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心中有善恶的标尺,比什么都重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1271.html

在日常生活中,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性,磨炼自己的灵魂。只要这样度过人生,那么,即使到达不了开悟的境界,也能够一点一点地向真我靠拢。

——稻盛和夫

1、用本能、感性或知性,并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基于“本能”做出的判断,得失就成为基准。

比如,人就会把是否赚钱、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基准,做出判断。依据“感性”做出的判断。

比如“讨厌这个做法”“喜欢这个人”,等等。这样的判断,即使一时行得通,也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

那么,用“知性”做判断会怎样呢?条理分明,思路清晰,逻辑通畅,看起来很有道理。

但是,知性并不具备对事物做出决断的功能。不管多么讲究逻辑,这个逻辑实际上往往还是基于本能和感性做出的判断。

就是说,用本能、感性或知性,并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越是人生中重要的局面,越是决定公司走向的关键判断,就越是需要发自基于“真我”的“灵魂”。

所谓“发自灵魂的判断”,归根结底,就是以“作为人,何谓正确”为基准做出的判断。

不是以“得失”,而是对照单纯的道德和伦理,以单纯的“善恶”作为判断的标尺。

2、从真我出发观察、判断事物这种判断就绝不会出错

如果能从心灵最深处的“真我”出发观察世界、判断事物,那么这种判断就绝不会出错。

为什么呢?

所谓“真我”,就是让宇宙之所以成为宇宙的存在本身。

如果一心一意磨炼心灵,让它成为真我本身的意识,我们就能瞬间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

所谓达至开悟境界的人,就是达至了这个真我。

到达了这个境界,这个世界的一切真理,就会在眼前清晰地呈现,同时,就能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现实。

据说释迦牟尼开悟的时候,在瞬间理解了森罗万象的真理,让自己和宇宙成为一体。

他还对弟子们说,这种境界是无法用语言表述、无法用文字记录的,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会明白。

对于我们这些凡人而言,能否轻易到达开悟的境界呢?

当然不会那么容易。我曾经出家为僧,在我的心灵导师西片担雪长老那里学习修行,但仅仅是花点时间坐禅,根本不可能指望因此开悟。

我皈依的是临济宗,临济宗有一位被称为中兴之祖的白隐禅师。

即使是这位白隐禅师,也曾经感怀:大的开悟,就是“大悟”,在自己的一生中,也仅有八次而已。

即使是一生都专注于禅修的人,也只有八次开悟。所以,我们即使拼命修行,想要到达开悟的境界,也绝非易事。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从平时开始,尽可能努力磨炼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

虽然我们终究无法到达开悟的境界,但仍可以天天努力去接近开悟。这才是人生于世,上天赋予我们的人生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性,磨炼自己的灵魂。

只要这样度过人生,那么,即使到达不了开悟的境界,也能够一点一点地向真我靠拢。

抱这种人生观的人,顺应了“宇宙的潮流”。

随着向真我不断靠近,现实生活也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人就能受到幸运的眷顾,度过幸福美好的人生。

3、以善恶来判断事物,把善心作为判断的标尺

人心的中心部分存在着“灵魂”,灵魂的最深处存在着应称之为核心的“真我”。

所谓“真我”,用“真善美”三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它是最纯粹、最美好的心。这种充满爱与和谐的、清澈的“真我”,存在于所有人的心灵深处。

但是,经受世间波涛的冲击,历经各种酸甜苦辣,我们会掌握各种各样附着在“真我”之上的知识和经验。

心这个东西,最中心的部分存在着包含着“真我”的“灵魂”,在“灵魂”的外侧则包裹着本能、感性、知性,就像洋葱的皮一样层层包裹。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心”这个东西。

不以得失,而以“善恶”来判断事物,把“善心”作为判断、决策的标尺。要做到这点,需要平日里严加注意,否则很难付诸实践。

在刚开始经营企业的年轻时代,我会经常抓住部下,说下面的话:

“某个问题发生后,寻找解决方法时,立即在头脑里浮现的想法几乎都是基于自我、基于欲望或感情的。只要不是圣人君子,就不能够以善恶直观地做出判断。

所以,不能把最初冒出来的念头直接作为结论,而是‘要等一下呵’,暂且将最初的判断放一放,用善恶的标尺好好地对照衡量,然后重新对问题进行思考。

为了防止做出错误的决定,这种缓冲是十分必要的。”

这些话我一边说给部下听,一边也在告诫自己。

实际上,遇事时“这么去做吧”这种一瞬间在脑海里浮现的判断,往往是错的,过后我很快就意识到了。

这样的经验,我自己就有很多。做出正确的判断所必需的,并不单单是聪明的头脑或丰富的知识。

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心中是否持有成为判断标尺的“善恶的规范”。

4、用好“潜意识”,就有可能在瞬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据说如果用好“潜意识”,就有可能在瞬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种“潜意识”就是在睡觉时也会起作用的意识,它能将我们的行动引向实现目标的方向。

我举一个驾驶汽车的例子,你或许就会更容易明白“潜意识”所包含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刚开始学习驾车时,我们手握方向盘,脚踏油门或刹车,做每个动作前都要思考,这就是用“显意识”在开车。

到后来习惯了,熟练了,就不必一一考虑操作顺序,这时在无意识中也能驾驶了。

有时还会一边思考工作上的问题,一边驾车。突然一惊,但随后仍能正常驾驶而不发生事故。

因为驾驶技术渗透到了“潜意识”,身体手足也能运作自如。在工作中也应该有效使用“潜意识”。

比如,“这个工作我想这么做”,当这种意念强烈时,突然就会有灵感闪现。这就来自“潜意识”。

每天,在拼命思索的过程中,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中。

这样一来,即使不特别留意,在意想不到的场合,“潜意识”也会发动,给你启示。

而且这种启示往往触及事物的核心,使问题一下子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只能用“神的启示”才能解释得通。

我常有这样的经验。比如,京瓷想要挑战新事业。说是要挑战,但我们却缺乏在这种新领域的专业技术。

虽然有一种自信,认为只要把京瓷的技术运用到这个新领域中去,就能打开新的局面。

但事实上,我们现有的人才和技术与别人的差距都很大,我曾为此烦恼不已。

这时候,我碰上了意料之外的机遇。在一个聚会上,我请朋友推荐人才。

结果这个朋友恰好认识这一领域的一名优秀专家,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我马上请这位专家加入公司。

京瓷的新事业得以顺利展开。这样的事看起来似乎是偶然的。

但实际上,是因为我不停地思考,这个念头已经进入了我的“潜意识”,所以实现它是必然的。

如果我不曾抱如此强烈的愿望,那么,即使理想的人才在我眼前走过,我也会错过这次机会。

要实现高目标,前提就是持续地怀抱能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愿望。

5、怀有一颗美丽的、明朗的、没有丝毫杂念的、纯粹的心

我在公司里一直都说“要怀有能够渗透到潜意识中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以此来达成自己设立的目标”。

强烈的愿望与反复思考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说,如果渴望成功,对相关课题就必须反复不断地模拟推演。

想成就全新的事业必然会遭遇重重障碍。所以,针对这些障碍,事先要在一切方面研究对策。

在反复的模拟演习中计划进展的情形,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被鲜明地描绘出来。

也就是说,对成功的过程进行反复的思考,这时,现实中未曾经历的事就好像已经获得成功一样,那情景会鲜明地、像彩色影像那样浮现在眼前。

要达到这种程度,必须持续不停地思索。

为在新事业中获得成功,必须持续保持强烈的思索,直至能够“看见”成功的样子。

如果没有如此良苦用心,开辟新领域的经营活动绝不会成功。

经常看到这样的人——有能力,又一直拼命努力工作,却见不到成功的果实。观察这种人,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类错误思维方式的占多数。

他们的心灵是浑浊的。

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在具有“强烈愿望”的同时,还要怀有一颗美丽的、明朗的、没有丝毫杂念的、纯粹的心。

比如,定下“想增加销售额”的目标。

但确立这个目标时心灵的状态是:“虽想增加销售额,但是障碍重重,实际上很难达到。”

在这种忧心忡忡的状态下,实现目标真的会很难。

还有一种心理状态“想增加销售额,这样自己的娱乐费就可以增加”,出于自私的动机,目的也很难达到。

需要追问描绘愿望的那颗心的状态。如有让心灵负疚的“浊物”和“污垢”存在,就绝对无法达成目标。

盛和塾,是稻盛和夫经营学传播、学习、交流的平台,是良知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的平台,期待您的加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