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尝试用新的大视场可变倍数瞄准镜,取代二战期间的固定倍率瞄准镜。在这期间,他们尝试了多种光学、弹道调节结构设计和测距方式,比如M40步枪的瞄准镜,就有自动显示目标距离的功能设计,妥妥的在当时算黑科技了。
图:改进后换新瞄准镜的M40A1
图:前、后置分划放大后的差别
和定倍瞄准镜相比,变倍瞄准镜增加了一组变倍透镜;这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分划应该放在它之前还是之后?前置的分划会随着瞄准镜的倍率调节而同步放大缩小,这使它与目标的大小比例不会随着倍率改变;只要知道目标或者参照物的尺寸,射手可以在任意倍率下完成测距。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它很容易在低倍率下过于纤细看不清楚,而高倍率下又过于粗壮干扰观察和瞄准。而后置分划在倍率改变以后,分划大小并不变化。避免了前置分划缺陷的同时,它也有自己的问题:由于分划与目标的大小比例并不固定,它只能在特定倍率下完成测距。
图:雷德菲尔德瞄准镜
雷德菲尔德瞄准镜的自动测距功能,则是依靠前后置的双分划实现的。它的主分划——也就是一个类似“丰”字形的瞄准线仍然是后置的;顶端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测距标尺,其间隔对应18英寸(0.46米)。
狩猎瞄准镜中18英寸是个相当常见的测距标准,因为它代表了多数成年鹿从脊背到腹部的高度。而前置读数分划负责提供目标和射手之间的测距结果,由一个带有距离刻度的透明塑料长片制成,越靠近上方字体越小、刻度越密集。
图:如果此时测距分划正好卡住18寸参照物的话,下方的码读数就代表测距结果
射手在测距时,首先需要找到一个高度在18英寸左右的参照物——比如一个敌方士兵从肩部到腰带的躯干部分,并将其放置在测距标尺之间。随后他要不断调节放大倍率,直到参照物的上下端正好被测距标尺卡住。
由于倍率越高视场越小,随着倍率的增加,读数分划底端被遮蔽在视野以外的部分也会越来越多,反之亦然。当射手用测距标尺卡好参照物时,视野边缘处的刻度便代表测距的结果,射手无须计算过程就可以直接得到数字。
当时美国陆军M21步枪上使用的ART瞄准镜,其主体正是来自这款雷德菲尔德瞄准镜;区别在于ART瞄准镜取消了前置读数分划,将其替换成了外置的弹道调节机构与变倍环联动。这使它避免了雷德菲尔德瞄准镜的一个重要原始缺陷:
透明塑料分划在炎热环境下高强度使用以后,高温和反复的冲击振动会使其产生严重的变形和浑浊,严重干扰正常使用。在莱瑟伍德(ART瞄准镜设计者)光学公司后来的文件中,甚至用“经常在越南的高温下融化(...andoftenmeltedintheheatofVietnam)”的措辞来描述这种现象。
图:M40瞄准镜的测距结果可以直接读取
必须承认,雷德菲尔德瞄准镜的读数分划从直观经验上看就给人很不牢靠的感觉;而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当年光学水平有限下的无奈之举。因为数字都是一些造型复杂、而且不延伸到视野以外的线条,无法单独形成完整的受力结构,只能在透明材料上采用蚀刻、或者粘贴工艺形成图案。
然而当时的光学玻璃材料和镀膜工艺技术还很有限,在镜片数量增加以后要保证光线衰减少是一件成本非常高、或者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尤其是为了隔绝外界避免霉变,采用蚀刻或者粘贴工艺成型的图案往往要做在两块镜片粘合的内表面上,整个分划板的厚度相当大,可以超过10mm。
雷德菲尔德当时采用长条透明塑料制造前置的读数分划,就是试图减少透光率损失的设计:长条可以占据最少的视野面积,而具备良好弹性的塑料不会在后座带来的冲击振动下断裂。当然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样的设计就显得毫无必要了,比如莱瑟伍德光学公司推出的复刻品中,就将前置分划改成了镀膜光学玻璃镜片。
除了读数分划的问题以外,雷德菲尔德瞄准镜还存在一些其它的缺陷。最严重的问题是它提供的测距范围只在-码(-米)之间,对于精度性能非常优异的M40步枪来说,码的距离远远无法发挥枪械平台的实际有效射程。
此外作为上世纪60年代技术水平的产物,当时的变倍瞄准镜机械和光学精度都很有限;变倍误差很明显,不同倍率下命中点偏移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