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永乐大典引出的话题

白癜风得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24/5230950.html

如果把大地比作文化的沃土,书籍便是这片沃土上长出的庄稼。在电子读物问世之前,纸质书本的种类与拥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高度的标尺。没有人喜欢寸草不生的大地,也没有人不喜欢葱茏茂盛的田野。

宋朝是中国文化的高峰,重文仰武的国策贯彻始终,使得赵宋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文化最为强盛的国家。宋朝的第三位皇帝真宗赵桓鼓励世人读书,写了一首《劝学诗》,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与“诗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被广为传颂。

关于《永乐大典》这一部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自它问世七百余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以及它问世之后所经历的各种变迁与灾难,已有不少的专家们作了细致与系统的研究。我再来讲这部大书的前世今生,也不会有什么新意,因此也就不讲为好。但是,我还是有几个因为《永乐大典》而衍生的话题,在这里说出来与诸位分享。

第一个话题:永乐皇帝为什么要编纂《永乐大典》

永乐皇帝朱棣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朱元璋封在北京,称为燕王。朱元璋接受了先朝长子接班的制度,由太子朱标承继帝位。朱标早夭,朱元璋又让皇长孙朱允炆入继大统。朱元璋驾崩,按他的遗言朱允炆当上了皇帝。既然是先帝遗命,朱元璋二十多个被封为亲王的儿子大多数还是服从并拥护的。但有一个除外,这便是燕王朱棣,他认为朱允炆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没有让人服气的文治武功,不足以号令天下。于是发动了一场政变,从北京发兵打到当时明朝的首都南京,抢走了朱允炆的帝位。这场夺权之变,史称“靖难之役”。叔叔抢了侄儿的皇帝位,并终止了朱允炆的年号,而将夺位的年定为自己的年号永乐元年。尽管是自家的纠纷,但在天下的读书人看来,仍是违背正统的谋逆之举。

当上皇帝之初,朱棣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追随建文帝的,多半是江南的读书人。这些人的内心仇视朱棣。虽然朱棣对朝廷中忠于建文帝的文臣无情地镇压,但他不可能杀尽天下的读书人。为了缓和与江南士族的关系,朱棣便想到了编辑《永乐大典》这部大书。

这一动机的产生,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一怒之下杀了江南文人的领袖方孝孺。却说朱棣在北京发动战争进攻南京之时,他的第一谋士,人称“黑衣宰相”的姚广孝为他送行。姚广孝是个出家的和尚,当年朱元璋分封儿子为各地的亲王,为了让这些亲王们在封地能与民为善,起到化育一方的作用,他给每一个亲王配了一名深谙佛法的和尚随行,让他们朝夕之间都能向亲王们宣讲佛法,以息杀伐之心。分给朱棣同行到燕京的就是姚广孝,因为姚广孝穿着一身和尚的缁衣,除了佛法,又特别喜欢政治,故人们称他为“黑衣宰相”。

为朱棣南征送行,姚广孝特别叮嘱,建文帝身边有个谋臣叫方孝孺,此人是建文帝的老师,对建文帝忠心耿耿,殿下您打进南京,方孝孺必不肯投降,但您千万不要杀他。朱棣问此人为什么不能杀,姚广孝说:方孝孺是颗读书种子,你杀了他,这大明天下就没有读书的种子了。这句话朱棣听进去了。打到南京后,建文帝不见踪影,生死未卜,但方孝孺却被抓住了。朱棣开头对方孝孺礼敬有加,希望方孝孺能写一篇文章赞颂他的“靖难之役”,并作为文臣之首领衔进表祝贺他接任皇帝,方孝孺严辞拒绝了朱棣的请求并怒骂其为无耻之人。朱棣哪受得了这个?他怒吼说:“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方孝孺回答:“诛我十族又何妨?”话说到这个地步,再无转弯的可能,朱棣当即下令将方孝孺处死,并在九族之外,加了学生这一族凑成十族,拘押起来统统处死。

方孝孺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不亚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统治者与读书人,即政统与道统的撕裂,在当时来看已是非常严重。

在各种文献记载中,从没有看到朱棣对诛杀方孝孺有过任何忏悔的记录。在北京当燕王时的朱棣,最大的兴趣是舞枪弄棒,读书对于他来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吟风弄月,煮雪烹茶的文人习气为他所不屑。如果朱棣仅仅只是一个燕王殿下,他的好武而轻文的粗暴性格倒也不会在国家的层面上造成影响,但朱棣从燕王变成了永乐皇帝,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中国有一名老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只对了一半。我认为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得民心者得社稷,得道心者得天下。”民心与道心,二者不可偏废。这个“道”,就是孔夫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那个道,是道德的道,也是道法的道。民心的主体是人民,道心的主体是读书人。皇帝九五至尊,哪能天天都能见到老百姓?但读书人不一样,他们天天都跟老百姓在一起。如果说皇帝是规则的制订者,那么,读书人就是规则的解释者。读书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当官,替皇上管理天下;一部分从事各种专业技艺及教育工作,既服务朝廷,更多的则是服务于民众。从社会管理的层面来看,皇帝表现出来的是君心,这个君心要想获得民心的支持,得通过道心来推动,道心既可启沃民心,也可滋润君心。所以,一个正常的社会状态,应该是君心、道心、民心的同向发力,完美统一。

永乐皇帝朱棣虽然不喜欢读书,但他对权力的掌控却有着非凡的领悟力。他心底清楚,他的篡权夺位,江南民众与读书人是反感的,是不可能真正拥戴他的。在这一点上,道心与民心是一致的。让他这个皇帝真正陷入到“孤家寡人”的地步。

为了摆脱这个困境,他首先想到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迁都北京,他的靖难功臣多半都在北方,因此,他在北方的民心高过南方;第二是采辑群书,编纂《永乐大典》。产生这个动机时,也许他心里头一直记着姚广孝的劝诫,方孝孺不可杀,杀了他,天底下的读书种子就没有了。大智大勇的朱棣,不肯让姚广孝的话变成现实。读书人不是爱书吗?朕就编一套前世未有的大书来取悦读书人。有了丰富的藏书,就不怕天下没有读书种子了。

朱棣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只要他想得到的事,他就立即去做。他首先任命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编修,然后依编纂之需要,第一批集合了名朝廷及民间的饱学之士,朱棣召聚他们开会,谈了自己对编纂此书的要求:

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繁,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韻,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观广韻玉篇二书,事虽有统而采择不广,记载大略。尔等其如朕志,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六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明代各种文献刻本中,对朱棣这段圣旨的记载稍有出入,但大致的意思是相同的,我采用的是明万历刻本的《皇明大政纪》。

朱棣这段话,讲了他编纂这部书的目的,是要将大明之前历朝历代的文献书籍统统搜罗起来,按韻府之书列成条目以备查阅。至于收的内容,则不必删改,见书就录,尽量把所有存世的书籍都找到。至于这套书编成后怎么用,朱棣却只字未提。由此可以分析,朱棣编书的目的就是要保留读书种子,借此向天下的读书人示好。

第二个话题:《永乐大典》与《太平御览》的比较

《永乐大典》由明成祖朱棣倡修,《太平御览》由宋代的太宗皇帝赵光义倡修。论书的规模,《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之最,《太平御览》无法与它相比。但是,将这两个倡导编书的皇帝拿来比较,倒也能看出他们文治武功的差异。

中国的皇帝,凡开国者都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等。凡第一个继任者,则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等,两个皇帝合起来,即为祖宗。祖只有一个,宗就是顺着次序往下排。唯第一个接班的,可称为太宗,后面接班的皇帝,则不能用这个太字了。朱棣登上皇帝位后,关于自己的称号,倒是费了一番脑筋,虽然他废了建文帝的年号,而是在朱元璋的洪武年号里多加了三年。但因为朱允炆是第二个皇帝,这个事实无法改变,自己的称号就不好意思直接叫明太宗了。而且,他内心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宗”字开头的接班皇帝,而是力挽狂澜再造乾坤的大皇帝。因此,他大胆地称自己是成祖,身份与他的父亲朱元璋齐平。这样,明代就少了一个太宗,而多了一个成祖。一个朝代出了两个祖皇帝,放在任何一个朝代,这都是僭越。但朱棣完全不在乎世人怎么看他,后人怎么说他。他是一个敢做敢为的君主,凡是他决定要做的事,没有人敢说个不字。

宋太宗也是一个武将出身,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他的大哥,他的上位同朱棣一样,也有可疑之处,野史中一直有“烛影斧声”的说法。说当皇帝的哥哥招赵光义入宫饮酒,当夜未归。第二天一早,赵匡胤暴毙宫中。赵光义因此接班当上了皇帝。正史对这件事讳莫如深,天长日久,时过境迁,人们也不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