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09824.html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一节、工程概况...............................................................................................................3

一、基本概况...............................................................................................................3

二、建设规模...............................................................................................................5

第二节、测量施工特点.......................................................................................................5

第二章编制依据.........................................................................................................................7

第三章施工准备.........................................................................................................................8

第一节、人员配备...............................................................................................................8

一、人员职责...............................................................................................................8

二、人员配备...............................................................................................................8

第二节、测量仪器配备.......................................................................................................8

第三节、内业计算...............................................................................................................9

第四章工程平面控制网.........................................................................................................10

第一节、控制点建立.........................................................................................................10

一、一级控制网点.....................................................................................................10

二、二级控制网布置.................................................................................................11

三、子单项工程位置、高程确定.............................................................................11

第二节、测量及改正.........................................................................................................12

第五章工程定位测量...............................................................................................................14

第一节、测量方法.............................................................................................................14

第二节、投测方法.............................................................................................................19

第六章工程高程控制...............................................................................................................20

第一节、基坑标高传递方法.............................................................................................20

第二节、±0.以上标高传递方法...............................................................................20

第七章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22

第一节、测设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22

第二节、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22

第三节、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22

第八章工程沉降观测...............................................................................................................23

第一节、测设方法.............................................................................................................23

第二节、制作方法.............................................................................................................23

第三节、设置方法.............................................................................................................23

第四节、观测使用.............................................................................................................23

第五节、注意事项.............................................................................................................24

第九章施工注意事项...............................................................................................................25

第十章施工测量管理...............................................................................................................26

第一节、技术复核.............................................................................................................26

第二节、误差要求.............................................................................................................26

第三节、测量管理制度.....................................................................................................26

第十一章施工测量保证措施...................................................................................................27

第一节、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27

第二节、测量仪器管理.....................................................................................................27

第三节、安全及环保措施.................................................................................................28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建设单位:

3、设计单位:

4、勘察单位:

5、监理单位:

6、施工单位:

7、工程地点:

8、施工范围:施工图所示全部内容

9、建设规模及工程类别:

10、质量要求:确保合格

1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12、工期要求:

第二节、测量施工特点

1、基坑面积大:本工程十九栋高层住宅均布置在两个地库内,基坑开挖深度从4.8米到11.75米,由于面积大、开挖深度深,测量难度大

2、施工条件的影响:此工程是由多个子单项工程组成的,工程占地面积大,在工程测量过程中,极易造成反复多次测量、多次引导水准点而给施工测量带来较大的累计测量误差以及人为偶然误差,因此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复核测量结果,避免因测量误差带来不利影响。

第二章编制依据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本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下列规范、标准及相关资料:

1、《工程测量规范》GB-;

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94;

3、《城市测量规范》CJJ/T8-;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5、《国家二、三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7、业主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报告;

8、合肥市建材地质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9、本工程建筑、结构等设计施工图纸;

10、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控制点;

11、《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

第三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人员配备

一、人员职责

1、认真审阅各专业设计图纸,检查平面坐标、高程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熟悉测量规范对施工测量要求,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规范相关规定要求。

3、对所有进场测量器具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检查检定合格证书。

4、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与业主办理测量成果交接手续。

6、编制测量工程一级、二级平面控制网控制桩布置图。

7、明确测量工作为工程施工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要求。

8、认真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做到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

9、根据测设场区控制网测设本工程控制网。

10、定位、放线工作在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业主和监理验线。

11、认真做好测量定位桩的保护工作。

12、做好误差分析,尽量减少误差,发现问题及时报业主和监理。

13、控制点测量成果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测量数据库。

二、人员配备

1、本工程总体定位测量时,由公司测量管理部直接组织领导,调集强有力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来完成定位及定位控制桩的测量工作。

2、由于本工程测量工作量大,测量精度要求高,为确保工程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配置测量组长1名,测量员6人,每名测量员安排1名大学生协助,负责现场的测量工作。

3、工程正常施工后,测量管理部将派出以测量专业工程师为组长测放组常驻工地,同步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第二节、测量仪器配备

测量仪器,其中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重量仪器、工具必须送指定的计量所检定,送检过的仪器、工具必须保证在符合使用的有效期内,并保留相应的检验合格证备查。配备仪器和工具如下表:

所有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并做好记录。还应准备测量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例如:重锤球、羊角锤、红油漆(带稀料)、毛笔、红铅笔、15mm水泥钉、50mm水泥钉、铁锹、木桩等。

第三节、内业计算

采用计算机配套相应的计算及绘图程序,CAD软件,现场计算采用卡西欧CASIOfx-计算器,该计算器己输入有关计算程序来进行数据处理。以求高效、准确地进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第四章工程平面控制网

第一节、控制点建立

一、一级控制网点

本工程在开工前,测绘局在本工程附近提供标准基准点,便于本工程坐标与轴线的控制,作为工程平面控制网的一级控制点。六个一级水准控制点均匀分布在场地四周周边,便于场地的测量,控制点的设置采用(规划局自配的)钢锚钉,钢帽上面划出十字,十字中心规划局提供的实际坐标数据。为了确保控制点的正确性,在桩基工程完成后基础施工前,请规划部门对六个坐标控制点进行GPS定位复核,并出书面依据。

二、二级控制网布置

本工程占地面积大,依据国家一级水准控制点,在工程开工前,采用闭合导线法在本工程的适当位置设置多个二级水准控制点,并经反复检查校验确认无误后制作标准二级水准点,方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作为离建筑物、构筑物较近的标准点进行引导和应用。同时,由多个二级水准点构成的平面应覆盖整个工程场地,方便调取与应用,在测量过程中必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特点,设计施工现场控制网,根据场地方正规则的地形条件,在保证场地内工程控制点的通视条件下在场地内选点,选点时尽量设在离基坑较远,土体稳定的位置。

3、本工程施工测量以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报告作为起算数据,在场区控制网布设前必须严格细致科学的进行校核(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小于1/30、测角中误差≤5〃、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mm、水准测量往返测闭合差限值为±20√N“N为水准测量测站数”)。

4、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城市控制点T01、T02形成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网坐标点如上表所示。

三、子单项工程位置、高程确定

子单项工程在挖基础过程中,根据周边的二级水准点进行场地位置和高程的确定,直接采用“外控法”控制基坑内各轴线位置,亦即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放样出地下室轴线,并弹出柱、梁线。

1、自然地面上测设平面位置

该建筑的平面位置放样以测定的平面控制网为施测依据,使用电子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测设(极坐标法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施测精度,且不存在误差累积)。

为便于采用极坐标法测放平面位置,正式放样前先根据设计图所示关系尺寸、相关角度将待放点的测量坐标全部算出,经校对无误后再根据站点、后视点(起始方向)与待放点间的关系进行坐标反算,即换算出放样所需的极坐标(极距、极角)。极坐标计算采用自编的“ZBFY”程序在PC-E电子手薄上操作并打印出。

实地放样时,将全站仪安置在控制点上,先测设出主角点、折线点、主要轴线点,然后再测放其余的桩点。

当有些桩点因场地或通视条件影响无法一次性放出时,可将仪器移至与待放点相对较近的控制点上进行测放,也可视定位条件灵活采用如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等其他测量方法测设。为保证测设质量,在整个测设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长水准器气泡是否居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超过1格),并对起始方向经常作归零检查(归零差<5″);若测设时遇有较强日光则打伞遮阳保护仪器,以免仪器受暴晒后发生内部变化,影响观测精度。

桩点全部测设完毕,经自检确认无误后,填写定位记录单报现场监理或建设单位复验认可。

建筑物定位放样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3的规定。

附表3

由于轴线桩在基坑开挖时将被挖去,由现场测量员负责在开挖区以外安全可靠的地方测设出引桩或龙门板作为下一步基坑开挖的依据。

2、基坑垫层上测设平面位置

基坑垫层混凝土浇筑后,紧接着就要施工承台、底板,由于基坑垫层与地面高差较大,使用经纬仪和钢尺从地面测设底板平面位置确有一定的困难,再则地面上的引桩或龙门板受基坑开挖影响变动的可能性很大,为使得能与前次放样尽可能一致,因此,垫层浇筑后底板平面位置仍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从平面控制点上进行测放。

子单项工程±0.板完成后,在±0.板面上设置三级控制点进行控制。每栋楼每个施工段首层板上设置4个(个别楼栋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三级控制点,每栋楼三级控制点成井字型布置或者根据子单项工程的形状和实际情况确定,并做好和一、二级控制点的校核、复测工作。如图:

第二节、测量及改正

测量拟采用闭合或附合导线测定。二级、三级水准网精度等级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经过方格网整体严密平差,求得所放样点的实际坐标,然后将各点的设计点位改正到设计位置上。改正后的主控制桩点,进行矩形网角度及边长检测。并在现场土质比较坚硬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方踏勘选定,这些标高基准点计划一点多用,即既可用来控制地面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点。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精度不低于S1型精密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从建设方指定的等级水准点上采取往返测量法将高程引测至标高基准点上。其往返较差应小于±4L1/2,标高基准点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中L为往返或闭合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标高基准点埋设后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并对基准点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砖砌或用钢管围护)。

第五章工程定位测量

第一节、测量方法

由于本工程有多个子单项工程组成,亦结合本工程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特点,本工程主体将采用“内控”投测方法进行施工楼层的测量放线。基础施工阶段的定位放线采用“外控法”,即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进行投点到基坑底板上,然后再进行基坑轴线放样。

当施工至±0.时,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点位布置详见:三级控制网布置示意图。由于±0.层人员走动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首混凝土楼面预埋铁件,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并进行矩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阳冲眼十字中心点标示。

1、根据现场的轴线控制网点,在首层结构楼板施工完成后,利用二级控制点内分法放样出各细部轴线,将事先确定的楼层轴线控制点投测在首层楼板上,经复核无误后,作为主体轴线控制原点。

2、控制点的做法:剥露一点底板钢筋,焊上10公分见方的3厚铁板,在铁板上设点。

3、控制点的布设原则:主控制点一般设在主轴线垂直距离2米处,长轴线上的点数不少于2个。如有特殊情况,在布设点时应同时考虑便于布点及点间通视等综合因素。

4、每层结构楼板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在相应的位置预留mm×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说明:(1)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

(2)麻线绷在铁钉上便于仪器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下次阻挡激光投点。

5、在首层混凝土楼面架设激光铅直仪,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控制点至上部楼层。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制作激光捕捉靶,示意见下页:

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矩形图形。在矩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多边形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

在本工程施工中,特别是在主体施工中,垂直度控制是关键,因此,对内部控制点的竖直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控制为主,10kg线锥作为校核手段为辅。具体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底层内部控制点上安置激光垂准仪,在上层安置激光接收板。

其次,打开激光器,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调整光斑,使光斑最小,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将激光垂准仪依次旋转90°、°、°,重复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上,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取4个标志中心作为上层内部控制点。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由于本工程每层层高都基本一致,除了体育馆、图书馆为复杂结构形式,为了避免激光垂准仪在使用过程中,因传递高度而出现较大误差,所以本工程每栋主控制点在10层板上换点,焊上10公分见方的3厚铁板,在铁板上设点。

7、轴线投测及传递误差应符合下表:

8、体育场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双层网壳屋面组成,测量施工方案包括:土方开挖测量、基础施工测量、主体施工测量、装修施工测量、钢结构施工测量、沉降监测等,具有较大难度的是屋架钢结构部分施工测量。

钢结构测量放线:

1.桁架就位测量:支撑架定位点上放置千斤顶,开始吊装桁架并就位,再利用全站仪,通过三角高程测量,后视水准基点,将标高传送至支撑架顶部,利用千斤顶进行微调。

2.桁架标高测量:支撑架定位点上放置千斤顶,开始吊装桁架并就位,再利用全站仪,通过三角高程测量,后视水准基点,将标高传送至支撑架顶部,利用千斤顶进行微调。

预埋件的标高控制:对基础面的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常规高差测量,直接测得预埋件面的标高;对离水准基准点较远的测设,为了减少水准仪的传递误差和多次读数的偶然误差,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得预埋件的标高。预埋件的标高允许偏差为3.0mm

提升过程和就位测量监测:在结构提升到预定位置后,用高精度全站仪对其进行三维坐标校正测量。预先在结构预定控制位置点上粘贴反光标靶,标靶的空间位置由计算机根据钢结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输入到全站仪的数据库中,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放样测量的方法对标靶进行观测,全站仪就可自动计算出即时位置与设计位置的三维坐标差,并引导安装至预定设计位置。

9、楼层垂直度控制及平面位置放样

基础工程完成后,随着结构的不断升高,要逐层向上投测轴线,而轴线投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构的竖向偏差,考虑到能投至最大高度,在楼板上预留孔洞(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通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作为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竖向轴线的依据。

内控点设置位置:内控点以一块mm*mm*10mm的铁板作为标志,在浇筑一层楼面砼时埋设固定好,然后用电子全站仪精确测定其位置并刻上十字丝表示点位,以后各层面预留mm*mm孔洞、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将激光垂准仪架设在底层内控点上,经对中整平后打开电源开关,由望远镜向天顶垂直方向发出激光,并通过在楼板上事先预留好的孔洞投射到接收靶上(接收靶用半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由靶旁标点员用水笔或玻璃铅笔标出靶上的光斑中心。

由于始终以底层内控点为投测依据,不仅避免了逐层向上投测易产生的累计误差,而且由于激光仪器设在底层室内,各种震动干扰相对较少,又不受大风、强光等气候因素影响,因此仪器稳定、操作简便、精度可靠(铅直精度可达1/20以上)。只是实测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仪器。

得到投测点位后,将全站仪搬至楼层投测点上,先个别设站检测其相应的边长及水平角。经检测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按极坐标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放样。其他各层参照上述方法放样,测设完毕,各层楼面的预留孔洞用盖板盖上以保安全。

10、楼层标高传递

在现场地质比较坚硬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三个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方踏勘选定,这三个基准点既可用来控制楼层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水准点。现场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精度不低于S1级水准仪,在建设方指定的水准点上,按国家Ⅱ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以闭合水准路线法将标高引测至基准点上,其闭合差应小于±0.5n1/2mm(n为测站数)。

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作校核。

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①仪器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②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③当从±0.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④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

11、市政测量

做好测量交底,路基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约请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勘测交底,按设计图认清现场水准基点、导线桩和栓桩,做好桩位交接记录,对位于施工范围内的测量标志,必须采取妥善保护措施。

1、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施工测量和精度应符合交通部颁布实施的有关规定的要求。

2、导线复测

(1)原测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

(2)导线复测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或其他满足测量精度的仪器。

(3)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4)导线起止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设计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5)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3、中线复测

(1)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止点等。对于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

(2)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

(3)如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

4、校对及曾设水准基点

(1)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市区水准点闭合,市区道路的水准点闭合差为,L为水准点路线长度,以mm记。

(2)拟用的永久水准点应与设计水准点一致。

(3)沿线隔相当距离(以便利施工为原则)一般不大于m,设临时水准点一个。临时水准点位置,应设于坚实、不下沉、不碰动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亦可设置于外加保护的深埋木桩或砼桩上,并做出明显标志。

(4)如发现个别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5、设置控制网

首先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沿线水准点和座标网点,进行校核和恢复定线测设。校正后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工程师进行复核,并需和相邻标段进行校核,防止发生误差,经复核无误后,作为正式轴线而进行加密点桩设网控制。定线测设结果应使监理工程师满意,前后标段需通顺。

在轴线上将所有结构物的中心桩号全部布置好,经复核无误后,所有三角网点、结构物控制点、转角点、中轴线桩,均应设置引桩保护,校核正确,全部反映到控制网上,以保证在施工中整个立体几何图形不发生变化。

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性水准点,首先进行水准点高程闭合校对,在确认所有原有永久性水准点正确后,待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临时水准点需定时复查,报监理复核)

所有保护桩、引线桩、导线桩、水准桩,必须设置在明显可靠、牢固的地段。

为了防止施工期间受外界影响桩位发生变化,故应适时对上述桩位进行复核,使用时应利用二个以上的桩位进行校核。

上述所有的控制桩、标高桩和其它桩位均进行编号,并在设置的桩上编号,根据桩的类别分别进行编号编写,防止和其他单位布置的桩混淆,发生差错。桩应予以详细记录,并说明位置、方向、作用、标高或方法等,以便查勘。

6、关键部位测量放样

路基放样

(1)路基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图,应全部补测。

(2)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坡、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挖高,采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

(3)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5m应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的大小。

(4)路基施工期间每半年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

(5)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旗找标志,施工中在不大于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7、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对掌握土地基的稳定性,对知道后期的施工非常重要,因此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1)、测点的埋设

路基附近选择一个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的水准点作为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应经常复测,保证精度。在路基上按设计要求根据沉降情况及不同部位的变化速率等,埋设沉降观测点。

(2)、沉降观测

选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及分析选用常规方法进行,并根据沉降的变化规律确定沉降观测的精度及周期。

8、竣工测量

整体工程竣工,在平面上中心线每20m测一点,且测定竣工高程,形成竣工资料。

第二节、投测方法

1、安置:将三脚架置于测站点上,仪器安装在三脚架的基座强制中心孔内,锁紧基座制动手轮,使仪器稳固。调节三脚架高度,使望远镜使准轴约于人眼等高,并使仪器圆水泡居中,旋转仪器目镜,使分划板刻线清晰,转动调焦手轮,使对中标志成像清晰。

2、整平:转动仪器照准部,使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以相反的方向等量转动此两脚螺旋,使气泡正确居中。将仪器转动90°,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用上述方法反复调整,直到仪器旋转到任意位置,水准泡最大偏离值都不超过四分之一值为止。

3、对中:先旋转对点器目镜,使分划板清晰,再旋转对点器调焦手轮,使对中标志清晰。滑动仪器,使测站点居于分划板的十字丝中央。将仪器照准部转动度后检查仪器对中情况,然后拧紧中心固定螺旋。仪器整平后再精确对中一次。

4、照准:先转动望远镜目镜使分划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调焦手轮使目标在分划板上成像清晰,并尽量消除视差,及当观测者轻微晃动眼睛时,十字丝与目标之间不能有明显的移动,若有则继续以上步骤,直至满意为止。

5、向上投点:如果仪器已校正好,当仪器整平后,则视准线可以作为垂准线,只需一次观测精度也足够了。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垂准精度,可以将仪器照准部旋转°,获得第二个观测值,取其中数(中点)就是正确的垂准位置。量时,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控制到上层预留孔的接受靶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靶心最小之点,此点既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的控制点用同样方法向上投测。

6、将所有控制点都投到最上一层的结构楼上后,根据控制点之间的关系,采用经纬仪、钢卷尺等将该楼层的墙、柱、梁的位置在结构板上准确标出。

7、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以上每个施工楼层的施工放线。

8、因所使用的垂准仪精度为1/30,随着施工楼层高度的增加,系统误差也相应增大。因此,为减少误差,在结构施工完3层后,再重新设置一次控制点,上部施工楼层放线时,即以该层的控制点为准向上投测。

第六章工程高程控制

第一节、基坑标高传递方法

坑内的标高由坑内临时水准点进行控制。临时水准点的标高由地面上的标高控制点按水准测量法进行传递见图1。具体做法是: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0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为了将地面标高控制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先在A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b。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c和B点前视读数d。则坑内临时水准点B的高程HB按下式计算:HB=HA+a-(b-c)-d。式中(b-c)为通过钢尺传递的高差。为确保标高传递精度,对(b-c)值应进行尺长改正及温度改正。

图1基坑标高传递

第二节、±0.以上标高传递方法

(1)在首层的柱子上标定出﹢1.,并用红三角油漆标记。

(2)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电梯井内壁或内控点预留孔洞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4)在每层的柱子墙体浇筑完后,在电梯井筒或楼梯口内向上传递高程。在室内柱子及墙体上定出层高+0.50m的标高线,并弹墨线标明,以供室内地坪线抄平和室内装修用。

(5)在结构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范围内,确保精度要求。

第七章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第一节、测设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厘米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体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厘米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如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第二节、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线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第三节、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厘米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电梯井施工允许偏差为: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允许偏差为:+25mm,0;井筒全高(H)垂直度:H/1且≤30mm。

第八章工程沉降观测

第一节、测设方法

由于本工程建筑,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到±0.以后,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主体框架角柱上+0.50m处设沉降观测点,以上结构每增高2层观测一次,主体封顶后,每周观测一次至竣工,通常情况下,观测点位置由设计单位指定。

对于沉降观测点设置,本工程采用“套筒内藏式沉降观测点”设置制作方法。

第二节、制作方法

一个的电气预埋盒,一个f20直螺纹套筒穿过盒底。

PVC或镀锌铁皮盒盖,可以用螺丝将盒盖固定在电线盒上的螺丝孔上。

用f20钢筋制作成90度弯头的观测头,水平段套丝,长约6cm,垂直段长约4cm,端头用砂轮机打磨成锥形,锥尖即为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设置大样如下图:

第三节、设置方法

在主体结构施工时,首层柱墙结构钢筋绑扎完毕后,将准备好的电线盒固定在观测点位置,直螺纹套筒从电线盒底穿过,用电弧焊将f20直螺纹套筒焊在观测点内柱或墙的主筋上,封闭模板时,注意检查电线盒必须紧贴外模。

结构模板拆除后,即可看到预埋的电线盒及盒中的直螺纹套筒。

第四节、观测使用

每次使用时,打开观测点盖子,旋转f20钢筋弯头,将弯头套在套筒上,保持观测点在垂直面上,即可进行观测,记录每次观测数据。

观测完毕后,取下弯头,盖上盖子,盖子面上可以用红色油漆标上标记或观测点好,以表明用途,并使外观标记醒目,如下图示。

第五节、注意事项

1、所有轴线传递都以控制点和定向点为基础,所以要加强控制定向点的保护。仪器要经常进行检校,并备有检查资料。

2、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水准测量规范》及柱定位平面图,按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相应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周围布设四个水准点作为工作基点。当基础施工完毕,首层结构施工时在本结构施工图规定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对沉降观测点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

3、沉降观测点稳固后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测二个测回,精度符合要求后填写记录表。主体结构施工时每二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后砌墙内外填充墙时,每三层观测一次,竣工后,由业主继续观测。第一年四次,第二年二次,以后每年一次至到下沉稳定为止。如沉降量大时缩短周期。并及时整理施测数据,编制成果表,作为竣工资料存档。

第九章施工注意事项

1、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

2、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3、阴雨、曝晒天气在野外作业时一定打伞,以防损坏仪器。

4、非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

5、对原始坐标基准点和轴线控制网定期复查。

6、由于工期紧,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衔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设手段。

7、所有施工测量记录和计算成果均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并附必要检查的文字说明。

第十章施工测量管理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情况和管理要求特制定测量管理制度和复核验线制度。

第一节、技术复核

1、各施工楼层轴线及标高线放出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各轴线的相对尺寸、控制点位置等的复核检查,主要复核:

控制轴线的间距;各轴线间的间距;建筑物的总长宽;各部分墙体、柱的截面尺寸;楼层标高控制点的高程;梁板模板的标高;梁截面尺寸;梁轴线有无偏移等。

2、测量人员协助监理对建筑物的主要控制轴线及建筑主点进行复测认证。

3、测量标准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中有关规定执行。

4、复测监控过程记录应作为技术资料入档。

5、经现场建设、监理单位现场代表复核无误后,并办理有关签字手续,再进行钢筋、模板工程的施工。

6、每次沉降监测都应及时将监测结果报监理单位。

第二节、误差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1、轴线位移3mm,混凝土柱总全高垂直度允许偏差3cm。

2、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

第三节、测量管理制度

1、各级施测人员应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与规范,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做到按规范工作,按图纸施工。

2、建立健全内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3、严格遵循自检的作业程序,复核合格后方可上报验线。

4、外业测量成果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真实,数值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晰,记录应及时填写,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后再转抄,应保持记录的原始性。

5、草图、点之记图等,应当当场勾绘,有关数据和方位等一并标注清楚。测量记录多有保密性,应妥善保管,工作结束后上缴有关部门保存。

6、测量工作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7、测量人员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校核,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8、测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规程,并在受控的检定部门进行一般的测量仪器的检定,周期为一年。(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及附属品,钢尺,水准标尺等)。

9、严禁未经检测或超过检测期的测量仪器在施工现场出现,作好现场测量仪器的登记,标示,记录等工作。

第十一章施工测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测量放线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测量成果和资料管理制度、资料报验及验线制度、交接桩及护桩制度、仪器定期检校及保养制度等。落实如下:

1、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整理成果资料。

2、测量组长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3、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4、要固定专用仪器和工具设备。

5、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互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6、每次施测完,三检合格后方可向监理报验。

7、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的精度要求。

8、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9、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10、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11、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第二节、测量仪器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集团公司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用机。

3、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4、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5、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6、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

7、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8、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9、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搬运。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10、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11、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做好防震、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正放,不可倒置。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汽车时,应将仪器放在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动颠簸损坏仪器。

12、测量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准擅自远离仪器,工作离开时,应有人保护仪器、注意工具,不能混用。

13、不准随意拆卸仪器,仪器出现故障或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报告,必须检查处理。

14、必须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仪器出库、入库调迁项目,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

第三节、安全及环保措施

1、施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严格遵守工地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地安全小组的领导。

2、工地定期进行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以及现场三级教育。

3、测量放线人员在高口引测外墙轴线及标高点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注意脚下,防止踩空,不得违章作业。

4、易出危险处做好明显的危险标志,放线人员更应注意,危险地段放线不可单独行动,至少两人且必须提高警惕。

5、水准尺及其它标杆,应有专人扶立,不用时,不可将其竖靠在树干、树枝、墙壁以及其它位置,而应放在安全的平地上,以免受到碰撞或风吹等使其倾倒伤人、伤物。

6、放线完毕后,对小线应及时回收,对不能再使用的交仓管处处理。

7、撒灰线时,应尽量少撒使其成一条细直线即可,防止污染大地。

8、弹墨线是,墨斗内注墨汁不宜过满,以墨汁不流淌为宜,防止土地污染。

9、墙上刷漆作标高线标志时应少沾漆,防止油漆遗撒造成污染。

10、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对于用废的各种物料,不得随意丢弃,应妥善处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