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启真
时间这一概念,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个计时概念,在感知上感觉时间在不停的流逝。事实上时间从未流逝,时间只是一把标尺,时间是摸不着看不见在概念上的一把标尺,也可以定义为时间轴。
人类通过地球、月球、太阳运转的周期规律设定了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如果有其它的外星文明,同样可以按照其所在星系的周期规律设定不同的时间单位。这并不影响时间这一概念,时间这把标尺设定在我们所在的宇宙维度内,以宇宙开始运行的起始点为时间原点,无论以何种单位进行计时,向发展方向无限延伸,直至宇宙停止运行为时间终点,从原点到终点就是整个时间标尺的维度。
在时间标尺上按照微积分的思维,可以无限细分为无数瞬间的时间点或是刻度点,时间就是概念中存在的一把标尺,从未改变和流逝,变化的只是空间和物质的关系状态,是空间和物质在不同刻度点的各种瞬间状态而已。这里所指的空间是宇宙维度内的空间,包括整体和无限细分的各种范围空间。这里的物质指的是宇宙范围内的全部物质,大至各种天体,小到量子,以及基本粒子所构建的各种物体。宇宙的全部空间和物质构成了不同的关系状态。我们所感知的时间流逝,只是全部空间和物质在时间标尺以时间轴的方向出现的连续变化状态而已。确切的讲,变化的只是空间和物质状态的不同落点,而时间未曾变化,一直是概念中存在的那把标尺。
手稿谈到现在、过去、未来这三个概念,就必须引入意识的概念,因为有了意识认知和感受才会有现在、过去和未来。可以这样理解定义,现在是意识确切感受到的全部空间和物质的当下状态,是一种瞬时状态,是意识当下感受到的全部在时间标尺上的标记。过去是意识记忆中,所观察确定和所认知的全部空间和物质状态在时间标尺上的确切记录。未来是未经意识观察,意识无法确定,可能会出现在时间标尺上全部空间和物质的模糊混沌状态。这和量子物理有很微妙的联系,未经意识观察的量子为不确定状态,可理解为未来,通过观察使量子的叠加态坍缩,观察到确定状态,可理解为过去,观察的过程可理解为现在。
现在是意识对当下全部空间和物质状态产生感知的那一时间标尺刻度,现在是正在发生。那过去和未来顺理成章应该理解为已经发生和仍未发生,但似乎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过去是已经发生,并被观察确认的空间和物质状态在时间标尺上的全部记录。问题来了,过去已被确认,便不可修改,那是谁记录了过去?意识记忆?历史记录?意识记忆,特别是在时间标尺的刻度上,特别容易产生错觉和混乱,无论个体或是群体就连事件的状态都会出现错觉,并不能准确完整的记录过去。历史同样会被人为串改,并且历史记录很局限和完整记录过去全部的空间和物质状态相差甚远。如果过去是确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就需要一组极为庞大的数据进行记录,记录每个时间标尺最小刻度的全部空间和物质状态。如果存在这么一组数据进行记录,那么我们所在的世界%是被模拟出来的,我们存在于程序设计中,由数据组成的虚拟世界。那么未来亦是不存在的,未来的一切已在程序设计之中,已成为在时间标尺每个刻度全部空间和物质的固定状态。现在只是意识投射在正在运行程序的当下。
如果过去是不确定的,那么严格上讲过去不再是我们认知的过去,但这个过去在时间标尺上还是有意义的。过去是不确定的就存在了无数多种可能,那么在时间标尺上的每个刻度所对应的全部空间和物质有无数种关系状态。这个可以看作是平行宇宙的存在,在时间标尺的每个刻度上的任意一种空间和物质状态都是平行宇宙中的一个。时间标尺不变,空间和物质落点的状态发生改变,不同的状态即平行宇宙。我们所认知的过去,只是空间和物质状态在时间标尺中无数个离散点所连成的线。未来亦在是时间标尺的刻度上散落着无数的空间和物质状态离散点,只有被意识所观察,才能把离散点连成线。过去和未来在时间标尺上都是散落着的无数离散点,也就是过去和未来都有无数平行宇宙的存在。纵使平行宇宙有再多,但宇宙法则已被设定,宇宙的基本参数不会改变,宇宙从起始到终结的主线不会有大的偏差。除非宇宙中的意识自我进化学习,突破法则改写规则。这和现在流行的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很类似,虽然是硬件已经固定程序已经写入,但通过深度学习仍能改变规则。举这个例子,很多人已经明白,如果平行宇宙存在,那么我们所在的世界%是被模拟出来的,我们存在于程序设计中,由数据组成的虚拟世界。就好像一个大型网络剧本游戏,剧本的主线和游戏参数均已设定,可能出现的不同过程,只是不同玩家游戏角色的动作走位不同而已。我们所谓的现在,很可能是意识投射到正在运行的宇宙程序中,意识所能感知的一切信息落在时间标尺上的那一刻度。
如果我们存在于真实世界,那么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时间标尺上所谓过去刻度的空间和物质状态并没有被完整记录,过去只是意识对时间标尺上有限的空间和物质状态的熵增。时间标尺上所谓的未来,只是仍未被观察的空间和物质状态在时间标尺上未落点的刻度,意识无法确定的状态。
时间从未流逝,所谓的过去和未来并不存在,变化的只是空间和物质的关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