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烛龙心心念的诸葛连弩,自动武

中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电视剧《风起陇西》到了第18集,高堂秉就直接下线领盒饭了。要老白说,编剧还是不够大胆,不够创新,既然把原著都改到面目全非的地步了,索性让道具组制作一个得了。

然后,男主在审问的时候,拿着擦得铮明瓦亮的诸葛连弩一发一发钉在他身上。男主一边神经质地问着:你说不说?一边露出神经质的笑容

你不是想得到诸葛连弩吗?让你一次看个够本……

旁边的小兵一边叫着:荀头,你表酱紫,然后尖叫着跑出去找人救场。

男主越说越激动手一哆嗦,终于造成了恶果:“那发正义的子弹,贯穿了罪恶的胸膛。”烛龙心心念念想得到的东西,最终以这样俗套的方式不期而遇,岂不美哉?

男主大仇得报,观众的情绪得到了宣泄,正义得到了伸张,剧情也能合理延续,

反正都是爽剧,怎么爽不是爽?送子观音也正爽。

那么,曹魏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翟悦拿盒饭才换来的诸葛连弩图纸究竟是什么来头?今天白羽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琴氏为弩机发明者

首先要说明的是,诸葛亮并不是弩机的发明创作者,只是弩机的改进者。弩是一种由弩弦、弩臂、弩弓、望山(瞄准器)、钩括(扳机)以及矢等元素共同组成的杀伤力很强的兵器。

弩的起源很早,在春秋以前就见诸记载了,据《吴越春秋》载:“琴氏以弓矢之势不足以威天下。琴氏乃横弓著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後诸侯可服。

《事物纪原》还强调说:“即弩之始,出于楚琴氏也。”这要是出现在《寻秦记》中,肯定跟琴清、项少龙脱不了干系。

最初弩的结构只是在弓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臂,发射的箭就放在臂槽中,这样就增强了箭的稳定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弩的结构逐渐完善,又增加了牙和悬刀,牙之外为郭等零件。

到了汉代,弩又出现了瞄准器“望山”。可还记得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拿到手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拆除“望山”,因其操作太熟练,不需要这种外挂而已。

汉代人将弩机的“望山”加长,上面刻出分度。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青铜弩机,望山上分刻出五个刻度,每度间又刻出半度的标线,度线馏金。这种刻度就是为瞄准提供了一个标尺。

弩大规模应用于战争的时间段大约是在春秋末期。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孙膑布设万弩伏击魏国庞渭军,显示了弩这一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

秦汉时期战争中弩的使用更加普及,秦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弩弓遗迹,出土了众多实物。汉代以后,弩成为常见的兵器,汉军中装备有大量的弩,汉武帝时,李广与匈奴作战,曾经使用弩,以少击众,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至于连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墨子备高临第五十三》就曾谈到“强弩机之技”,有所谓“连弩之车”,并用文字详细记载了这种用以居高临下进行防守的器械的结构与主要尺寸。

二、诸葛连弩为自动步枪始祖

如果是扣动一次弩机,同时发出十箭。那就是电影《英雄》中那种经典的万箭齐发,箭雨洗地式的无差别火力覆盖了。你能想到的主意,没理由让古代人想象不到。《汉书李广传》注引中有写道:“三十弩共一弦也。”

张晏曰:“三十弩共一臂也。”《闲居赋》也提到:“异弩同机”,意思是说西汉已经把多张弩机连在一起。这就是连弩最初的样子,那么,诸葛亮的弩机又凭什么被载入史册呢?

事实上,魏国人在军队中也装备弩机。魏明帝曹叡曾经写诗赞叹:“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发机若雷讯,一发连四五。”

从这两句来看,三国曹魏的弩机,一次只能连发四五支箭。那些疑心《风起陇西》中,图纸被白帝掉包的小伙伴可以洗洗睡了,历史上曹丕没有得手,曹丕的好大儿也一直没得手。

蜀军人数与曹魏相比并不占优势,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诸葛亮不断改进蜀军武器装备,通过装备的改进以提高部队战斗力。经诸葛亮改进的蜀军武器,有连弩、刀、斧、剑、铠甲、蒺藜等,值得载入史册的就是“损益连弩”。

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

裴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力、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一弩十矢俱发”,其意是一弩装十箭,这可是类似于实现现代化步枪的“点射”,这就意义重大了。

诸葛亮为了达到“一弩十矢俱发”的目的,对以往弩的结构加以改变,一是增加了箭匣,箭匣相当于是现代枪枝的弹匣,有了箭匣就能保证弩机的连发。

三、诸葛连弩的核心技术

相比网上那些吹上天的“诸葛连弩图纸”、“诸葛连弩·真复刻版”,那些花里胡哨的图文介绍:

《天工开物》佳兵卷十五中的记载就显得格外朴实无华:引述如下:“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另安机木,随手板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下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

《武备志》写得就更加淳朴,“此弩,一弩连发十矢。”

这两条史料都证明了,诸葛亮在原有的弩机上增加了一个箭匣,这一装置可以放入十支短箭,发射时扣动一次扳机,就发出一枝箭,紧接着箭槽中就掉下一箭来,这样扳机可以反复扣动,实现了弩机连续发射,这种改进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如果只是简单地增加箭匣,还不足称之为旷世发明。实际上,诸葛连弩跟妇联鹰眼的弓箭一样,都是那个宇宙妥妥的黑科技。

成都武侯祠收集到了一批汉末到三国时期的铁制簇,揭开了专家们的疑惑。早期的箭矢利用羽毛影响箭支的稳定性,一般为铜制。诸葛连弩的箭只有八寸,采用了铁箭头加大了杀伤力。

更绝的是,箭匣底部安装了磁石,铁箭就会被吸附在箭槽上,以免造成箭支滑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连续供箭、连发顺利完成。

诸葛连弩的核心部件增加了“连杆”,利用杠杆原理可以使士兵用30-40斤的力量,就能完成斤的拉力。同时,士兵在扣弦下压的时候,利用箭匣下压的力量,压迫“发射销”,使其自然上弹,顶出弓弦,完成击发。鹰眼还得来回更换箭头,诸葛连弩比那个先进多了,起码能打两个黑寡妇。

历史学家认为,诸葛连弩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连续发射的弩机,跟以前的连弩相比,有着质的飞跃,应该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自动化武器。从侧面证明了,诸葛亮是三国无双真·科学家。

四、诸葛连弩的应用

年,四川出土了一架蜀汉铜弩机,需要“10石”之力。根据汉朝的换算单位计量,那就是.4公斤。

由此看来,为了使蜀国军队有效对付曹魏骑兵的冲击,诸葛亮特别成立了“连弩士”特种部队,《华阳国志刘后主传》载:“后主延熙中,丞相亮发涪陵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

这些连弩士还要有一定的身高,诸葛亮在《教令》中说“长者持弓弩”,他们经过科学训练,熟练掌握了发射琴机的技术和技巧。连弩士部队的组建,使得弱小的蜀军既能比较有效地保护自己,又能消灭敌人,成为阻击魏骑兵冲击的“杀手锏”。

弩机本来就是省力用的,还要专门挑出一帮壮汉来使用的10石弩机,射程相当给力,见证着大力出奇迹。

此外,还出现了三石、四石、五石的小型弩机。鉴于蜀中的地形特点以及诸葛弩机的特性,诸葛亮特意将弩兵进行调整以便发挥出最大优势。《武备志》就谈到这一点,“但矢力轻”,即使懦夫妇女也“可执以环守其城”。

虞姬不就是鲜活的女射手代言人嘛,biubiubiu。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在弩机上涂上毒药,“发矢一中,人马见血立毙”。由于便捷轻巧,就连骑兵也可拿着进行弩机冲杀,《庆余年》黑骑也是这么想滴!

曹魏的科学家马均见到诸葛连弩后曾称赞其“巧”。当然这种弩机,应该更接近张小敬的手弩,射出的箭距离不会太长,因而对远处的目标产生不了威胁,但它对中近距离的敌人有重大杀伤力。

诸葛亮在《将苑地势》提出“依山附涧,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一般来说,蜀中地形多为高山深谷,依山附涧都不是很远距离,其直线距离最适合于诸葛连弩的使用。

诸葛亮在《将苑战道》还说:“谷战之道,巧于设伏,利以勇斗,轻足之士凌其高,必死之士殿其后,列强弩而冲之,持短兵而继之,彼不得前,我不得往。”如果在诸葛亮的八阵图中使用,可与其他兵器配合形成对远中近目标最为密集的“火力”网。

所以在诸葛亮北伐作战中,新装备的连弩发挥了它强大的杀伤力。在原著《风起陇西》的橛子,以魏国大将王双中弩机而亡作为开篇,电视剧版也应该是以史料“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进行收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