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第一座苏州古城阖闾大城究竟在

治疗白癜风的方子 http://pf.39.net/bdfyy/bdfal/220614/10991939.html

通常苏州建城史都要从伍子胥主持修筑吴都阖闾大城讲起,吴王阖闾在公元前年通过政变即位,到公元前年伐越伤重不治,在位19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阖闾大城就是在其即位初年由相国伍子胥主持修建,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尽心竭力地建造了气势宏伟的吴国新都城,也就是今天苏州城的前身——阖闾大城。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时吴国的都城阖闾大城在现在的哪里,是在苏州古城区地下吗?

一文化的争夺——阖闾大城在无锡

历史上吴地考古有名,却找不到地址的有镇江宜城、丹徒朱方城。史籍有载,考古无定论的有无锡梅里太伯城。考古有迹,但有争议的有江西吴城、江宁横山、丹阳葛城、武进淹城等。阖闾大城就是一个典型的考古有名,无法确定地址的吴国都城。

年在无锡市胡埭镇湖山村和常州市雪堰镇城里村之间发现了一座春秋时期城池遗址。城址呈长方形,城中段有残存城墙相隔,形成东西两个方形城区。东城较小,在无锡境内;西城较大,大部分在武进境内。城墙残高3-4米,墙基厚约20米,均系夯土筑成。城壕总长约米。发现陆门和水门、大型建筑群、护城河等遗迹。

无锡市对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年3月到年8月的考古发掘,9月10日,在无锡市政府召开的“无锡阖闾城遗址全国考古专家论证会”上,来自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的领导和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等地的考古学、历史学和文物保护规划的专家初步认定:阖闾城遗址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之间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都城。

该春秋城池遗址在年的全国考古专家会议上被评为“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就建成开放,动作非常迅速。

无锡是全国第一个公开宣传是阖闾城文化遗址的城市,对此,苏州市政府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倒是苏州的学术界对此颇为微词,屡屡表示质疑,出于文化人礼节,质疑的尺度有所保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全盘否定无锡当地人心心念念的阖闾大城。

二两千五百年不变——阖闾大城在苏州古城地下

苏州的历史学界认为仅靠一些所谓春秋吴国竹简、吴王子夫差罐以及一些玉器就敢把无锡常州交界的春秋城池指证为史上赫赫有名的吴国阖闾大城,未免太儿戏,无锡相关部门的吃相也着实难看。苏州学界多数人认为苏州古城作为中国历史上年未曾位移的城市是显而易见和不可否认的。

《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是最早也是最可信的记载春秋吴越历史的古书,书中对于阖闾城的记载应是最权威和完备的。

《越绝书吴地传》:“阖闾冢,阊门外,名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铜椁三重。坟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十万人筑治之。取土临湖口。葬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为虎丘。”

《吴越春秋》:“阖闾死,葬于国西北虎丘,穿土为山,积壤为丘。”虎丘是一个重要的地标,吴都阖闾大城在虎丘的东南方向。

无锡所谓的阖闾大城,必须要满足《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关于阖闾大城周边的山形地貌,否则难以自圆其说,或者彻底否定以上两本书的可信性,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做到的。

同样早在年,南京博物院对苏州平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就发现有先秦城基遗址,根据调查报告介绍:

这里为古平门所在。遗址正好压在平门城墙下面,今已辟为大道。年夏在城墙下灰土层中出有残石斧、石刀、陶纺轮、泥质灰陶片和印纹陶片。调查时,从城的断面上可看出古代城基及历代堆积的情况。我们初步认为城墙之下所压的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城墙下层为早年堆积,其中含几何印纹硬陶最多,这一层完全是土城;城墙中层为汉、唐及宋代堆积,有各时代瓷片、陶片及城砖,这一层为小砖砌成;城墙上层为大砖砌成,中含明清时代瓷片。

平门遗址如同一把历史的标尺,将地层迭压关系,化作了刻度,记录下苏州城市演变的轨迹。调查报告将平门遗址其中几何印纹硬陶为代表的地层判定位春秋战国时期,即平门下层土城应该是吴大城的城基。

年在苏州城东南葑门内程桥河底,年9月在苏州城东北新苏丝织厂等地发现了青铜剑、簇、尊、锯镰、锛等;年在城东相门第三监狱工地发现青铜鼎、罍、壶、盘、洗和编钟等,符合春秋末期吴国贵族墓葬遗物特征。

专家认为这些散落和掩埋的铜器,系春秋战国之际的吴越遗物,它们透露出当年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吴人仓促逃离都城前的无奈和悲怆,打上了吴越战争的时代烙印,铜器出土的地点,应当就是即将被越军攻破的吴大城之中。

三城市的位移——阖闾大城在木渎镇下

自古以来民间就传说“先有木渎镇,后有苏州城。”以苏州考古所张照根所长、吴文化专家叶文宪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阖闾大城在无锡不足为信,阖闾大城在苏州古城也说不通,阖闾大城在苏州西部山区的木渎镇下。

第一,无锡出几片竹简一个陶罐就认为阖闾城在无锡,那勾践剑在湖北出土,越国都城就在湖北了?

第二,苏州古城在城市改造中,发现的遗址大多是汉代以后的,春秋时的内容极少,而且吴楚、吴越争霸期间,很难想象一座战时都城建设在四面无险可守的平原之上!

由于历史上著名的吴宫遗址——姑苏台、馆娃宫等都在木渎一带,根据文献中有关阖闾大城位置特征的线索,总结苏州地区吴文化考古的经验。年开始苏州考古所制定了以吴国都城为主题的调查计划。调查工作发现以苏州吴中区木渎镇为中心的山间平地上,发现很多长条形土岗,断断续续围成不规则长方形,并存在三重套叠的现象。外围小城与之南北相依,在大小两城的外围群山环绕,在山与山的缺口处也分布着长条形土岗,城址内外发现房屋台基、小城等相关遗址。

《管子乘马》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此建国之法也。”这是对春秋战国都城位置选择的高度概括。

首先,从遗址周围环境方面来看,木渎春秋大城是吴境最险要之处,四周群山环绕,北靠大山,南临太湖及吴淞江,古城周围大山通过城墙连为一体,这和楚国纪南城、燕国燕下都、中山灵寿故城是一样的思路。

第二,从布局结构来看,东周列国都城均有大城小城及山川为险要的郭,小城内有王城。木渎古城即为三重套的结构,反映了等级,也保证了安全。

第一,从城垣的长度、城的周长方面比较,根据调查和试掘情况可知,木渎古城城址南垣长约米,东垣长约米,西墙长米,北墙约米,总周长约米。

历年墓葬调查与发掘标明,春秋时吴国王室的墓葬主要集中在苏州西部山区,一在浒关和通安为中心的北区,二是木渎灵岩山为中心的南区。

春秋时期的遗址也均围绕着新发现的木渎古城分布,如东渚宝山、石湖磨盘山、越城、西山消夏湾等,这些遗址规模都较大,与木渎古城共同构成庞大的聚落群体,成为太湖北岸最为密集的聚居地带,折射出木渎城址为春秋晚期吴国各方面的中心。

假如我们将苏州老城作为阖闾大城,从《越绝书吴地传》中找出所有山的条目,将它们的距县里数换成今天的长度,从城内量出去,大多数数据连山都够不到,如果以木渎大城为阖闾城,一切都迎刃而解。

叶文宪教授认为城市的位移实属平常,中国历史上许多名城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挪过位。北京城的历史始于燕国,燕国都城在今北京西南房山县琉璃河一代,辽代陪都南京其地仍然在北京的西南,忽必烈在东北方向建造了新城元大都,明朝才往南扩展到今天北京内外城的规模。

南京城从范蠡筑越城、楚威王筑金陵邑,六朝建康城,南唐江宁府到明朝应天府也换了至少三个位置。西安城从西周丰镐、秦咸阳、汉长安到隋唐长安挪了四次。洛阳城从西周洛邑、东周王城、汉魏故城到隋唐东都挪了三次。由此可见,城市发展过程中挪位是常见的事,苏州现在的经济中心还从古城区挪到了金鸡湖周边工业园区呢,这才仅仅是近二十几年的事情,我们能说新苏州不是苏州吗?任何一个城市的历史都不会因为其挪位而受到影响。

苏州悠久的历史决不会因为发现了木渎春秋古城而缩短,恰恰相反,苏州的历史将会因此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生动鲜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