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米线成为城市文明的风景线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堂吉伟德

据《法治日报》1月31日报道,近日,“一米线”被北京、广东广州等地写入地方立法。年伊始,河北等地接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一米线”防疫措施的重要性被再次反复提及。

一场疫情防控,让“一米线”的重要性得到了体现。一项实验证实,通常情况下在空气流通稍好的地方,咳嗽喷出的飞沫超出一米后就极少能感染人了。因而,“一米线”对于个体健康和公共安全意义重大。

除了疫情防控的需要,“一米线”还有更广泛的外延,比如个人隐私的保护线、公共秩序的维系线、城市文明的风景线、公共服务的责任线。某种意义讲,“一米线”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标尺。

“一米线”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一方面,基于对疫情的担忧,公众在遵守“一米线”规则上高度自觉,彼此之间也能实现互相监督。另一方面,公共场所在落实“一米线”安全距离上,对公众进行了良好的引导和约束,比如车站、银行率先实施、大力宣传,对不遵守规则的人进行劝导等。

一些地方更是行之在先,从法治的角度出发将“一米线”纳入地方立法,实现了道德引导与法律约束两手抓。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一米线”的执行情况出现了一些波动和反复,一些地方开始放松要求,一些人也变得没那么自觉,甚至回到了放任自流。

要巩固“一米线”的执行和落实态势,需要把特殊时期的手段常态化,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养成公共习惯,使“一米线”不仅成为一种安全距离,更重要的是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方面,要继续通过文明倡导的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和践行的自觉性,加强个体自律。另一方面,要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公共场所要严格进行秩序的规范和引导,对违规者采取一定的劝导措施和外力约束。

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落实一米线,需要多一些办法、意识,也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坚持。

责任编辑:王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