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iPhone和华为手机为什么越做越大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39.net/disease/a_7357168.html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后来因为手机没电回来了。”

移动电话刚刚面世的时候曾“巨大无比”。但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手机逐渐变得轻便小巧,不仅可以轻松挂在脖子上、轻松揣在兜里,甚至偶尔有人叼嘴上。

可是轻巧的手机设计在年嘎然而止。乔布斯“走”后,包括苹果在内的所有手机厂商生产的手机设备都不约而同地“野蛮生长”,到年大多数新发布的手机尺寸已逾6寸,距离一般7.6寸的砖头已经不远。

乔布斯曾说,“3.5寸屏幕是最符合人手握持感的尺寸”。那时候没有全面屏,按照全面屏的标准结合乔布斯的说法手机最合适的尺寸应该在4寸上下,既方便握持,也能单手操作。而现在已很少有人能单手操作自己的手机了。除了3年前发布的iPhoneSE,市场上用户几乎再难找到小于5寸的智能手机了。为什么同品牌的手机几乎都遵从“尺寸越小配置越差”这一定律?需要高配个小产品的用户无机可买,只得慢慢被潮流“同化”。

目前在性能、电池容量和工业设计主导的手机战场,尺寸小且配置不济的手机正在逐渐被人们淡忘。对用户来说,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重要的是一部随身“泛娱乐”的产品。上网浏览、看视频、玩游戏等已经成为用户的刚性需求。而实现这些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大尺寸的屏幕和电池容量支撑。对厂商来说,手机尺寸越大,屏幕可以越大,可以裹挟的电池容量也就越大,同时在产品设计上做的文章也越多。这些是手机尺寸增大的主要原因。

换个角度,要满足用户使用时间的需求不仅仅只有大容量电池一种解决方案。如果手机电池可以更换,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续航需求,不需要等待充电,更不需要使用手机的时候外接一个笨重的充电宝,出门只需要随身带一块备用电池,岂不更受用户欢迎?可是现实是在iPhone一体化设计的引领下,国产手机也逐渐摈弃了这一方案。

~年是中国智能手机发展最快的5年,国产手机在很多方面落后于苹果,大多数消费者仅以苹果标尺论英雄,iPhone不能拆后壳,所以很多人惯性地认为“一体化设计更先进”。国内厂商为求销量必须紧跟苹果“潮流”,开发手机产品也越来越“精致”。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讲,一体化机身可以更好地利用内部空间,手机可以做得更薄,没有明显缝隙的产品看起来品质也更高,但缺点是手机小了电池不够用。因此也带动了外置电池充电宝的发展,逐步变成了今天的局面。如今人们出远门揣个手机总是不忘带上充电宝。那么,你能接受手机厚度增加2mm,换来可更换电池吗?请留言。

偷偷告诉你,随着未来AR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便携性可能重新被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