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过程:
1.1、在施工前仔细测量阻尼器上下钢板的安装尺寸。
1.2、安装钢板前用水准仪抄测好钢板底标高,保证钢板平整度。
1.3、钢板焊接时先采用间断焊,防止焊接应力过于集中而产生钢板变形现象。
1.4、在阻尼器钢板安装完后,将用水平尺检查阻尼器上部钢板的平整度,有偏差的用角磨机磨平。及时调整钢板平整度,在准确无误后焊接阻尼器。
2、焊接及检验:
原材料:依据设计图纸,本工程阻尼器钢结构材料Q钢采用的焊条型号为E、E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选用的焊条型号与主体金属相匹配,Q、Q钢采用的焊条、焊丝分别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的要求。
3、焊接、
1)焊接前应保证焊接区干燥、不得有油、锈、水、氧化皮和其他污物。
2)施焊前焊工应复合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当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时,应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3)焊接质量等级:角焊缝与坡口焊缝的质量等级均为二级,并应复合与母材的等强要求。
4)定位焊采用的焊材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定位焊应由持有相应合格的焊工施焊,定位焊焊缝应与最终焊缝有相同的质量要求。
(1)定位焊焊脚尺寸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6mm。
(2)定位焊的位置应布置在焊道以内。如遇有焊缝交叉时,定位焊缝应离交叉处50mm以上。
(3)定位焊缝的余高不应过高,定位焊缝的两端应与母材平缓过渡,以防止正式焊接时产生未焊透等缺陷。
(4)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等缺陷。焊前必须清除焊接区的有害物。
(5)定位焊预热温度应高于正式焊接温度。
(6)当定位焊焊缝上有气孔或裂纹时,必须清除后重新进行焊接。
(7)对于非密闭的隐蔽部位,应按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涂层处理后,方可进行焊接组装。
(8)多层焊的施焊应符合下列要求:
(9)每一焊道焊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焊渣及表面飞溅物,发现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时,应清除后方可再焊。再连续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区母材温度。遇有中断施焊的情况,应采取适当的后热、保温措施,再次焊接时重新预热温度应高于初始预热温度。
4、焊缝清理及处理
4.1、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清除焊道或焊层间的焊渣、夹渣、氧化物等,可采用砂轮、凿子及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理。
4.2、接头的正反两面进行焊接全熔透的对接焊缝时,在反面开始焊接之前,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碳刨、凿子等)清理根部至下面出现焊缝金属为止清理部分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部分的宽度。
4.3、每一焊道熔敷金属的熔敷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焊道表面的宽度。
4.4、同一焊缝应连续施焊,连续完成,不能连续完成的焊缝应焊后缓冷和进行重新焊接前的预热。
二、具体施工步骤
1、阻尼器墙上钢板保持上下钢板间的水平,间距保持在+3mm。焊接时应保持钢板的平整度,如发现钢板因焊接应力变形时应立即用大锤校平,对焊接产生的焊渣应在焊接后及时清除。钢板底部在焊接后应用角磨机磨平,打磨至光滑。
2、安装阻尼器墙体钢板时应用事先做好的标尺在上下钢板间滑动,确保钢板间尺寸符合阻尼器安装要求。
三、在阻尼器支座安装完成后安装支撑。
阻尼器能否发生正常作用的关键。阻尼器焊接时根据安装要求需要两端同时焊接,因此在施焊时两端同时进行,保证阻尼器两边因焊接产生的变形一致。阻尼器上部及两端均为满焊,且每焊完一层,应用小锤将焊皮敲掉,然后继续焊接,直至焊满。焊条为型4.0焊条。为防止焊接时应力过大。
四、阻尼器的日常维护:
1、阻尼器在役期间,其主要性能衰减量不超过10%,并定期进行检测,保证其工作性能的发挥。
2、阻尼器在经历水灾、火灾或设计水平之上的地震、大风之后,需要对阻尼器进行检查及性能检测,如阻尼器出现问题,及时更换。
五、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证明方可施工,并配置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在注重工程质量的同时,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从未松懈,明确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管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实现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