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二十大贵州日报特刊铺筑美好生活坚固基

吃铜治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7007768.html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年,省委、省政府高站位、高起点、高效率谋划卫生健康工作,以高规格、广范围召开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以短时间、精细指标谋划实施《贵州省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年)》及七个专项行动,以高标准、最大限度投入92亿元专项资金予以保障,为卫生健康工作明确了方向、定下了目标,全省卫生健康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提高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为核心目标,全面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计划,开展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防控、妇幼健康提质、老年健康服务、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卫生健康人才培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民群众更美好生活铺筑坚固的健康基石。

到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要提高到78岁左右,主要健康指标总体接近全国水平,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到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要提高到80岁左右。

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基层群众。

 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做强做大优质医疗资源

贵州卫生健康事业整体发展进步显著,但顶尖优质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整体提升的一个瓶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贵州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从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大力改善基层设施设备、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等多个维度,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近日,为支持贵州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病理科主任孙晓淇到医院医院病理科进行调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她说:“病理科的诊医院的诊疗水平,特别是在要求做到精准诊疗的今天,病理科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病理切片是精准诊断的强有力保障,对于病理技术人来说,要明白怎样做才能保障病理切片的质量,这是根本。”

孙晓淇协调本部病理科的专家,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实时学习方式,让科室诊断医生及技术员进行同质化共享,以期实现让优质医疗资源摆脱地域限制,便于日后更好地开展合作,快速提升医院病理科诊断水平。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通过引进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医院托管的“独立法人、独立运行、独立核算”的医疗机构。该模式能有效确保国内优质资源定向输出到欠发达地区,打造区域内优质医疗服务高地,推动相关病种诊疗水平大幅提升,有效降低患者跨省外转。

贵安新区推动医养结合,将高峰镇养老院与麻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建。

按照规划,我省在贵阳贵安规划布局4个,遵义、毕节各布局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直接服务贵州省近万人口,有效辐射全省及周边省份近2亿人群,整体带动提升全省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补齐短板,提升医疗救治水平,贵州全面发力。“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投入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乡村振兴健康守护”工程,为全省1.2万个村卫生室配置医疗设备及修缮房屋,进一步优化村卫生室条件。

同时,贵州通过培育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进一步强化我省医疗机构临床专科发展重点,完善学科体系,加大专科建设力度,打造精品专科,培养人才队伍,促进科研转化。医院临床专科建设,推动国家“千县工程”建设,从能力提升和资源优化等方面入手,推动医疗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

此外,提升中医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依托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疫病防治基地,以及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两年来,分别投入万元补助,用于开展设备采购、队伍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和救治能力。并且帮助中医类医疗机构改善设施设备,做好中医药精华的传承。加快中医药重点项目和学科专科建设,让中医药融入大健康各个领域。

目标:到年,全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关病种省域外转率降低20%,50%医院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二级甲等以上水平的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达65%以上。到年,80%医院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二级甲等以上水平的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达70%以上。

惠水县疾控中心在王佑镇西南村开展“志愿服务乡村行夕阳增辉助振兴”活动。杨庆摄

 重大疾病防控:澄源正本有的放矢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贵州省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的职责使命,这支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疾控“特战队”,依托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是我省“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一支机动性强、保障有力、高效处置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移动车载化队伍,并已编入军队医疗卫生预备队。

队伍共有70名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应急管理、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病原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等专业,配备移动P2+微生物实验室、理化检测车等特种车辆共8台。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队伍能保证30分钟集结并出发,迅速赶往现场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疾病的三间流行规律,有效控制突发疫情。

队员先后参与了SARS疫情、甲型H1N1流感暴发、霍乱疫情、诺如病毒感染、新冠肺炎疫情等;特大暴雨洪灾、特大雪凝灾害,以及省外发生的地震灾害救灾防疫。年以来,参与了援鄂援沪新冠疫情处置,以及省内多地新冠疫情处置,在实践中不断淬炼疾控应急处置能力。

从源头上解决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是疾病防控的重点。年以来,我省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年底,全省家庭医生人数人,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数个,家庭医生签约率逐年提高,并且实现对重点监测人群(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全覆盖。

医院辐射能力增强,医院的发展。图为环境优美的医院院区。

家庭医生服务的重点对象为签有服务协议的辖区内常住人口,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或行动不便,且无人照料、不能或不便自行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或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治疗方案明确、适合在家庭条件下开展检查治疗护理,或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等情形的患者,家庭医生为其提供送药上门、居家护理、健康管理、家庭医疗等服务。

目标:到年,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降至80/10万以下;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覆盖率达40%,30岁至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过早死亡率降低至14%以下。到年,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与周边省份持平;30岁至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过早死亡率降低至13%以下。

 妇幼健康提质:保障安全和促进全面发展

9月12日15时15分,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医院通过剖宫产手术产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这是贵州首例新冠肺炎确诊孕妇顺利分娩,医院为婴儿准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并布置婴儿室,安排专班护士进行全程护理,确保婴儿在院期间得到科学喂养和精心护理。

此前,医院承办了“贵州省新冠肺炎确诊孕产妇应急救治培训班”,对于分娩手术以及术后产妇、新生儿的监护,都严格按照院感防控要求对隔离区病房进行高效布置,以满足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特殊应急医疗救治需求。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贵州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并从以保障母婴安全为核心向保障安全和促进妇幼健康全面发展并重转变。

我省各级政府坚持把妇女儿童健康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度重视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建立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妇幼医院、妇产、医院等为主体,医院为补充,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坚持妇幼保健机构预防保健和临床服务“一体两翼”、统筹发展的思路,将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工作融入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大局通盘考虑、一体推进。目前,全省共建设妇幼保健机构98家,实现了省、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全覆盖。

同时,妇幼健康服务内涵不断丰富,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重点人群危重症救治能力明显提升。全省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家,救治网络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为补齐妇幼健康服务短板,完善县级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建设,逐步达到县域内至少1家机构建设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目标任务。

当前,我省母婴安全主要指标稳步下降,连续两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生缺陷防治成效明显,今年开始启动贵州省高危人群出生缺陷防治补助试点项目,进一步提高我省出生缺陷惠民保障力度;孕产保健服务不断加强,住院分娩率从年的25.81%上升至目前的99%以上,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作出了重要贡献;儿童保健水平不断提升,新生儿访视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妇女保健提质增效,88个县(市、区)实现“两癌”筛查全覆盖;婴幼儿照护服务不断完善,托育机构与托育服务量质齐升。

 目标:到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4/10万、4‰、6‰,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个。到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2/10万、3.5‰、5.5‰,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老年健康服务:建立完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体系

今年7月,贵阳市云岩区毓秀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是云岩区年打造的14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之一的毓秀生活圈中的重点项目,也是云岩区首家集“嵌入式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及“喘息式托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

“中心不仅接受60岁以上的老人入住,还对周边老人开放娱乐、用餐等服务。老人们在这里玩一天,每人只需20元的餐费,其他茶水、服务均不收费。”该中心负责人唐天能说,建设养老服务中心既是积极响应贵阳“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号召,也是想尽力为老年人们提供优质的健康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基础,健康老龄化着力维护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环境、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贵州把应对人口老龄化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高位部署、高位推进。省卫生健康委认真履行职能职责,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与“老有所医”,扎实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推动建立完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在稳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上不断进取。

6月19日,省政府印发《“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规划结合国家要求和我省实际,提出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大体系为重点,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促进全省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7月7日,全省老龄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全省老龄工作五个方面14项重点任务,围绕加快健全健康支撑体系建设,提出加强老年医疗服务供给、推动医养深度结合、高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等具体要求和措施,有力推进健康老龄化进入新发展阶段。

贵州积极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不断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以连续性服务为重点,提升老年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增强老年疾病诊治能力,强化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

同时,纵深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积极发展居家老年人医养服务,创新推动医疗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与多业态深度融合,让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健康幸福晚年。

 目标:到年,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县20个,二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60%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国家要求。到年,二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90%以上。

开阳县冯三镇卫生院利用“世界家庭医生日”向群众普及卫生健康知识。

 居民健康素养提高:促进全民健康和健康公平

“干部进村入户,贴心上门点对点服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方便快捷地获取健康科普知识,还有医生帮我们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做‘家庭健康明白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锦屏县彦洞乡仁里村村民宋仙兰今年58岁,平日里忙于干农活,医院进行体检,如今在家里就有医生给自己体检,她感到无比高兴。

贵州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抓手,以健康促进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多方位普及健康知识、多途径推进健康管理、多角度打造健康环境、多渠道强化健康保障,积极会同各地、各部门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相继出台《关于加强贵州省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实施意见》《健康贵州行动(—年)》等一系列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政策文件,明确工作重点、工作机制和各方责任,为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以指标考核促进责任落实,多措并举抓细抓实。

强化项目实施。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贫困地区健康素养促进三年攻坚行动,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健全体系,大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抓好“新市民健康新生活”建设,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健康促进与教育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持,培育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共享的健康新生态,实现从“健康扶贫”到“健康防贫”的转变。年在全省持续推进“新市民健康新生活”建设,以县区为单位,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至少打造了一个示范点。

强化细胞建设。加大健康城市、健康县区、健康村镇、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医院等系列健康场所创建力度,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创造支持性环境。截至年9月,全省已建和在建健康县区共61个,覆盖率达68.5%,已建成国家级健康县区12个、省级健康县区28个。

强化素养监测。统筹组织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评价,准确掌握全省居民健康素养基础数据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为制定卫生健康政策提供循证支持,为研究健康素养促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强化健康科普。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和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建好健康科普专家库、健康科普资源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举办贵州省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和健康教育技能大赛,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面向公众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活动。

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年的2.87%提升至年的24.72%,与国家平均水平从相差7.38个百分点缩减至相差0.68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全民健康和健康公平。

 目标:到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7%。到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以上。

医院专家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医院医生无缝对接,提供从线上到线下的就医全流程一站式服务。邱焰摄

 卫生健康人才培优:强化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健康有保障,人才是关键。

省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把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紧紧围绕引、育、用、留四个方面,全力提升全省医疗卫生人才整体素质,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今年以来,医院依托优势学科,引进高层次人才23人,特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急诊学系主任于学忠教授到院工作,另外以“学科带头人+团队”形式从省外引进断指、断肢再植技术专家邹永根主任,医院相关技术人才空白;医院也招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急需紧缺人才29人。

强化柔性引才。贵州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工作,充分发挥专家人才的人脉和“朋友圈”优势,积极主动与先进医院、医学高校加强对接联系、争取支持,建立合作关系。持续推进“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和“银龄计划”,聚集退休医疗专家资源,发挥退休专家余热。

外引内培,输血、造血、活血,多管齐下。从年起,贵州创新打造升级版黔医人才攀登、育林、英才、脊梁等4个子计划,分层分类开展紧缺型、技能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联合省教育厅开设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班,助力医务人员提升学历学位和综合素质。

去年共招收名“黔医育林计划”中青年骨干学员,赴“上海瑞金班”“广东班”学习,遴选20名“黔医脊梁计划”骨干学员赴北京、浙江、广东等地深造,医院管理水平。同时借助北京、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优势教学资源开展“住院医师委托培养”,为我省培养住院医师余人。

医院技能训练车开进晴隆,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

创新激励医疗卫生机构自主育才。以来,省卫生健康委每年落实万元对人才培养引进成效突出单位予以奖励补助。医院“百人精英国外留学计划”,“十三五”期间选送人到海外进修;医院“攀登计划”,支持鼓励67名博士研究生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全面加强基层基础人才培训培养,深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成中西医国家住培基地31家,累计培训2.2万人(含并轨研究生),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麻醉科等紧缺专业以及总人数等培训完成率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发展院校教育。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对接合作,重点围绕急需紧缺专业,扩大医学类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急需紧缺专业卫生人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推广省内院校“协和班”“南山班”“尚义班”改革经验,吸引优质生源。

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让人才留得下来。卫健系统破除障碍完善用才政策,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拘一格精准用才,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加大授权松绑力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凝聚高质量发展人才合力。

目标:到年,全省卫生技术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45%、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7%。到年,全省卫生技术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47%、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8.4%。

医院,患者用手机扫“黔康码”实现便捷就诊。王皎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三医”联动

前不久,长顺县代化镇村民程小勇因不明原因腹痛到镇卫生院就诊。卫生院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医院专家“云”会诊后,很快确诊为胆结石。

“现在小病根本不用跑到县城去,就在乡镇卫生院就能看好病。”“在镇卫生院做了个胆囊结石的微创手术,医保能报销85%,省下不少费用”……

“舞好龙头、做活中间、夯实基层”,长顺县全力推进医改,实现让人民群众“有地方看病向就近看病、有医生看病向有好医生看病、看病费用大幅下降”的三个转变,让改革红利惠及老百姓。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贵州坚持探索创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改革路径,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协调凝聚深化医改新活力。因地制宜推广三明经验,印发实施方案,开展监测评价,重点工作实行台账管理、定期调度通报。推动各地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市县两级均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并由一位政府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

积极构建就医诊疗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制定政策保障清单,已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医院、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争取优质医疗资源输入贵州。同时加快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5个市州布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开工建设2个;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启动建设个,推动“六统一”管理,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加快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依托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次中心个;规范设置行政村卫生室,鼓励邻村合建中心村卫生室,提升村级服务能力。

加快提升医疗服务新能力。指导遵义市获评全国15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之一,医院医院59家。加强专科建设,推进建设儿童重症监护病房40个、县医院临床专科40个;获批国家首批“千县工程”数量全国第8。深化帮扶协作,“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县20个;协调广东家医疗卫生机构与我省协作。强化双线考核,医院党委抓党建考核指标53项;13医院纳入省委综合考核专项内容。

持续优化便民服务新举措。明确“六个优化”,扎实开展群众就医排长队专项整治。开展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推进“黔康码”应用,使用达0多万人次,医院持码就诊率达70%。提升远程医疗服务,累计万例。

目标:到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患者总体满意度得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年,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患者总体满意度持续巩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芳杨国军杨鸣丹

编辑骆航念

二审何涛

三审田旻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