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小暑时节了。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到了小暑这一天,太阳将到达黄经°。
“暑”,即暑热,也就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大暑的前奏,小暑的“热”为小热,意思是说天气刚刚开始炎热,但还没达到最热的程度。
一般来说,到了小暑时节时,我国南方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大约在26℃左右;黄河流域的日平均气温大约在24℃左右;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日平均温度还不算是太高,应该在20℃左右。
按照过去的经验来讲,以上所述的各地日平均气温应该属于正常的日平均气温,如果到了小暑时节时各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高于这个温度区间,就有些不正常了。
在许多地区的农村,都流传着这么一句农谚:“小暑时节日当空,早备棉衣过寒冬”。那么,这句农谚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句农谚所说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如果在小暑时节里天天太阳暴晒,温度很高,那么,当年的冬天就会来得很早,就应该早早地准备棉衣过冬天了。
那么,怎么会有这么一种说法呢?根据是什么呢?
“积温”一词许多人都听说过,积温是某个地区的热量标尺,常常作为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区划的热量指标,用以衡量该地区的热量条件是否能满足某一种或某几种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在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被称为寒温带,年平均积温℃,适合种植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为农作物一年一熟地区;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地区被称为中温带,年平均积温在-℃之间,适合种植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也是农作物一年一熟地区;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地区被称为暖温带,年平均积温在-℃之间,适合种植冬小麦,复种荞麦等,或种植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被称为亚热带,年平均积温在-℃之间,适合种植稻麦两熟或双季稻,也可种植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地区;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被称为热带,年平均积温℃,适合种植甘蔗、水稻等,为水稻一年三熟地区。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地区的年平均积温基本上是已经确定的,是不容易出现变化的。倘若在某个时段的积温出现了增多现象,那么,在另一个时段的积温就会减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年均积温达到平衡。
讲述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假若小暑时节里天天艳阳高照,那么,这个时段里的积温与常年相比就会增加许多,而这个时段内的积温增加了,也就意味着需要在冬季的时候将这个时段内增加的积温减下来,一般来说,冬季减积温的方法就是冬季早一些到来了呢!
以上所言,就是“小暑时节日当空,早备棉衣过寒冬”这句农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