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关于北京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在紧要处落好“五子”,实现经济持续恢复、社会和谐稳定,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5%左右、两年平均增长5%左右,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较好完成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这些成绩是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从严从紧、减量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充满艰辛,凝聚了首都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展现了首都城市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重大活动顺利举办,为提升首都城市发展能级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忠诚履行首都职责,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周密措施,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广泛凝聚起首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年服贸会和金融街论坛成功举办,中关村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平台,冬奥会冬残奥会准备就绪、“双奥之城”魅力显现,首都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重点项目加速落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北京证券交易所成功开市,在首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科研和配套项目开工建设,科学任务凝练扎实推进。小米汽车、集成电路系列项目落户亦庄,小米智能工厂二期、理想汽车制造基地开工建设。这些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将进一步增强北京经济发展后劲。
——重要实事落实落细,城市和谐宜居水平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细颗粒物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成绩。市域内五大河流全线贯通入海,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5.79亿立方米、创建库以来最高纪录,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5.64米。实施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每月一题”为抓手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解决16.8万户历史遗留房产证难办问题,市民热线解决率86.52%、满意率90.28%。31件重要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创新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培育。发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行动计划,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在区块链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先发优势。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揭牌,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发布全球最大智能模型“悟道2.0”。第一代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制定实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修订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等政策落地实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9万家。
主平台主阵地建设取得新成效。推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重大改革举措,中关村示范区规上企业总收入增长20%以上。中关村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建成,区块链等算力平台项目集中落地。怀柔科学城“十四五”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大科学装置落成启用,首批5个交叉研究平台投入试运行。未来科学城推动武钢、鞍钢腾退导入新产业,北京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成立,医院主体结构封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化与“三城”联动,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信创园一期开工。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实施,顺义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获批。
高精尖产业加速发展壮大。超前谋划推动疫苗研发和生产上市,1-11月科兴中维、国药北生研两家新冠疫苗生产企业累计贡献产值亿元,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倍、有力带动全市经济增长。小米通讯、中芯北方等龙头企业增长较快,带动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9.9%。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5%、两年平均增长16.7%,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5.7%和46.6%。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北京金融法院成立,金科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新增境内上市企业48家,其中科创板17家。
(二)“两区”建设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扎实推进,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
“两区”建设跑出“加速度”。项任务全面落地实施,“三片区七组团”等功能区加快建设,上百个标志性项目落地,形成外国人工作和居留许可“两证联办”等一批创新举措,区块链数据资产保管箱等10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推动率先出台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开放的引领度、贡献度、显示度不断增强。1-11月新设外资企业家、增长53.2%,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9.7%,进出口总额2.77万亿元、增长30.3%。
营商环境改革积极推进。营商环境4.0版改革任务全面完成、5.0版改革方案出台,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化“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清理规范39项中介服务事项。积极推进综合窗口2.0改革,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授权审批率85%。在餐饮、超市(便利店)等9个领域实行场景化综合监管。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名局处长参与“走流程”,以“群众懂不懂、流程通不通、体验好不好”为标尺查找服务中的痛点堵点,立行立改问题个。实施完善企业“服务包”制度工作方案,纳入“服务包”企业超1万家。
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持续推出一系列中小微企业帮扶措施,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1-11月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本金.5亿元,完成首贷.9亿元、续贷亿元。新设企业21.5万户、增长33.1%,其中科技型企业新设8.4万户、增长31.3%。国企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市属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实现营收1.7万亿元、增长17.9%,利润.8亿元、增长56.2%。
(三)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着力打造,新基建新场景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数字基础设施加紧布局。印发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实施方案,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0%以上。1-11月新基建投资增长24.4%,新增5G基站1.3万个,5G实现五环内全覆盖、五环外重点区域和典型应用场景精准覆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注册量达94.3亿个。全球首家重工行业“灯塔工厂”三一北京制造中心一期建成。出台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揭牌。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加快建设车路云网图深度融合的软硬件体系。
专栏1: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实施方案
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印发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若干措施,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完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法治环境保障。组建工作组进驻17家平台企业开展指导,整改任务基本完成,有效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率先搭建平台经济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建立常态化监测分析机制,制定平台企业合规手册,“一企一策”指导重点平台企业合规发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1-11月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20.1%。
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系统设计智慧城市构架,“七通一平”数字底座成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设立运行,数字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出台政务数据分级与安全保护规范,持续推进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等高效汇聚。国内首条5G智慧管廊建成投用,累计开通31家定点医疗机构“互联网+”医保服务。制定第三批应用场景建设实施方案,发布30项应用场景项目。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扩大内需更加注重提质升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消费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发布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十大专项行动”落地实施。消费供给不断丰富优化,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首店经济实现爆发式增长,全面完成22个传统商圈和20家传统商场升级改造,三里屯太古里西区、五道口购物中心等消费新地标亮相。启动“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建设,首都机场第五航权国际货运新航线开通,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国际会展中心选址确定,新国展二期开工建设。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直播带货、反向定制等消费新业态加速发展,网上零售额增长20.5%。
专栏2: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
投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围绕促投资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两年平均增长4.3%,按季度压茬推动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项市重点工程续建项目实现投资.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重大项目储备库入库亿元以上项目个、总投资2.93万亿元。制定实施优化市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批改革方案,开展分行业、分区域投资绩效评价,实现项目成本绩效全生命周期闭环管控。推动中航首钢生物质等4个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项目上市、发行规模亿元,项目数量和募资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公开推介个民间投资项目、总投资亿元,民间投资增长9.5%。
专栏3:年市重点工程1-11月完成情况
城市更新行动取得新成效。出台城市更新“1+4”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个、完工个,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部、完工部,钟鼓楼周边、三眼井片区等院落申请式退租累计签约户,棚户区改造完成户。隆福寺、观音寺片区等首批59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有序推进。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京西古道重新焕发生机。
(五)冬奥筹办全面冲刺,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继续优化
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加速推进。北京及延庆赛区8个竞赛场馆和16个非竞赛场馆全部投用,反复开展测试演练,所有场馆均达到办赛要求,赛时运行指挥体系全面启动,坚持每日调度、事不过夜。制定冬奥会疫情防控总体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完善场馆防疫措施,发布防疫手册。全力做好抵离、交通、安保、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保障,完成志愿者选拔培训。发布冬奥火炬“飞扬”、奖牌“同心”、口号“一起向未来”及推广歌曲,圆满完成火种采集和交接。完成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实现场馆绿色电网全覆盖。发布冬奥遗产报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成功揭幕,延庆奥林匹克园区获批,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启动建设。举办第七届市民快乐冰雪季等系列活动,冬奥热度持续升温。
新一轮疏整促扎实开展。修订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家、区域性市场8家。中央民族大学等4所学校新校区启用,医院迁建、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等加快实施,医院新街口院区新北楼拆除、重现“银锭观山”美景,医院崇文院区疏解床位张。前门旅游集散中心驻车功能外迁,整治提升核心区住宿业72家,建设提升基本便民商业网点个。拆除违法建设2万平方米,腾退土地公顷,留白增绿公顷,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桥下空间、施工围挡等专项治理,街面秩序、环境风貌持续改善。
城市副中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推动出台支持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制定实施方案,新增78项市级管理权限。行政办公区二期全部地块开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展主体结构施工,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主体结构封顶,医院通州院区建成,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投用,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承载力持续提升。大运河通州段全线旅游通航,杨洼船闸开工。建立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新推介签约项目39个、意向投资额亿元,厂通路开工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支持雄安新区交钥匙幼儿园项目竣工交付,中小学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推出项“京津冀+雄安”通办事项。印发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重点任务落实工作方案,京哈高铁京承段开通运营,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全线贯通,承平高速、轨道交通平谷线北京段开工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封山育林25万亩。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建设,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4亿元。
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完成总规、副中心控规实施评估和核心区城市体检,总体实现总规实施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制定实施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印发城南、回天地区新一轮行动计划和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丰台火车站具备开通条件,国际氢能示范区起步区北区建成,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发展薄弱地区投入使用,“回天有我”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收官,严格实施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市合作打造农业中关村,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投入运营,国家玉米种业创新中心落地,粮食、蔬菜、生猪生产连续两年增长,启动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调整优化东西部协作区县结对帮扶关系,市区两级投入支援合作财政资金55.4亿元,消费帮扶金额突破亿元。
专栏4: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任务落实情况
(六)疫情防控常抓不懈,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有效控制顺义、大兴、昌平局部聚集性疫情,及时阻断零星散发疫情蔓延。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全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8%,加强免疫接种突破1万人。疫情快速监测联防联控平台建成投用,核酸检测机构达所、最大单样本检测能力.3万份/日,国内首个特效抗体药研制成功。市疾控中心新址开工,区级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负压病房、救护车分别达间、辆。升级北京健康宝、累计提供查询服务超亿次,“北京冷链”追溯平台注册企业1.58万家、记录产品29.38万批次。
绿色北京建设深入推进。开展碳达峰评估,率先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碳市场成交量超万吨、成交额超10.5亿元。继续实施“一微克”行动,“一厂一策”开展90余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累计淘汰国三汽油车超10万辆、推广新能源车超50万辆,完成14座核心区燃油锅炉清洁改造和3.8万户村庄煤改清洁能源。探索河长、林长、田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机制,积极筹建设立国家植物园,温榆河公园昌平、顺义一期建成,新增造林绿化16万亩、城市绿地公顷,形成一批市民亲绿近绿空间。实施“清管行动”,完成个村污水治理任务,全市污水处理率超95.8%。海淀、怀柔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交通综合治理水平稳步提高。11号线西段、17号线南段等9条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车,1号线与八通线、房山线与9号线贯通运行,有效减少乘客通行时间、改善出行体验。签署路市合作框架协议,市郊铁路东北环线控制性节点工程开工,朝阳火车站投入使用,编制38个轨道微中心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案,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运营里程达1公里。地铁、公交优化成效明显,多网融合取得实质进展。完成二环路全线等慢行系统改造,建成绿道公里,“骑行+步行”网络体系加快形成。治理行车乱、乱停车等问题,完成超标电动自行车淘汰和回收处置。实现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全覆盖,新增共享停车位2.5万个。
稳就业促增收政策全力落实。坚持“一抓三保五强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相关做法成为全国典型经验。延续实施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援企稳岗政策,核准发放补贴.4亿元、惠及.8万人次。加大重点群体促就业力度,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万人,帮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6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制定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出台促进农民增收扶持措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预计全市居民收入实际增长8%左右。
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优化。率先出台落实“双减”实施意见,无证培训机构动态清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全覆盖。精准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1.3万个、中小学学位2.8万个。建成基层卫生预约转诊服务平台,“一村一室”建设短板全面补齐,完成院前医疗急救资源整合,实现地铁站、火车站、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建成养老家庭照护床位0张、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个,着力提升养老助餐服务质量,规范医养结合服务,42.2万人参保长期护理保险。推动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新建余处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场所。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筹集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6.1万套、竣工8.3万套。持续抓好两个“关键小事”,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开工建设安定循环经济园,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7.5%、比上年提高约2.5个百分点,发布住宅小区物业服务项目清单和成本计价规则,物业服务覆盖率超95%。完成区、乡镇和村(社区)三级换届。
优质文化供给不断扩大。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增13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域深化文明城区创建,持续开展“北京榜样”主题活动。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太庙等文物腾退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布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开工建设。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建成投用,北大红楼等一批革命活动旧址群集中开放。“博物馆之城”“书香北京”加快建设,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若干意见,实体书店超过0家,“电竞北京”、中国科幻大会成功举办。
城市安全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印发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出台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若干措施,修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加强城市积水内涝防治,面对超长汛期、超多降水异常雨情,实现了大汛大洪无大灾目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加强液化石油气等安全监管,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问题治理。加强保供稳价,制定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实施方案,价格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左右。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上线全国首个省级预付资金监管平台,网贷平台存量余额和出借人数大幅下降,开展私募基金风险摸排和分类治理。国防和双拥共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累计建成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个。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年27项计划指标中26项能够达到或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目标,1项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可能难以完成目标,主要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所上升,预计全年为1.2人/百亿元左右,超过“1.1人/百亿元以内”的控制目标。总的来看,经济增长、就业、价格等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指标继续改善。
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没有因疫情冲击而停滞发展的脚步,没有因困难加大而动摇必胜的信念,在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中,破除了以前想破除而没有破除的发展壁垒,获得了过去想获得而没有获得的重大机遇,办成了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重要实事,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世界经济虽然持续恢复,但受疫情拖累复苏动力较弱,“缺电”“缺芯”“缺柜”“缺工”等全球性短缺造成的国际供应链紧张还将延续,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可能加剧。全球疫情走势仍存很大变数,本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较大,应对外部多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二是内需持续恢复动力依然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散发对接触型消费制约明显,个性化、多元化消费供给不够丰富,特别是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银发消费、儿童消费还需提升,居民消费意愿仍显不足。土地、资金等要素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受社会资本进入的盈利模式不成熟、配套政策不完善影响,城市更新等增量投资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扩大有效投资还要下更大气力。
三是科技创新生态有待持续优化,创新资源吸引力和集聚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关村等创新企业集聚区租金整体偏高,人才舒适度有待提升,需要更好解决住房、购车、医疗和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政策还不够细致、尽职免责机制不健全、技术转化机构能力建设和人员激励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还要拿出更加有效的措施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四是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多重困难,营商环境改革获得感需要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护成本上升加大企业负担,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业企业受疫情冲击影响亏损面较大,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成本上涨、订单不足、回款周期长等多重困难。助企纾困政策的覆盖面、精准性和落地率还有提升空间,贷款办理时长与企业融资需求紧迫性不匹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业务还需加大推广力度,投资便利度和项目落地效率与企业期盼还有不少差距。
五是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需要严防“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发生。受调控政策收紧和市场下行预期影响,本市房地产市场“先热后冷”,行业整体信心不足,需要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