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程监护,多人共管
从经济学角度看懂血糖:
血糖的波动周期和经济波动周期是一样的,都是周而复始,受微观、宏观因素影响与调控。
血糖的宏观因素:生理因素(胰岛功能),倾向于让血糖稳定,波动减小。
血糖的微观因素:饮食、运动、胰岛素、降糖药、升糖激素,倾向于让血糖波动,但是可调可控。
经济波动周期调控结果的“标尺”就是血糖波动区间,现在拿起手机就能随时看到自己的血糖变化,而且可以数据共享,糖友的医生、家属可以实时看到糖友的血糖,高低血糖报警时,同时收到提醒,一起管理,不管用什么控糖方法与产品,记住一句话,血糖好才是真的好。
数据分享,多人共管年国际糖尿病先进技术与治疗大会(ATTD)发布的持续葡萄糖监测国际共识与年ADA诊疗标准指出血糖达标时间(TIR)正式成为糖尿病血糖好坏的评估标准。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共同调控是为了减小经济波动,胰岛调控和升降糖因素调控是为了减小血糖波动,增加血糖达标时间,预防并发症。
多天血糖曲线二、大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你的胰岛功能在哪个水平?
1、健康人,胰岛功能能达%;
2、血糖正常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胰岛功能可能已经默默减少了,大概在90-%之间;
3、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异常),胰岛功能大致在50-90%之间;
4、2型糖尿病早期,一般胰岛还有30-50%的功能;
5、2型糖尿病糖龄很长,胰岛功能可能只剩10-30%左右了,很多需要改胰岛素治疗;
6、1型糖尿病早期,一般诊断时,胰岛剩余功能在5-10%左右,一开始就需要胰岛素治疗(个别蜜月期除外);
7、1型糖尿病慢慢发展,胰岛剩余功能可能越来越少,几乎接近0,主要靠注射胰岛素。
胰岛功能排名血糖就像一个天平,生活中有很多影响天平平衡的因素,我们可以叫它升降糖砝码。
降糖砝码:胰岛素、降糖药、运动。
升糖砝码:食物、升糖激素。
天平一边是升糖砝码,另一半是降糖砝码,两边砝码重量一致,而且放上去的时间一致,那么天平就能保持平衡,结果就是血糖平稳。
血糖天平这些数据是调控血糖至关重要的因素:
1、数据库首先要知道您属于上述哪一类人群,知道自己胰岛功能处在什么水平,当前采用哪种治疗方案。
2、通过较长期(一般一月左右)的数据收集,知道您碳水化合物敏感系数、胰岛素敏感系数、自身胃肠道消化吸收速度、运动敏感系数等参数。
3、人工智能需要通过图像识别等技术识别您当前进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含量等参数,通过云计算技术给出就餐建议。
4、这个方案可能是提醒您上次吃了某种食物后血糖非常高,建议您这次不要吃了;可能是告诉您吃了这碗面条后,适合做20分钟有氧运动降糖;也或许是提示快餐米饭过量,最好只吃一半。
三声音科技,实时交互
吃了东西后,血糖必然会升高,健康人、糖友都是,健康人宏观因素够大,能把控住血糖在小范围内波动;糖友需要借助微观因素自我把控。
糖友血糖波动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升糖因素、降糖因素匹配的不够好,有时升糖砝码重了,血糖就升高了,有时降糖砝码重了,血糖就降低了,升高又降低的血糖曲线,就是一个血糖波动。
想让血糖平稳,波动减小,就是要升降糖砝码足够匹配,比如餐后血糖快速上升时去运动降糖,打胰岛素的糖友让胰岛素降糖作用曲线和食物升糖曲线尽量吻合。
懂了这个基本道理,再借助先进技术武器,就很容易自然而然的控糖了。
血糖波动曲线智能导航取代了纸质地图,人们对声音和语音交互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糖友想要的解决方案可能是这样的:
场景一:
糖友:“我约了闺蜜逛街,要走一下午”。
智能算法:通过自动传输的当前血糖数据,大数据获取的当前是餐后1小时,目前胃肠还有很多食物在消化吸收,当前低血糖概率小,但是走路能量消耗较大,下午容易低血糖。
语音播报:“主人,您需要在16点左右吃60克水果或糕点”。
场景二:
糖友:“今天开一天会,没法运动,中午吃什么血糖不高”?
智能算法:识别到午餐前血糖稍微高了点了,而且不能运动,需要控制碳水量改善血糖了。
语音播报:“主人,建议您定藜麦、土豆泥、紫薯、南瓜等为主食的蔬菜沙拉,用油醋汁”。
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