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老大难硬骨头急难愁盼省教

日前,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厅坚持把办好教育民生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等一系列“老大难”“硬骨头”“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中小学“暖心解忧”十项行动,紧密调度推进、紧盯台账落实、紧贴民情民意、紧压督导责任、紧抓长效机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幼儿入园宽心放心行动。

完善普惠性保障机制,加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和学前教师培训力度,下达学前教育资金共计9亿元,支持学前项目个,下达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资金万元,培训学前教师1万余人。全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所,新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所,增加普惠性学位近8万个,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规范办园行为,对20所违规办双语幼儿园行为进行治理;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排查幼儿园所、小学所,下达整改通知单47份,关停学科类培训机构16所。提高保教质量,启动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和安吉游戏优秀项目推广三年行动,召开4万余人参加的改革实验启动培训会议;遴选安吉游戏项目实验区42个、试点园(校)所,幼小衔接实验区20个、试点园(校)所,遴选典型案例54个,上报教育部9个。

2.农村薄弱学校提优行动。

印发《关于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指导意见》,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规划(—年)。年先后下达各地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7.8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协调省财政厅下达18亿元政府一般债券,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其中13.5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截至目前,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所,新建改扩建及维修校舍面积54万平方米,购置设备8.1万台套件,完成设备采购资金2.8亿元。

3.中小学课后服务家校连心行动。

为解决学生放学时间早于家长下班时间,多数双职工家庭家长无法正常接孩子放学,且把学生送到课外看护班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和安全隐患问题,指导全省13个地市、个县(区、市)全部制定了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文件,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开展课后服务学校所,在应开展学校中占比99.92%;基本实现了省域内全覆盖、各学段全覆盖、有需求人群全覆盖。所中小学探索提供暑期托管服务。搭建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平台,方便家长网上选课,学校教师排课,管理更便捷、规范、透明。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了家长满意度调查,我省课后服务家长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中小学作业减量增效行动。

制发文件,明确作业管理工作任务、目标: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制发《黑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作业负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整治10个突出问题,公布省、市、县、校监督举报电话,建立工作进展半月通报制度。召开学校落实“双减”工作调度会,举办五项管理专题培训会,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征集遴选优秀作业案例48个,出版《黑龙江教育》专刊。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举办推进落实“双减”政策家庭教育专题培训、开展“双减”家庭教育六项系列指导活动,累计观看人数万人次,指导广大家长充分理解支持“双减”政策,提高科学教子水平。开展“百日攻坚治理行动”,组成“双减”专项督导组,联合民政、市场、公安等部门对13个市地政府进行重点督导。组织全省各地中小学校全部责任督学开展了4轮全覆盖专项督导。教育部“双减”工作监测平台显示,我省学生和家长对校内减负提质满意度达到97%以上。我省“四零”承诺阳光均衡编班和家校协同育人被教育部评为学校“双减”工作典型案例。

5.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级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多部门协同发力,省教育厅单独设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高频调度推进。制发《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和《无证无照违规培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7个专项整治方案。全面开展“百日会战”,以“十项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月、国庆期间联查联访等行动,累计检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公司类教育机构、托管班、自习室、咖啡厅、宾馆等场所共计余所,查处“黑班黑校”所;托管班、自习室、小饭桌,教育咨询、文化、科技公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26所;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9所;清理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机构所;查处学科类校外培训违规广告29起。引导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向非学科类转型,全省学科类培训机构由所压减至所,压减比例86.4%,压减比例位居全国前列。

6.考试查分更省事服务行动。

印发《考试查询事项“更省事”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梳理考试查询事项16条,与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对接,进一步将考生考试成绩、录取结果查询等21个高频服务事项接入黑龙江“全省事”App,实现移动端办理。建立“四平台九通道一应急”的高考成绩查询渠道,实现多渠道发布。

7.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与保障机制。做好“两操”,推动各中小学校落实每天30分钟大课间操、每天两次眼保健操,并不断丰富特色大课间活动内容,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落实“两表”,推动各学校按课表开齐上足体育课,全省中小学校开课率%;定期开展学生体检,认真填写学生年度体检表并反馈家长,家校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通过体育课程、大课间活动制度、课后服务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等形式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同时设立省市县三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投诉举报电话并对社会公布。

8.中小学手机严管行动。

转发教育部关于明确制定中小学手机严格管理要求,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细化落实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严禁带入课堂”,严禁教师携带手机进入课堂,严禁用手机布置作业和利用手机进行线上有偿补课的严管规定,通过开展班团队会、户外运动、家庭劳动、心理辅导、阅读等多项活动,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与合理使用手机,多做更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各学校还提供手机保管箱、保管袋等人性化手机保管服务,确保手机不丢失,不损坏,畅通家校联络渠道。开展“放下手机,让我们真正在一起”主题家庭教育实践周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管理家庭公约,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履行监管责任。组织全省13个地市的56万名学生家长参加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网络调查,有97.5%的家长认为学校手机管理政策宣传到位并表示赞同和支持。将手机管理纳入教育管理督导内容,加强工作检查,确保工作落实落靠。会同公安、网信、市场监管、新闻出版等六部门联合整治未成年人网络环境,采取“青少年模式”“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等技术保护手段,有效防止了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不良网络社交行为。我省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经验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9.中小学教师减负行动。

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围绕省教育厅教师减负台账中的重点事项开展了集中调研及清理排查工作,共解决项教师负担问题。各市(地)以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出台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教师减负台账或实施方案。公开教师诉求反映渠道,公布了专门举报电话或电子信箱,引导广大教师监督减负工作。省、市两级教育督导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对市、县两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内容,坚持定期督导与长期监管相结合,并强化督导检查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带头加强新闻宣传,引导社会各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