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你手上拿着一个水杯,那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你可能会说去倒杯水,倒杯茶,或者把杯子洗干净放好。
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应该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啊,这和手里的水杯有什么关系呢?
对啊,恍然大悟!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这样的水杯,我们因为害怕失去而死死盯着这个它,反而限制了眼界,阻碍我们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这个杯子就成为了我们思维里的一堵墙。
这个水杯可能是自己的专业,可能是一段感情,可能是一份安逸的好工作。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记住,不要让一个水杯约束了自己真正有价值的生命。
以上这段叙述来自我们接下来要一起聊的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是一本畅销了11年的关于个人成长的书籍。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我才20出头,刚刚参加工作。至今已经累积销售超过了万册。
中信出版集团在上个月刚刚修订发售了这本书的最新版,我也是第一时间就买回来了,作者古典是一位顶级的个人发展咨询师,他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的补充、删减和调整,读之后我感觉受益良多,很值得和同学们分享分享。
其实很多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也仅仅是听说,并不懂得,更不足以形成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需要有人在耳边不断地提醒,不断的修正自己脚下的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境遇之下,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收获。
今天要聊的内容很多,对这本书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一起来吧,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人生的意义真的重要吗?
每个人都一定有追问过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作者古典,作为一位个人发展咨询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有趣比有意义更重要,请从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开始吧。
关于人生意义的追问,就像是一种慢性病,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跳出来质问自己一次。可是随着年岁渐长,我发现:一个人如果对人生意义这样的大问题有太多执念反而是有害的,而且很可能学得越多越困惑,意义太多,却更难指导具体的生活。我们要找寻的,是当下最有感觉,或者说最有趣的那一个。
之前我们解读过一本激励了无数人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弗兰克尔是一个犹太人,在二战的时候被纳粹送进了的集中营,战争结束之后,重获自由的他后来成为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
被送进集中营的人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折磨,而令人诧异的是,最先死去的竟然多是那些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此前所有的人生意义的都被无情扯碎,碾成齑粉。在失去了意义的支撑之后,很快就在绝望中死去。而能够坚持活下来的人,则是在糟糕的集中营生活中找到了一丁点切实的,可实现的,虽然渺小却可追寻的意义。
心理学家斯蒂格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得出了关于生命意义的一个深刻的洞见,他把人生的意义分为拥有意义和追求意义两个维度,前者用来感知当下,支撑现在,后者用来追寻未知,拓展未来。
最后得出的结论非常的反常识:越感知意义,我们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就越强,而越是追求意义,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反而越低!没错,追求意义就是一件很费幸福感的事情。或许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的哲学家和喜剧大师,都过得不怎么快乐。
一代完人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是富二代+官二代,立志要做圣人。一开始他天天在家里格物致知“格竹子”,结果什么都没搞出来。突然有一天,王阳明遭受迫害,被投进大牢3年,之后被迫从北京返回老家,一路被追杀。再后来又被发配到蛮荒之地,一天之内目睹三个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死去。于是他彻底放弃了追寻,躺在石头棺材里,这才有了“龙场悟道”。
当年王阳明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情,我们就更难走通了。如果你总觉得活着没意思,执念于人生意义,自我使命这一类的大命题,多半都会让自己陷入到迷茫和虚无,觉得凡事都不如躺平。
尊重不同意义的价值
同学们或许听过三个工匠的故事,话说三个工匠在修教堂。第一个工匠认为自己是被迫为生计而劳作,所以无精打采,第二个认为自己是在赚钱养家所以兴致勃勃,而第三个则认为自己是在为神做圣工,因此两眼放光。
这个故事要传达的道理是,当你能看到所做之事背后的更大意义时,你的人生就会完全不同。
这个故事的结论没问题,但是我并不觉得第三个工匠就伟大,而是他们三个都一样好。为什么?
因为在真实的生活里,他们三个可能是来自不同环境的,拥有各自不同的境遇,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情能体会到意义就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工匠可能来自一个大家庭,从小受到族人们的支持,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对他来说就是一件辛苦但幸福的事情。第三个工人可能从小受到宗教的熏陶,让他的目光能穿透眼前的砖瓦抵达神明。
而第一个工匠或许还在生存线上挣扎,赶紧赚点钱解决今天的晚餐也没有什么不好,等他吃饱穿暖之后,放心吧,他自然也会开始想更多的意义。
命运把我们丢到不同的境地,接受自己拥有的,追寻自己想要的,做好自己能做的,这就是最好的意义啊。
古典有一次带着几位企业家到乡村小学探访,在学校里看到一块公益款项的分配公告牌。
上面写着,捐款额度元,发放人王二,情况说明:父亲工伤致残,母亲智力衰退,姐姐辍学在家。
同行的一位企业家看到这块公考牌一下就炸了,她质问校长:“你们怎么这样暴露孩子的隐私,这对孩子的心灵将造成多大的伤害你不知道吗?”
校长平静地说:“我当然知道对孩子的伤害,我也是师范大学毕业的。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我们学校里每个孩子都很苦很苦,很多人一个星期只带着三斤大米来学校,菜都吃不起。如果我不把这些写上去,这笔钱就发不到这个孩子的手上,你也再没机会在这里看到他来上学了。”
所有人都愣住了,或许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或许另一个地方的某一所学校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办法,但是在此时此地,这位校长所言所行的,就是真理。
我们应该允许,每个人可以有基于自己水平的生命的意义,我们至少应该承认那种没有那么高大上的目标,也同样很有意义。
我们总是能看到所谓的成功人士苦口婆心地教导年轻人,不要碌碌无为,要有宏大的理想。但是我们去看,那些成功者年轻的时候,他们又何尝不是为了在一座城市中有一个安身之所,为了一个喜欢的人或者一份更高收入而奋斗,才一步步抵达今天的高度的呢?
立志当然是重要的,但是让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就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其实非常的荒谬,生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能力和眼界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熟,我们总是一扇一扇的推开面前的门,才看得到门后更大的世界。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王健林一天的作息时间表,4点就起床锻炼身体,5点吃早餐,6点半赶飞机,一整天每个小时都被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网友一阵惊呼,看看我们的知名企业家,多么的自律,多么的辛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真是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合理地利用了起来,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
结果特别逗的是前几天我在抖音上刷到王思聪亲口说:什么啊,就是我爸那一天特别忙的时间表被爆出来了,也就是那一天而已,不要相信这些鸡汤。
同样的事情在俞敏洪身上也发生过,有一次作者古典和老俞一起吃饭,同桌有一位小同学非常崇拜俞敏洪,于是慷慨激昂的问:“俞老师,当年您为什么放弃北大教职,办新东方呢?”
老俞有点尴尬的说:“当年我是被开除的”
小同学有点失望又问:“那您办校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俞敏洪估计都没理解什么第一性原理,他说:“就是我老婆嫌我挣得太少了,于是我就出来办班了。”
说到这里可能我们更能理解古典说的“有趣比有意义更重要”是啥意思了。
是的呀,真相往往就是王健林和俞敏洪这样的。或许有些意义表面看上去很崇高,还有很多的名人故事加持,但其实多半都是有心人事后的总结罢了,也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而有趣就不一样了,这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让我觉得有意思,那意义往往也就藏在其中了。
有趣大于有意义
“人为什么做他们所做的事情”关于这个问题,哲学思想家已经死磕了多年了。目前被主流心理学界认同的理论叫做自我决定论,意思是说,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还有独特的心理需求。我们的内在动机天然就蕴涵着三种需求,分别是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就拿我们每天都要干的工作来说,什么样的工作是我愿意主动去做的呢?自主感会想:我能不能自己掌控工作的节奏和内容?胜任感会想:这件事儿我能搞定吗?归属感则会在意,我喜欢和这群人在一起工作吗?
这三种感受越强,工作对我来说就越有意义,这个叫做内部动机。
但是我们都知道称心如意的工作是多么的难找,大部分时候我们工作只是为了挣点钱。像是收入刺激,父母夸奖,社会荣耀等等的就叫做外部动机。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内外动机的结合。如果驱动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多半是内部动机,那我们更容易把它给做好,并且做的越持久,最终也更容易成功。
如果我们能把过程本身当做是奖励,那就能表现得很好,如果反过来我们越是追求结果,就越是会死得惨。
从内外动机我们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自己曾经发的那些大愿,比方说一年读本书,每天6点起床,每天坚持跑步,每天完成在朋友圈打卡,往往都坚持不下来,原因就是我们的动机更多的是在炫耀,而不是在享受过程。
有趣比有意义更重要,说的就是内在动机的指针往往比外在动机更加的灵敏,也更能指向成功。
我们可以为自己制作一张“有趣问题清单”,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都列上去,然后鉴别一下,这些事情是有趣的吗?
在没有压力的时候,我也愿意做吗?
如果有代价,我愿意为此承担吗?
如果有难度,我能克服困难持续做得好吗?
我喜欢和这个领域的人在一起吗?
这些问题就像是一个漏斗,当我们遇到新选择的时候,可以帮我们把事情筛选一遍,留下的就是最接近有趣的事情,也是最好的选择。
有趣就是一把人生标尺,我们经历的有意思的事情越多,我们就拥有越大的自主权,越有能力,也越有安全感,进而慢慢打开更多有意思的事情,让整个生活都越来越有趣。
而至于那些正确但无感的事情呢?可以先放一放,要么就是还不到时候,要么就是其实他也根本没那么正确。
别想什么大意义,先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小而久的人生计划
如果你打算开始采取行动做点改变的话,那请不要做刚才说的那种计划,什么一年读本书,每天跑5公里,坚持早起天,一开始把计划定得小一点会更好,多小呢?
美国有一个叫做斯蒂芬·盖斯的家伙,他给自己定的改变人生计划是这样的,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读两页书,每天写作50个字。
这也叫计划?糊弄鬼呢?是的,这个计划帮他这个天生的懒虫在两年后,锻炼出了理想的体格,读书量增长了十倍,自己也成为了著名的个人成长作家。
他说:“我的经验就是把我想要的习惯缩小,缩小到不可能失败为止。”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就是他的诀窍。
我们总是一上来就给自己订一个宏伟的大计划,然后咬着牙去坚持,一旦坚持不下去就狠狠地批评自己,这样的话用不了多久,计划就会被彻底的搁置掉。
应该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吧,作者也是一样。古典想参加马拉松,给自己定了一个每天5公里的跑步计划便开始操练。第一天跑下来喘得要死,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
一个月之后,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膝盖跑伤了,这时候他才想到要找个教练。教练听完他的计划说:“你用力过猛了,请记住,没有人是靠毅力来完成马拉松训练的,那些每个月能跑公里,公里的人,都不是在坚持,而是跑得非常的享受。”
“降低你的速度,保持心律,累了就走一会,不着急,以自己舒服的状态跑,每次跑完都是神清气爽,明天还想继续玩的。”
很快,古典训练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马拉松,虽然成绩超级烂,但非常的有趣。
计划一定要定得小一点,再小一点,小到我们可以完全自主,毫不费力的掌控,小到他不会给我们带来挫折和失败。因为小,才能能够持久的做下去,一直久到老天愿意开始奖励我们。
当今时代的通关法则
古典喜欢刺激的运动,尤其对越野摩托车感兴趣,他说自己喜欢一个人对面茫茫天地的感觉。
今年骑行的路上古典认识了一个技术一流的越野车手——旦旦。山路骑行很冷,古典穿着冲锋衣,旦旦只穿一身单衣。遇到转弯都不怎么减速,后轮总能在悬崖边稳稳的滑过去。
遇到一个大坡,古典心理会盘算一下,这会不会太危险了?可旦旦从来不会胆怯,这只会令他异常的兴奋。
去到旦旦米海拔上家,古典被这个家的简朴震撼了,就是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帐篷,直面只有煤炉,被褥和压缩食品。他没有家人,不想着结婚,唯一的爱好就是骑车。
顶级的运动员就是这样的,从小就练,心思单纯,对冒险狂热。
旦旦让古典明白,在越野摩托这件事情上,作为爱好是可以的,但是登顶是绝不可能的。因为自己还在计算着这件事情的性价比,根本没有压上所有的决心。
在行业与行业之间跨行业过去做到优秀是可以的,但是想要成为顶尖高手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领域的顶级高手都是这样的极限运动员。
他们对自己的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狂热。比方说翼装飞行,这是全世界最危险的极限运动,10个人里就有3个人挂掉。我们说到这个运动的第一感受就是,太疯狂了,简直就是在找死。可是在极限运动员看来呢?这可太爽了,因为接近生命的极限啊!
在纪录片《徒手攀岩》中,主人公亚历克斯成为了无保护徒手征服酋长岩的第一人。下来之后,在山下等了他一天的女朋友说我们庆祝一下吧!亚历克斯却羞涩的说:“不要了吧,我要练习。”
魔兽电竞选手,人皇SKY李晓峰,他在夺得WCG世界冠军回来之后也是一样的表现,当天晚上和同伴们吃完饭,转身自己默默开打电脑继续训练。
这些极限运动员对于自己的领域的狂热,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也是我们和他们的最大差距所在。而当今时代的玩法就是找到热爱的领域,成为极限运动员。
我们再来看看商业界的极限运动员,“九败一胜”的美团王兴。
王兴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去美国读博,年,看到互联网在美国如火如荼,他中断学业回国创业。
回来之后拉了两个人,一个是他清华的同窗王慧文,当年睡在他下铺的兄弟。当时王慧文还在国内读研,王兴极力劝他一起退学。王慧文忍不住问:“你会编程吗?”王兴说:“不会啊,但是我们可以学啊!”
于是,这两个勇士就这么退学了,各自捧着书开始学编程,边学边写程序。
王兴找的第二个人是自己的高中同学,当时在广州做软件工程师的赖斌强。收到王兴的邮件,他立马就辞职去北京找王兴他们了。
见面第一句话,赖斌强问:“产品做得怎么样了?”
得到的回答竟然是:“还没有呢,我们还在学编程!”
你听听看这三个人的两段对话,简直是胆大妄为,不可思议。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王兴的创业经历被人总结为“九败一胜”。
校内网、饭否网、海内网……每个项目都是开风气之先,又由于各种原因而关闭。直到创立美团,从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王兴才在互联网江湖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这些就是一个编程都不会的人开始做的事情。我不会啊,但可以学啊!
有位投资人说:投资就是找到趋势之上的极限运动员,然后尽可能的支持他们。他们就是成功率最高的人,如果他们都做不成,那就没人能成了。
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一辈子写了多本书,他说自己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去到了一个无比美丽的地方,天使微笑着和他打招呼,告诉他这里是天堂。他迟疑片刻,问天使:“这里有打字机吗?我可以用吗?”
这个梦对于阿西莫夫的意义他自己非常的清楚,写作就是我的天堂,我已经在天堂里度过了大半个世纪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成功方式,在一个机器比我们勤快一万倍的时代里,从“有趣”的事情开始,逐渐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情,投入全部。旦旦、王兴、阿西莫夫都是各自领域的极限运动员。
他们都有天赋,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正确练习;可能其他部分都做得很烂,但是在某一个点上做到了世界级的好;他们为一件事情投入一切,无视性价比,持续的去挑战极限,创造可能。
这就好像是我们问一个登山者:你为什么要爬山呢?他的回答是,不为什么啊,只因为山就在那里。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做自己热爱的并对此有天赋的事情,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一般人都觉得这样做太冒险了,其实这些人都觉得自己是最安全的。因为极限运动员有两份回报:一份是在过程中,自己对此已经足够的满足了:另一份是在成功后,不过成不成功也只是副产品罢了。
找到自己的极限运动,并且全力的投入,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通关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