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点赞山东改文风,给大众日报投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5月6日、8日、11日、13日、15日,大众日报在一版连续刊发“鲁义”文章,从“改文风刻不容缓”“改文风就是转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文风”“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改文风要务求实效”五个方面,向不良文风宣战。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读到大众日报“鲁义”文章后,认为“倡导这样以人民为中心的文风,真不愧为年在沂蒙抗战根据地山东沂水草屋里诞生的党报。”

5月19日,大众日报刊发李肇星文章《文字要实在、易懂、简洁,服务大众》。李肇星点赞“鲁义”文章,点赞山东“改文风”,讲了几个改文风的故事。

国歌“省”了三个字

李肇星介绍,国歌原是田汉同志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诞生于上海。当时二十岁出头的聂耳刚由田汉介绍入党。他看了歌词特别振奋,主动要求为之作曲,同时认真建议把原词“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的“一”省掉,改为“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把原词中“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简化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仅从文风的角度看,省了三个字实效也很好。解放后,这部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歌曲通过立法程序成为我们的国歌。

文章越短读者越喜欢

年,李肇星在山东昌潍专区胶南上初中一年级时,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潘明玉(现青岛市即墨人)教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潘明玉说,白写成诗稿后会到河边给洗衣服的老太太们朗诵,她们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直改到她们听得懂,喜欢听。这种联系群众的文风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瑰宝。潘老师还说,只要不影响内容,文章越短,读者就会越喜欢,读者会越多。

《东方红》加个“新”字

李肇星讲了他年轻时陪非洲自由战士去延安学习听到的一件事。《东方红》是一位叫李有源的农民作的词,毛主席听了后要加上一个字: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加一个“新”字,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这字很关键。

一般请示报告用一张纸

李肇星讲,他们在外交部起草文件时,周恩来总理要求文字要确切、简洁。一般的请示报告,一张纸写两面就可以了。这样又节约纸又节约批阅和传达文件人的时间。

附:

文字要实在、易懂、简洁,服务大众

□李肇星

春节前出访澳大利亚三天后,回国赶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天天待在家里休息,看央视新闻联播,读首都出版的七八种报刊,等疫情平稳便于5月中旬回山东老家,又读到家乡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该报5月15日头版刊发鲁义的文章《改文风要务求实效》尤其令我感动,觉得倡导这样以人民为中心的文风,真不愧为年在沂蒙抗战根据地山东沂水草屋里诞生的党报。

干部的讲话、报刊的文章、作家的书本就该易懂、简洁、有实效。该文我连读三遍,不禁想起一些先辈和老师的有关教导。

在外交部工作时常参加接待国宾的仪式,有机会严肃地听国歌演奏。国歌原是田汉同志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诞生于上海。当时二十岁出头的聂耳刚由田汉介绍入党。他看了歌词特别振奋,主动要求为之作曲,同时认真建议把原词“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的“一”省掉,改为“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把原词中“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简化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仅从文风的角度看,省了三个字实效也很好。解放后,这部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歌曲通过立法程序成为我们的国歌。

我还想起年在山东昌潍专区胶南上初中一年级时,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潘明玉(现青岛市即墨人)教我们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他说,白写成诗稿后会到河边给洗衣服的老太太们朗诵,她们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修改,直改到她们听得懂,喜欢听。这种联系群众的文风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瑰宝。潘老师还教我们,只要不影响内容,文章越短,读者就会越喜欢,读者会越多。他还调侃道,如果你只在意字数多稿费才多,可学大戏剧家老舍先生(曾在咱们山东青岛教书)半开玩笑的一个意见,就是写文章不妨多分段,因为每段开头省去的两个字和段落最后的空格也算字数给稿酬。

我又想起年轻时陪非洲自由战士去延安学习听到的一件事。我从小爱唱的《东方红》是一位叫李有源的农民作的词,毛主席听了后要加上一个字: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加一个“新”字,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这字很关键。

我们在外交部起草文件时,周恩来总理要求文字要确切、简洁。一般的请示报告,一张纸写两面就可以了。这样又节约纸又节约批阅和传达文件人的时间。

我还想到联合国大会限制各国与会代表团团长讲话,一般不超过5分钟。在我的亲历中,中国与会者从未超时,广受绝大多数国家与会听众欢迎,但有两三次大家为中国发言鼓掌和列队与我国领导人握手示谢的时间倒超过五分钟。可见实效重要。

我赞成鲁义同志《改文风要务求实效》的倡议。

年5月18日于济阳

新闻链接:

(一)改文风刻不容缓

□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文风不正,危害极大。”文风不正,严重影响真抓实干、执政成效,破坏党群关系,消解党政公信力,背离党的初心和使命。

宋代张端义写了本笔记《贵耳集》,卷上记载“言简理尽;遂成王言”,这便是言简意赅的出处。然言犹在耳,沉疴难除。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现“隐形”“变异”,表现在文风上:一则文来文往,案牍主义。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套来套去,层层转发,循环往复,不问成效,只求“过程”。二来云山雾罩,虚头巴脑。文件讲话穿靴戴帽、套话连篇,洋洋洒洒数千言,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客里空,基层反映“看不懂”、落实“没抓手”,挂在嘴上飘在空中就是不落地。三是弄虚作假,效率低下。复制粘贴、改头换面、敷衍塞责,讲成绩不惜笔力,说问题点到为止,报喜不报忧,甚至欺上瞒下、无中生有。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不同寻常”的形势任务。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极为繁重。如何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如何迅速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如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这些最紧迫的任务,都需要靠真抓实干的作为、求真务实的作风,头拱地、往前冲。如果任由不良文风滋生蔓延,使各级精力耗费在炮制材料上,把心思用在文来文往、制造始终正确却毫无用处的废话上,谁还能扑下身子抓落实。

去疴须猛药。向不良文风宣战,正是当下的“急中之急”,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全省上下要来一场文风的大转变,以此带动作风的转变,推动改革深化,激发担当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任务落实,兑现向群众的郑重承诺,不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二)改文风就是转作风

□鲁义

文风关乎世运,世运隐于文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风与党风同社会风气是紧密相连的。”文风看似是为文风格,实则体现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素质能力,关系事业兴衰成败。文风不正,折射的正是作风不实、担当不力。在这个意义上,改文风就是转作风!

有什么样的作风就有什么样的文风。作风扎实,文章讲话就会清新朴实、言简意赅、解决问题,起草的文件就能具体、务实、可操作,反之就会言之无物、冗长沉闷、刻板俗套。有的文件,看上去板板正正、系统全面,却说不清楚谁来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花里胡哨落不下来,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有的讲话,洋洋洒洒、“穿靴戴帽”,明明几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事,却硬要讲上一两个小时,且这方唱罢、那方登场,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于工作毫无价值可言。这实质上是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在作祟,是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的官僚主义在作怪。改文风,必须坚决铲除这些滋生不良风气的坏土壤。

好文风不会凭空而来,首先来自日积月累的学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果只满足于学过了、知道了,而没有真正学深悟透,认识怎么到位,思想如何提升?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不加强业务学习,不掌握前沿知识和最新动态,又怎能言之有物?“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只有学习态度端正了,理论功底扎实了,把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理解透彻了,肚子里装的东西越来越多,讲话才能有血有肉,文章才能深入浅出。

好文风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不下去调查研究,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空想,文风是改不好的。到田间地头去,到工厂车间去,蹲点调研、解剖麻雀,何愁抓不到“活鱼”?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听实话、摸实情,何愁取不回“真经”?正所谓,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以从严从实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在具体实践中“望闻问切”,说话行文势必更加有温度、有感情、有根据、有分量,文风也才会更加受欢迎。

(三)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文风

□鲁义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文风转变是否彻底,关键取决于领导带头是否坚决。

当前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边。有的领导干部层层画圈,习惯当甩手掌柜,过手的文件不闻不问,把关责任流于形式。有的要求别人改文风,自己却喜欢高谈阔论、夸夸其谈,抓工作不明就里、大而化之。有的思维固化、不想创新,依赖老经验,习惯老方法,喜欢老风格,画地为牢,囿于框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缺乏自觉和行动,不愿进行自我革命,甚至对下级的文风改进不以为然,文风终归难改。

文风问题,究其根源是责任心缺失、政绩观错位。在个别干部眼中,与其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上下苦功夫、硬功夫,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来得容易;与其做过细工作,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拿出实实在在的干货,不如东抄西搬、走走过场;与其动真碰硬、压实责任、一抓到底,不如当“好好先生”,落个好人缘。如此以来,初心和使命也就在各种文字游戏中渐行渐远了。

徙木立信,以上率下。领导干部要有带头改的自觉,以刀刃向内勇气,对不良文风来一场大扫除。要从思想根源入手,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经常叩问初心,及时修正纠偏,不断砥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以实事求是为本,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破除开会、发文、考核“三板斧”的路径依赖,多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多用“身影”服务,少用“声音”指挥。对一些必要的发文、讲话,要勤动手、出思路、谈看法、把好关,拿出具体务实可操作的硬招、实招。领导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当好示范,先改起来,改实一点,推动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改文风的良好氛围,改文风才能改出新风、改出成效。

(四)讲群众听得懂的话

□鲁义

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改进文风,就得从学好用好群众语言做起,多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办好群众最急需的事。

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开会讲话,照本宣科、寻章摘句,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有的干部到基层调研,对矛盾问题,顾左右而言他,只会说模棱两可的“官话”,不会说解决问题的白话;有的部门出台文件,“鼓励、引导、支持、推动”的空话讲了一堆,解决发展之痛、回应民生急需的“干货”却没几条。这些“没有灵魂”的讲话,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影响了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心中没有装着群众。

“为民立言,唯真为美。”说真话、办实事,关键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多到田间地头、沉到生产一线,了解真实情况,听听群众有什么要求,看看企业有什么困难,拿出推进工作的真招实策,才能讲出“不怕过饭点”“一遍听不够”的话。比如,复学复课后,各项防控措施如何做到万无一失,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扩内需,一些地方发放的消费券,如何领得到、花得出,让群众使用更便利、更实惠?全球疫情蔓延,出口型企业物流受阻,产能上不来,该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这些问题,如果习惯套用“万能句式”,老百姓的关切得不到回应,企业难题得不到纾解,即便讲得再多,也是白费功夫。

为文“接地气”,才会有底气;语言贴近群众,方能产生共鸣。领导干部要学会与不同群众打交道,言行一致、坦荡敞亮,善抓重点、以理服人,深入浅出地摆事实、讲道理,为用而讲、讲必有用,才能使听之者众,闻之者然,把话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五)改文风要务求实效

□鲁义

文贵务实。拟文件、作讲话,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取得实效。改文风,绝不是为改而改、为变而变,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推动落实、加快发展。

当前,有的地方、部门起草文件、讲话,洋洋洒洒、耗时耗力,东拼西凑,裁剪克隆出一堆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文件,看之无物,嚼之无味,用之无效。这些“正确的废话”“复制的措施”,写了等于没写,说了等于白说,毫无生命力可言,其归宿只能是“藏之名山”“束之高阁”。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重形式轻质量、重过程轻效果。

务实的文风,必然奔着问题去。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行文的靶向。当前,应对疫情冲击,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成本怎么降低,产销如何对接?加快5G网络等“新基建”,进场难、电价高等问题如何破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的发展之急、群众之急,无不需要我们及时作出回答、予以解决。如果对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对广大群众所思所盼把握不透,讲话、文章“一大二空”,不触及问题、不触及思想,即便部署再及时、分工再明确、强调再严肃,也会与实际脱节、落不了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源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

文风实不实,效果是试金石。能打胜仗,方非纸上谈兵!纵观历史,古今先贤更替,成者,无不是从简约、务实、说到做到开始;败者,无不是由繁文缛节、空话连篇、欺上瞒下、空洞无物助燃。开会作报告、发文出政策,聚焦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基层党员干部有没有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这都是衡量文风改得好不好、实不实的现实标尺。只有文章、讲话有的放矢,把功夫用在刀刃上,打到点子上,提出有实用价值的举措,基层和群众才会觉得解渴。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力气,拣要紧的说,抓重点的写,意尽言止、言之管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文风就一定能落到实处。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齐淮东孙秀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