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的一年,作为企业经营核心的CEO群体,应该有哪些关键任务呢?作者:黄治国来源:领教工坊(ID:ClecChina)在年开始的时候,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是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现在看来,这句话还要继续讲下去。但是市场真的不行了吗?当然不是,市场的波动性永远存在,只不过现在更剧烈一些。然而中国依然是有活力、有成长性、有机会的大市场。只是,并不意味所有企业都有机会,也并不意味着再有太多顺势而为的机会。最近几年来,GDP增速的持续下降,引起各种担忧。然而,从企业微观的经营层面,我们认为还有很多的事情应该做、可以做、值得做。这就是机会,我们称之管理红利、组织红利。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我们还不注重管理,恐怕就会出现各种致命的危机。面对新的一年,作为企业经营核心的CEO群体,应该有哪些关键任务呢?1现金流、现金流、现金流抓现金流,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形势好的时候,有收入就有利润,但是在“寒冬”时期,市场竞争变化、环境资源变化,导致很多企业资金紧张,现金流遇到严峻的考验。这种情况下,如何“抓”现金流?在财务的角度,现金流主要分为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筹资性现金流。我们重点探讨经营性现金流。首先,我们从经营管理而非会计的角度,更通俗明了地来解析影响经营性现金流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收入、应收帐款,付现成本费用、应付帐款,以及库存等。第一,现金流最主要增量来源于净利润。收入一定要尽可能增加,成本一定要尽可能控制,这样才能通过“剪刀差”来改善盈利。第二,收入上一定要控制并尽可能减少应收帐款。为什么有的企业增长看上去也不错、账面利润可观,但是却在出现风险的时候现金入不敷出,突然间举步维艰?净利润并非必然产生现金流,很大的原因就是销售收入中出现了较多的应收帐款,通俗的说,你收到的是一个“数字”而非“现金”,一旦对方出现状况,就可能影响现金收入。因此,一定要严控应收,对已经出现的应收帐款,要分类清理、明确责任人、设定工作帮表进行认真管理;对已逾期的应收帐款,必须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有必要时用法律手段进行严格催收,原则上不能有怕得罪客户、丢了生意的幻想;同时要修订有关的合作条款,根据企业自身的现金流水平、资金实力,注意对项目、帐期进行控制,接不了的单就不要接,宁愿少做也不能增加应收。第三,控制成本费用。成本、费用的节省是最直接改善利润、增加现金流的做法,但是只能“慢工出细活”。企业内部通过对各种成本、费用项的分析,不断加强成本率、费用率的控制,不断缓解经营压力。成本率如果持续下降,哪怕每年下降0.1个点,因为存在累进的乘法效应,持续下来,就能够很好地改善盈利。比如人工成本率,每年哪怕下降0.2个点,大约4年就能下降1个点,实际上给净利润的贡献的就是一个点。所以,在做预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实施“0基预算”,就是从真正需要的角度,严格成本与费用支出。CEO们在做年的计划时,必须做到成本率、费用率的下降。不断下降的人工成本率第四,重视库存管理。这个库存,不能只从资产属性上定义,更要从影响经营的角度上定义。不只是自身的库存,还包括经销商的库存(哪怕是经销商买断的货物),甚至上游的库存(哪怕是下单才计数、由供应商负责的库存)。如果销售的增速超过终端分销的增速、如果库存的增速超过销售的增速,请注意,这个时候的销售增长并不是业绩,反而是十分危险的信号!CEO们在进行年的工作规划时,必须对现有的库存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必须找到影响库存的核心原因,必须想尽办法加快库存周转,并从严设定“存销比”、“动销比”的红线。在这方面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宁愿不生产,也不能生产出来变成库存。第五,不能简单粗暴地通过应付账款的延长增加现金流。在能够达成供应链共识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设定一定的应付帐期,但不可盲目、简单地延长应付帐期把压力传递给供应商,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双方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合作情况进行安排。在投资性活动现金流、筹资性活动现金流方面,则主要是加强固定资产投入的控制,尽可能以提升效率的方式而不是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的方式,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比以更高的要求来设定,层层分解。对新兴创业型公司而言,对筹资也要有规划,并尽可能地进行好节奏控制,避免一时筹资衔接不上就出现了现金断流的情况。对新兴的创业型公司,现金流更为重要,很有可能断流就是消亡。此外,并非有正向现金流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如果能够有一些低成本的筹资渠道可以使用,则尽可能地拓宽筹资渠道,多使用一些资金管道,以丰富现金管理、以备不时之需要。华为手握如此多的现金,却还选择对外发债,就是这样的道理。在评估、核算内部现金流状况的时候,一定要秉承“一是一二是二”的原则,把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筹资性现金流分清楚,不能出现把投资性、筹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理解成经营性现金流的幻觉,此前一些公司看上去现金流不错,其实是由投资房产获得的,这归根到底是会影响主业的。分析经营性现金流的时候,也要把现金收入、应收帐款,付现成本费用、应付帐款,以及库存等影响因素分清楚。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对现金流有正确的认识,也才能找到更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法。年美的突破亿,在这种情况下,美的也提出5年再造一个美的的目标,结果在年实现了近40%的增长,但是其实并没有真正有效分销,而是挤压在渠道,在这种情况下,美的于年开始大胆自我否定、主动降速革新,深入开始了“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运营”的转型之路,其过程也就是以改善经营现金流为核心任务而推动的。2减层级、减部门、减干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有一个著名的“N-1”用人之道:即公司雇用的员工人数,绝对要少于实际应付工作所需要的人数(相当于至少要比核定的编制少一个)。从表面看,该公式平淡、肤浅,实际上却真正令人拍案叫绝。以我观察到的现象,很多企业都有精简人员的空间,陈春花教授也曾总结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三大区别中就说到,中国企业都需要用很多的人。很多企业在人员的管理是比较随意的,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起来越多、部门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多、干部也就越来越多,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和平时期”的做法,在波动时期就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必须解决!GE的韦尔奇在80年代曾被叫作“中子弹杰克”(NeutronJack),因为他在这一阶段通过“数一数二战略”、“GE业务矩阵”共出售了价值亿美元的企业;把内部的管理层级从13个层级压缩到8个层级,解除了大量的部门、干部;通过“人才九宫格”严格考核员工绩效以决定员工的去留,解雇了17万员工!因为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质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所以他被人们称之为“中子弹杰克”。转型时期,CEO们也应该有做“中子弹”的准备!首先是精简层级。管理层级不能随意设,每设一个层级意味着在战略与经营中承担不同的责任,如果不是,就应该撤掉!现在美的这样近的集团总部,从方洪波到员工只有三个层级、从他到最基层的员工也只有五、六个层级。减层级是最有效的降费用、提效率、改变官僚作风的重要手段,也是减部门、减干部的前提动作。其次是减部门。不只是减费用,还包括减山头、破部门墙,加快对市场与客户的响应,也是减干部的重要前提。第三是减干部。为什么要减干部?一是收缩时期,干部数量本就应该减少,很多时候,中国企业里出现的干部,往往是用于封赏过去的功劳而不是基于未来的战略性任务,一旦战略性的任务少了,干部的数量也应该下降;二是人力成本中,干部的成本是大头是关键,企业要减人力成本首先是减干部;三是干部的淘汰才能更大地激活战斗力,减干部不是简单粗暴地减,是基于业绩、结果、能力而减,通过淘汰,让干部更具有压力与动力。华为为什么硬性规定强调干部的淘汰必须达到10%(在最近的徐直军的新年献辞中,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而对员工反而没有硬性要求,就是这样的道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多年没有产出的干部要坚决调整、淘汰,一些不能胜任管理能力的干部可以转岗为专业人士,发挥贡献。不拆庙,赶不走和尚。砍掉机构、合并部门、减少层级,大部制、扁平化,可以直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在我们的观察中,很多企业组织机构臃肿、人员冗余,往往是“米多了加水、水多了加米”而造成的。因此这几项动作,我认为中国的企业都有大量的空间,CEO们一定要在的工作计划中进行明确的规划、列出时间表,撤、并、减,毫不犹豫地推动。3抓效率、管效益、看效果早在三五年前,很多企业都在强调过冬、都在学管理、都在强化经营,但是在我多次实地调研组织效率的过程中却发现,过去三年,不少中国企业的组织效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这真是一个问题,也验证了我们在经营管理上不是缺少知而是缺少行,或者说是缺少当下行之有效的“知”。关于组织能力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组织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组织能力”?我相信不少企业仍然是一头雾水。大道理解决不了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问题。如何建设组织能力?从组织效率的角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CEO们要重视组织的效率,通过财务、运营部门,首先要找出如下这些内部主要的效率指标,搞清楚现在的状况:1、人均销售、人均利润是越来越高了还是越来越低了?2、人工成本率、管理费用率是下降了还是升高了?3、现金周期是越来越短了还是越来越长了?4、库存周转率是越来越高了还是越来越低了?5、流量、转化、人效、店效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了?6、投入产出比、净资产回报率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越来越差了?针对这些指标,也认真分析,如果如何整体趋势并不是在变好,则不能含糊,要认真地找到结构性的原因,然后针对性的制定措施,一项项落实。一些重要指标必须要在预算管理中明确、在经营分析会中跟踪,并最终落实到绩效考核之中,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确保能够落实到改善之中。这里面的每一个改善,背后都是效益的改善,都是利润的增加、风险的减少,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效益的管理上,紧缩时期,要做减法。要对内部的业务单元、产品线、区域、团队进行评估,哪里是价值产出的单位、哪里是问题的中心,虽然说现在没有产出不代表未来没有产出,但是仍然要重点支持有产出的单元,对存在问题的一定要进行深层次分析,的确搞不下去的,就不要再有幻想,敢于放弃。中集最近爆出海工业务累计巨亏近百亿,虽然我们很难就此下事后诸葛亮式的结论,但显然应该及早放手。一般的企业,恐怕没有这样的承受能力。根据我们对COSTCO的数据分析,他们领先行业的高速周转,给他们带来非常好的投入产出比,用比较少的资金能够获得比较多的收入,虽然毛利率低但是却整体盈利性变强,又带动了顾客满意度的提升,最终带来的是客单值的提升、单店产出的提升。最后这带来了非常卓越的净资产回报,也让他们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获得良好的盈利。4做预算、搞分析、做评价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过去靠运气赚的钱,未来都会凭实力亏掉”。这还真不是调侃。过去的大环境,连续40年的高速增长,是多么巨大的机会?相对来说,这个时期更多依赖于硬实力(环境、资源、机会、先发优势),并不需要太多的管理(我们称之为软实力),这也可以从中国企业普通表现出的经营效率不高、浪费较大、人员成长较慢上可以看出来。搞管理很重要、建体系很重要,道理我们都知道,如何落实?很多专业著述中,似乎也不多见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工具。我给CEO们的三个建议就是:做好预算管理、开好经营分析会、科学评估业绩。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管理红利。“预算-分析-评价”三角如何抓取“管理红利”?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以预算管理为抓手,结合经营分析与绩效考核,认真做、反复做。在这个过程,CEO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如何做好预算管理?1、加深对预算管理的认识。预算管理是战略管理的标尺、经营管理的轨道,在优秀的企业几乎是管理动作的“标配”。战略与目标提出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实施?这就必须要通过预算管理这个工具来进行测算,并通过分解与分析,保证执行。2、通过预算经营计划进行更严谨的拆解、验证。预算的过程,就是反复推论经营计划可行性的过程。美的做预算是从9月份开始,到12月份结束,共4个月的时间!年度预算拆解到每个月、每个产品线、每个区域,层层分解,化大为小,不断细化了企业经营的颗粒度,也让上述关于经营效率的管理、现金流的管理,能够落到实处。3、重点做好利润的规划与预算。利润重要、现金流重要,因此在做预算的过程中,特别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