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钟表出自于年一个德国锁匠之手。而早在钟表面世之前,人们便有了多种多样的计时方式。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几种传统的计时方式。
日晷(guǐ)
日晷起源于圭表,我们常说的“立竿见影”就出自于圭表。而日晷名称是由“日”和“晷”两字组成。“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因此,所谓日晷,就是白天通过测日影定时间的仪器。
日晷我们在故宫、天坛见到的摆放在高台之上的日晷,叫做赤道日晷。其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Tips
1、晷面与石台的角度:根据日晷所处地点的纬度不同,晷面与石台的角度也不同。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和当地的纬度互余。比如:
2、赤道日晷以春分、秋分日做为分界,夏季晷针影子看晷盘的北面,冬季则要看晷盘的南面来确定时间。
刻漏
日晷计时器主要应用在阳光充足的白天,阴天下雨时,日晷便成了摆设。而另一种计时工具粉墨登场了。
刻漏刻漏也是中国传统的计时工具。早在西周时人们已经开始用刻漏法计时。漏刻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前者称泄水型漏壶,后者称受水型漏壶。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
最早的漏刻也称箭漏。使用时,首先在漏壶中插入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称为箭。箭下以一只箭舟相托,浮于水面。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以壶口处箭上的刻度指示时刻。1天被分为刻,每刻约为15分钟。
早期漏刻大多使用单只漏壶,滴水速度受到壶中液位高度的影响,液位高,滴水速度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较慢。后来古人进一步创制出多级漏刻装置。
所谓多级漏刻,即使用多只漏壶,上下依次串联成为一组,每只漏壶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壶中滴水。这样一来,对最下端的受水壶来说,其上方的一只泄水壶因为有同样速率的来水补充,壶内液位基本保持恒定,其自身的滴水速度也就能保持均匀。宋朝沈括研发的多级刻漏误差最小,每日仅相差40秒。
多级刻漏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清宫造办处,清嘉庆四年(年),高厘米,底座×厘米。此铜壶滴漏原存皇极殿。漏壶由五个铜质壶组成。壶口间以龙头玉管向下滴水。正面三个敞口敛底方壶总称播水壶,自上而下依次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
平水壶后面下侧有分水壶,平水壶前的圆筒为“受水壶”,壶盖上立抱刻漏箭的铜人。箭身镌刻十二时辰、九十六刻,箭下接铜鼓形箭舟。水涨舟浮,依次显示刻度,受水壶满,漏箭也浮到尽头。因清宫已使用机械钟表计时,此件铜壶滴漏只是陈设礼器。
辰香计时
以上两种计时工具本身体型笨拙、不易移动,而且对摆放环境要求很高,所以不是一般人家可以配备的。一般一座城也才有一套这样的设施。
那普通百姓又是如何计时的呢?于是就有了辰香计时法。所谓辰香计时,就是用燃烧的香做为基本的计时工具。
点香的习俗最初源于佛教,僧人们在念经打坐时用一根垂直而立的燃香作为基本计时标准。当时的僧人有“打禅七”的说法,就是一天要打11柱香,中间休息约20分钟。那时的香皆为手工制作,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一柱香燃尽为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
一支香唐宋时期开始出现用香篆计时,即以香料捣成末,调匀后洒在铜质印盘里,一般成篆文“心”、“寿”、“福”等字形状,将此文划为十二时辰一百刻。这样一盘香篆燃尽,一昼夜也就过去了。这样的计时工具会比铜壶滴漏和日晷更加便捷,但受环境影响其准确性相对有差,误差比较大。
香篆前不久播出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了一个“龙舟香漏”又称“火闹钟”。即在一艘形似龙舟的盛器上放着一或两根燃点着的香,香上横着数条两端系上金属球的线。每隔一段时间,香便会烧断一条线,金属球跌进下面的盛器,发出响声,报告时间。
龙船香漏计时器除了以上三种计时方式以外,古代还有些约定俗成的时间观念。比如:一袋烟或一盏茶的时间。但这些观念都无法精准计时。但古人的生活本身就是慢时光的生活。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多事情很多时间都是约定俗成,一般也无需精准的的计时,更不用怕上班迟到。这慢悠悠的闲散时光恰恰符合了古人的生活状态,与时下争分夺秒的快节奏真是格格不入。
文│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