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条线万条线,不能忘了群众路线;千句话万句话,不为百姓办事不像话。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群众的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的“呼声”,是服务的“哨声”。为群众服务,群众的情况要了解,群众的想法要清楚,只有真正的立足于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也才能办出群众满意的服务。党员干部要下到基层去,真正了解民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全国脱贫攻坚时期,全国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驻扎第一线,家家访,户户落,从邻里关系调节到项目落实;从落实政策到授之以渔;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发展产业,干群共同努力奋斗,赢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群众的需要是第一选择。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群众找难点。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的问题和困难,着力点是人民的诉求和要求,而归宿则是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党员干部要以民之所需,干好民之所盼,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有什么想法,要多问问群众建议,听听群众心声,看看群众脸色,在具体工作中时时考虑群众需要、常常照顾群众需要,处处体现群众需要。就基层工作而言,目前的农村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大多年轻人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留在家的多数为老人、小孩。在基层治理活动中,结合实际探索出了许多经验,比如寒暑假开展志愿之家活动、老年人联系机制、老年活动室、儿童读书屋等活动,解决了实际的一些问题。群众要增收,经济要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激发了市场活力,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坚持情为民所系,提高对增强联系群众能力的认识,把握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充分认识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不断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增强联系群众的主观愿望。要善于为基层解难,结合日常工作,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人民群众是做好的老师,在实际的基层工作中,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类似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一一落实惠民政策,维护群众权力。
群众的满意是第一标准。以实绩为检验,增进福祉赢民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人民满意是最高评价。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将群众满意作为“试金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实践证明,只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尺,才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
来源/作者:王岚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