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岁末年初,各级各部门陆续开展年度考核工作。年度考核是盘点一年工作成果、梳理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自我总结提升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少数部门存在“过场思维”,热衷于“材料包装”,视材料厚度为工作力度,以“材料齐不齐、好不好、美不美”标定考核分数,让年终考核成了“材料秀”。有的临阵磨枪、突击刷题,在考核前“模拟考试”,最终导致“上面追求高大全,下面忙着编问卷,中间胡乱看一看”的一系列怪象。
需要注意,年度考核是检验全年工作成效的“规定动作”,其目的在于以工作总结倒逼工作进步。因此,年度考核不能简单地以“痕”促“迹”、以“快”促“绩”,关键要看“考”出了什么,“核”实了什么。如果在年度考核上搞“一锤子买卖”,即使考核材料做得再亮眼,终究只是表面文章,更谈不上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考核导向要聚焦一个“准”字。年度考核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的是看真绩、察政绩、见真章,一旦考核变成“形式化”操作,考核结果难免会偏离实绩“准心”,因此,把准考核导向尤为重要。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遵循“中心工作在哪里,考核跟进到哪里”的原则,把查找问题作为年度考核的切入点,不做“一刀切”“一尺量”,切实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对可有可无的考核程序该减则减,对类别相似的考核项目该合则合,真正挤干年度考核“水分”,让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要树立群众导向,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落脚点,主动接受群众的评判和监督。通过全面推行群众直评,紧扣“请”“述”“询”“评”四个环节,让群众打分,从而避免在考核问题上“自我吹嘘”,真正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考核过程要注重一个“常”字。年度考核一年一次,极易导致部门全年工作前松后紧、作风虚假等问题。避免年度考核“炒现饭”,就要将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树牢“考核在年终,功夫在平时”的干事理念,既要抓好年度考核,更要注重日常考核,切实消除“平时不考核、年终算总账”的问题。定好年度考核的调子,才能走稳来年工作的路子。要积极探索“常规考核+年度考核”模式,通过定期研判、中期督查、后期考核等方式,将考核情况以一定分值计入年度考核结果,加强对考核工作的动态管理。要主动打造“共性指标+个性指标”模式,突出差异化考核,让年度考核由“一锤定音”变为“梯次联考”,确保考核程序不空转,充分发挥年度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考核效果要突出一个“实”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年度考核也是如此,其结果应当是客观反映一年来工作成果的“立体影像”。因此,年度考核要少听“精心准备”的专题汇报,多走自选路线;少些对照清单的“走马观花”,多些实地考评的“下马观花”,彻底扫除考核材料中的“杂质”,狠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考核风气,积极营造让上级认同、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的良好氛围。要校准政绩观,把年度总结作为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形式,不“粉饰太平”,不做“盆景政绩”,切实转变以书面材料考核为主的方式,以真实客观的考核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通过随机抽查、实地查看、交谈询问等方式,为年度考核交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来源:求是网,作者:张洵,原文标题《立起年度考核硬标尺》)
监制/徐遥责编/刘文韬编辑/曾龙制作/曾龙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