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
该院强磁场中心王俊峰研究员
和福州大学张腾教授合作,
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制备出纳米级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
不仅大大降低了
硼酸盐生物玻璃的生物毒性,
提高了玻璃的生物兼容性,
并且显著促进了硼酸盐生物玻璃
对皮肤修复的效果,
有望成为下一代皮肤伤口修复敷料。
小鼠皮肤缺损模型的创面愈合过程。(A)不同对照组与Nano-HCA
BG的第0、1、3、5、7天小鼠皮肤伤口愈合图像(照片中标尺的单位尺度为1mm),(B)对应的小鼠伤口愈合率的统计结果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采用流动相对熔融法制备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进行体外预处理,最终得到纳米级,表面覆盖非晶态层的硼酸盐生物玻璃。
在处理过程中,流动相中的离子会在玻璃的表面沉积,有效抑制剩余玻璃中硼、钙元素的快速释放,从而降低了玻璃本身对细胞的生物毒性。
体外降解实验、细胞实验以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缓释的硼钙等元素,不仅有效加速伤口处细胞的迁移,而且上调了伤口处的血管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不仅降低了玻璃的快速释放,还可以促进伤口处胶原蛋白的沉积,进而更加快速促进伤口愈合。
文字
王天昊全媒体记者黎静
图片
中国科学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