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是美国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损伤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元气,而美国却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坐收渔翁之利,积累了不少战争财。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原本就几近土崩瓦解的清教徒道德被享乐主义代替,美国的社会中国弥漫着欢歌与纵欲的气息,金钱成为了标榜人生的重要尺度,追求名利成为了每个美国人的梦想。
美国作家弗·斯哥特·菲茨杰拉德写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也就是以这样一个时代为背景,描述了在当时美国社会的悲剧性事件,书中的主角盖茨比绝对是一名成功、大方和善良的上流社会人士,但是却落得一个悲剧性的结局,从他的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梦一步步走向幻灭的过程。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双重叙事手法
这部《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斯哥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并且被认为是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这部书也成就了作者灾厄美国文学上的地位。一直以来这部书都被指认为对美国梦这一概念的诠释,细致描述了那个年代美国梦在人们心中的幻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小说运用了双重叙事的手法展开了故事的讲解。
《了不起的盖茨比》首先故事的明线讲述的是主人公盖茨比为了追求爱情,从普通的农家子弟变成富豪和一位名副其实的绅士的故事。作者并没有选择以盖茨比作为第一视角,而是借助一个从美国中西部搬迁来谋求生计的人物尼克的视角去讲述故事。开篇并没有让盖茨比出现,而是保留了一丝神秘感,吸引读者往下读,后来得见盖茨比的尼克为他的魅力和对爱情的坚持所感动。
而盖茨比所倾慕的对象黛西是尼克的远方表亲,通过尼克两人得以再次重逢,并且恢复到了以前的暧昧关系。然而黛西并没有回应盖茨比的一往情深,当尼克发现黛西只是将盖茨比的感情当成是一场刺激的游戏时,盖茨比已经陷了进去。后来黛西开车失手撞死了其丈夫的情妇,但是盖茨比愿意为黛西承担责任,而其丈夫为了不让黛西和情妇的丈夫知道他与其的关系,并且使盖茨比彻底离开黛西,他利用了盖茨比的善心,怂恿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
盖茨比与黛西明线通过盖茨比的死亡来象征美国梦的幻灭。年轻的盖茨比相信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所有的一切,他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宫殿,通宵达旦地举办宴会,只为了追回昔日倾慕的佳人。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痛的一击,就像耶稣一样被犹大出卖而代替信教徒梦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实际上,一战带给美国繁荣的背后,是年轻一代的迷惘,他们在社会追逐名利的同时,缺少了对财富和地位的思考,而导致出现了像盖茨比这样的悲剧,美国梦最终走向了幻灭。
盖茨比的豪宅环绕着盖茨比人生路线的,是社会的反映和次要人物的描绘,这些构成了故事的暗线。小说中多次写到盖茨比开宴会时的场景,来参加宴会的人当中很多人都不认识这间大房子的主人,甚至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盖茨比本人,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人群中流传着关于盖茨比的言论。与其说是来参加盖茨比的宴会,不如说是为了欣赏有钱人家的光景,享受灯红酒绿的生活,至于是谁给他们带来了这样的欢乐,对于它们而言并不重要。
这也为后来盖茨比中弹身亡、而昔日在盖茨比家中寻欢作乐的陌生人却无一前来参加盖茨比的葬礼,而对于黛西夫妇恩人一般的存在的人物的送葬仪式举行之时,他们已经带着金钱走在了前往美洲度假的路上。带给读者最为直观的便是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下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冷漠,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盖茨比认为金钱无所不能的金钱观的无声嘲讽。
20世纪初期美国的社会现实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美国一片欣欣向荣的社会。此时的美国正站在历史的交汇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让美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变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在一战通过兜售武器等形式赚来了盆满钵满,填补了之前的财政赤字,从债务国翻身成为了债权国,而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在美国大行其道,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美国的工业革命开明的政策、外来的财富、看似轻易就可以实现的梦想,触动着每个美国人的心。资本家们也认定了市坊大繁荣的事实,发行股票,纷纷扩大生产,收敛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出现了柯立芝繁荣,人们也将这个时期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柯立芝这里的历史大部人应该很清楚,这里就简单地说。在繁荣的背后,贫富差距、经济脱实向虚、生产过剩、股票投机成风等因素终于在30年代前后到达了它的临界点,美国人的梦想在一夜之间化成泡影,一股巨大的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曾经向世界炫耀着世界最高生活水平的标签,而真相显露之后给了它当头一棒。
美国人民在quot;世界最高生活水平quot;宣传板下这部书正是借助盖茨比的不幸来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当金钱能够在社会中代表一切,包括友情和爱情时,这个社会必然会迎来失败。盖茨比真的摆脱了当年的身份和境遇了吗?我认为不是的,在他得体的西装、优雅的言行背后,仍然是当年那个为爱痴迷的、崇拜金钱的傻小子,他积极地融入社会打拼、修建豪华的别墅、举办盛大的宴会,实际上都是在模仿当时上流社会人士的生活方式,模仿终归是模仿,他仍然败给了现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看待盖茨比的人生能够找到他的优点与不足,然而如果让你回到那个一味追求金钱的年代,你究竟能够不忘人的本性、守住多少心灵的净土?从某种意义上讲,盖茨比能够坚持当时的梦想并且保持着良好的道德节操这一点很多人就难以做到,然而就上面说的那样,盖茨比终究逃不开失败的结局。
美国梦概念的诠释
美国梦究竟是什么?从美利坚民族诞生开始,它就一直存在于美国人的精神世界当中。当然作为外来人的我理解不了它的内涵,但我知道其中承载着的应该还是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东西,初衷仍然是实现这个民族的繁荣。然而在那个时代,美国梦却变质了,变质的后果便是梦想的破灭和后来的大萧条。
美国的quot;大萧条quot;时期在所谓的咆哮的二十年代时期,美国梦变为一味地追求名利与金钱,这种思想几乎占领了美国的精神世界。获得名利与金钱、赢得社会地位以及向他人炫耀这一切,成为了额那个时代每个人的目标。美国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下,丧失了它原本的精神内涵,成为了人性中欲望的代名词。后来美国失败了,它的教训告诉世界上的每个民族和国家,利益和金钱不能成为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那句名言应该倒着来讲: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
美国梦盖茨比为什么失败?其实就来源于这个变了味的梦想,因为这个梦想使得他相信改变了贫穷的生活、实现了灯红酒绿的现实,所爱之人就会对他回眸一笑,他就能赢得最简单的爱情,然而这个时代几乎已经感染了所有人,包括黛西在内。与其说盖茨比是输给了爱情,不如说他输给了那个时代。
值得美国人民庆幸的是,尽管美国梦已经变了味,但是社会中清醒的人仍然存在,人们面对这样的现实也只是失望,并没有走到绝望的那一步。后来入主白宫的罗斯福在危急时刻将美国拉了回来,重新步入正轨,为后来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调整好了美国的状态。
罗斯福今天关于AmericaDream背后的核心价值,可以用奥巴马于年就职演讲上的那句话来概括:平等,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切都得到保障。在这前提之下,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而不需要拼爹。关于一个民族的核心指导思想同样很重要,行动可以让一个民族向前进,而这个指导思想的内在价值决定了这个民族可以走多远。
就职演讲上的奥巴马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进一步思考
正如这部书的标题那样,盖茨比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原来贫穷的境遇,并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对于爱情与友情十分真切。然而盖茨比又是如此的愚蠢,他所倾慕的对象早已另嫁他人,并且清楚地听出她的声线充满了金钱,伊人的心已经被金钱熏黑了,接受盖茨比的感情只不过是因为他已经不比当年,是一个富有之人。
电影中的盖茨比在盖茨比举办的宴会当中,即使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喧闹不已,但盖茨比的内心仍然是一片孤寂,他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引起黛西的注意,然而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用金钱来换得一座宫殿,大费周章地举办宴会,最终也只是让盖茨比收获了尼克这样的朋友,这样的收获也不是因为这些举动而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而已。
宴会中纵情声色的人们盖茨比具备着我们现实生活中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对梦想的坚持和良好的道德品格,不能因为他的悲剧性结局而忽视了这些因素。但是它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他相信金钱的力量和这个因为名利而道德式微的社会,方向错了怎么走也没有办法到达目的地。(不要有相信南辕北辙的杠精说地球是圆的)
结束语:《了不起的盖茨比》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浪漫的美国式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将这场爱情悲剧标榜为咆哮的二十世纪追梦者迷失的见证。通过盖茨比这样一个天赋与智慧兼备的男子的悲剧,反映了大萧条时期人们心中的迷茫,同时也体现着作者对于美国梦这个概念的反省。
以这部书反观我们当下的社会,年轻一代的爱情观也受到了拜金主义的影响,高富帅、白富美已然成为理想爱人的标尺,以感情为基础的爱情充满着铜臭味。而盖茨比的悲剧告诉我们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失败的记号,如何从中汲取教训更正现实中价值观的扭曲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弗·斯哥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浮华时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