资,郭麦旺就去申请用在一斗水村往山西的山路上;

比如,年,他和修武县公路段段长赵清俊一起出席新乡地区(当时修武属于新乡管辖)交通工作会议,做了“一斗水村民祖祖辈辈无一条下山便道,要求国家支援建设”的发言,上级领导被感动,遂决定以民办公助的方式帮修。

第三步,集中高手的力量,或者自己先成为高手,研发最具创造力、震撼力的方案。这个过程也证明了只要在岁月中一直韧性坚持,一个村子也是可以产生世界顶尖力量的。

他们硬是在当地群众称之为“通天洞、两步半,阎王不叫自归天;阎王鼻,鬼门关,鸟难飞猴难攀”的悬崖峭壁上勘探出穿行太行山的通道。

在悬崖峭壁之间修不了盘山道,他们就想出了打穿山洞的方法。怎么个穿法?他们的设计思维真是一绝,就像一根针一样从山峰的这头穿进去往高一点的地方出来,然后再进到另一个山峰的另一头去,再往高一点的地方出来,就像在两峰山体之间穿针引线一般盘旋而上。

以上三步,基本上就是做一件有影响力的事形成雏形的三部曲。接下来就是往里面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资源的事情了。

它后来经过五个阶段二十多年的建设,成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被称为“中国少有,世界罕见”。

这个工程的名字就叫19条公路隧道组成的修武县“叠彩洞”,以拥有最多螺旋上升U型穿山人工隧洞的隧洞群,被正式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这是修武儿女自己创造的奇迹。

当从总长米的山洞里走出时,脚下已经升高了米。我们去体验过,如果在车爬升过程中睡着了,醒来,耳朵都是聋的。感觉换了一个世界一般。

郭麦旺是个有生命力的人。

叠彩洞的第三个洞,叫“喊回洞”。一年冬天,郭麦旺到半山腰进行施工勘探,绑在身上的绳子突然脱落,他被滞留在仅有一脚宽的山石上,往下看深不见底。他想,不能死啊,路还没有修完呢。

于是,凭着在山里摸爬滚打的经验,他抠着石缝、拽着树根,一步步自我脱险。

那时,村民们正在漫山遍野地找他,喊他。于是三号洞就成了“喊回洞”。

还有一次,他在昆岭洞搞测量,也从40多米的高处摔下,村民也是喊了半天才把他从昏迷中喊醒。

他的韧性和牺牲奉献精神,是最可贵的。

他的亲弟弟也是修路队队长的郭秋旺在4号洞爆破施工中牺牲了,才30岁,那是年;他的二叔也倒在工地上。

在修15号洞的时候,发生严重塌方,他硬是自己进去勘探,被一块石头砸得右脚粉碎性骨折,4根脚趾从此无法动弹,那是年发生的事。

他就这样干了二十年,兑现了自己的誓言。

当然,这个工程凝聚着无数人的力量和精神。

比如还有“毫米工程师”张有辰。为了在施工中达到准确无误,他对每个测点都一一进行了验证,时常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绳把自己吊在悬崖上测绘,人还得背着仪器、标尺等。他就在悬崖峭壁上任凭自己飘飘荡荡,一不小心就可能跌进深渊,而那时候的他已经年过半百。

他白天测量,晚上计算,总是在寻找最佳方案。他用钢笔尖当花杆,创造了好多书本上都查不到的好办法,比如,他对蛇形洞的验证采用了“平行移动法”,为校准九号洞的测线采用“三角形移动不透视测量法”,使洞准确无误,分毫不差。

所有村子里的人,全凭一股子不怕死的精神,形成了一个个硬汉子的人性叠彩。

我还看到这种精神,在修武的延续。

修武,原来除了云台山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叫得响的符号,是个默默无闻的北方小县。全县只有二十多万人口,是人口大省河南人数最少的一个县。曾经还有不少省级贫困村。

这几年,修武已经至少喊响了两个新品牌,即“中国县域美学策源地”“中国汉服之都”。修武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第27位,比年晋升了47个位次。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其实是受困的,因为马太效应、头部效应几乎存在于任何领域和地方,成为全球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

要发展起来,必须是开辟一条新路,跟当年往悬崖峭壁上修下山路,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这条新路就是“美学是第二生产力”的全域美学赋能之路。这也是硬生生造出一条新路,开拓出新的生机来。

还是那个干大事雏形三部曲:

首先也需要先干起来,突破口是党建美学。现在各个村都有了“人民至上,共产党好”八个大字立起来的,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的,年轻化、温和化的党建活动中心。

接着就是借力,引资源,占先机。几年下来,修武已经让中国乡村建设顶尖“梦之队”齐聚河南;让哈佛等世界名校毕业生的作品落户修武,成为河南唯一;修武人具有先锋意识,比如在疫情期间,到北京开发布会,宣布修武是“中国汉服之都”,抢占了先机。

第三,依然相信一个村子也可以推出世界级作品。修武政府先后与北大、清华和美国哈佛、宾大,英国建筑联盟等60余名全球顶尖设计师联手打造美学建筑和美学产品,与左靖工作室、安哲设计所、成都明月村等知名团队开启乡村美学营造,通过8大类13个抢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风口的美学项目集群,驱动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向艺术、文创和数字化、国际化升级。

秦老师带着我们调研时总结,以前的叠彩洞精神,类似现代的极客精神;修武现在的美学实践,也是“县域极客美学”。

这个精神是延续的,在时代中也形成了叠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