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m.39.net/baidianfeng/qwzj/
下午的时候,重新看了一遍乔布斯当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其中分享的一个故事让我触动特别深:
他曾经在退学之后,去上了一门书法课,学习这门课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职业规划,仅仅是出于个人爱好,想要把自己的的字好好练一练。
而这个看似无心之举的事情,却在10年之后设计苹果计算机的时候派上了大用场。
如果他当初没有在大学里偶然选择了那个课程,那么他所设计的计算机,也不会有那么多印刷字体或间距安排合理的字号,后来的计算机也就不会有那么漂亮的字体了。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庄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很多当前看似没有用处的东西,在未来或许就成了撬动我们人生的杠杆,为我们带来从来没有想过的回报。
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但是真正付诸于实践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回想一下生活中有没有听过类似于这样的话:“学PS干嘛?你将来难道要去当设计师么?”、“看心理学书籍有啥用?怎么,你想去当心理医生?”……
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常常用“有没有用”来衡量一件事情的该不该做。如果这件事情现在看起来没啥用,那么就选择放弃,去做更能直接带来回报的事情。
我们始终追求着去做“高性价比”的事情,但是却忽略了高性价比并不等于高价值。我们一直在喊要懂得投资未来,可是真正到了该做的时候,我们却经常言行不一。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局面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衡量一件事情的角度太过于单一。功利主义,成为了唯一的标尺,而它,恰恰是未来的杀手。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我之前买过一本唐诗,平日里闲来无事就背一两首,这在很多朋友眼里它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毕竟我总不能靠给别人读诗来赚钱吧?
如果以钱这个维度来看,它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如果我们切换一个视角呢?
唐诗有什么用呢?起码帮助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提升了我遣词造句的能力,并且生活当中,能够让我在遇到一些美妙风景的时候,可以说那么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词穷地只知道说:哎呀我去,太美了。
唐诗,让我的表达更丰满更有质感了。
又比如很多人总是以自己未来“出不出国”,来作为自己该不该学英语的理由。其实这种论证完全是自我假设,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人是活得,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却不是动态的呢?
他们假设的前提是什么?以自己英语的现有水平作为前提,来给未来做参考。在这方面他们“控制变量”玩得很好,而这个变量,是最不该被绑架的,因为它才是改变未来最大的增量啊。
只有我们不断去转换视角,在拉长时间视角的同时不断地去行动,我们的未来才会有那么多出乎意料的惊喜。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们普通人总是喜欢做,能“看得见”的事情。而那些牛人总是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自己的感觉和想象力。他们通常不仅仅十年前就种了树,而且现在也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未来能成材的“大树”。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乔布斯能够成为乔布斯,而我们普通人总是什么都瞧不上的原因吧。
最后用乔布斯的一段话作为本次分享的结尾:
“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段串联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联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
本文为在其他平台原创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