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民满意为标尺,科学稳妥推进合村并

香蕉皮治疗白癜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18/5635135.html

山东省现有农村常住人口多万,行政村6.9万个,村庄密度0.43个/平方公里,平均每个村多人,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相比,山东农村人口多,村庄规模小、密度大。科学稳妥推进合村并居工作,对于解决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空心村比例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问题,综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山东坚持规划为先、以人为本、产业为重,真正将合村并居办成农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切实提高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规划为先,以战略眼光绘就“路线图”。合村并居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以战略眼光综合统筹各种因素,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方针,以完善的规划方案为工作推进确定清晰可行的“路线图”。山东着重把握突出实用性、彰显乡村风貌、尊重农民意愿三个方面进行村庄规划工作,立足未来十五年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综合考虑人口、区位、交通条件以及当地群众历史渊源、血缘关系、地域风俗习惯等各种复杂因素,通过将城乡发展远景、人口流动情况、自然环境承载力等因子纳入其中,形成管用、实用、好用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拆村。针对村庄风貌规划,山东运用乡村营造的方法,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让农民群众当好“主人翁”。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音田陌寄托着农民群众的乡愁,合村并居必须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根本出发点。山东坚持充分倾听农民呼声、尊重农民意愿,深入细致做好农民思想工作,不搞强迫命令“一刀切”,保证农民对合村并居工作的决策权、知情权和参与权,让农民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决策、实施、监管和验收,真正当好“主人翁”。在规划制定前,深入了解农民所思所想,综合考虑未来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农民群众意见作为规划制定的重要参考。初步规划方案制定后,向社会公示,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建议,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群众拆迁意愿强烈的村庄进行试点,探索经验、稳步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方便生产、生活、居住原则扎实落实各项任务,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构筑农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坚持发展为重,促产业振兴稳住“基本盘”。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民群众赖以生存之本,也是合村并居顺利推进的重要动力。合村并居工作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考虑,不能机械的“合”,而要为农民群众长远生计着想,审慎稳妥地解决农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以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稳住三农工作“基本盘”。在合村并居实施过程中,山东各地注重综合评估闲置宅基地价值,做好综合开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增强农民和集体盘活利用土地资源的生财能力,促进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在村庄布局与产业布局结合上,山东各地根据人口集聚情况,综合考虑产业优势,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多种产业,有序推进产业融合和经济融合,如对有保留价值的老村庄发展乡村民俗、健康颐养等产业,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坚实基础。(文/蔺炳正)

闪电新闻记者曹晗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