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城外首届美国城市史论坛在厦门大学召开

美国城市史专家王旭教授长期耕耘在城市史研究领域,从他毅然听从国家号召和丁则民先生召唤回国,一晃三十周年。王老师及其团队的研究领域也从美国城市史扩展到世界城市史和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作为五十年代初出生的学者,王老师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程。他始终保持家国情怀,凭借着与生而来的敏锐性,观察世界、体会生活、领悟命运、皓首穷经、伏案疾书。年11月,王旭老师这些年的观察、体会和领悟以既严肃又轻松的文字集结为《城里城外》,收入厦门大学出版社“凤凰树下随笔集”系列之一出版。以该书出版为契机、并凝聚国内美国城市史研究力量、梳理近年来国内外美国城市史研究基本趋势、鞭策后学,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和美国研究中心于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联合举办了“首届美国城市史论坛”。来自全国各地高校、近年来活跃在美国城市史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齐聚鹭岛,参加了本次论坛。

与会学者合影

首届美国城市史论坛分为三个部分:治史阅世:王旭教授新著《城里城外》研讨会、美国城市史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本科生论坛。

一、治史阅世:王旭教授新著《城里城外》研讨会

王旭教授在开幕式暨新书研讨会上介绍了《城里城外》一书写作缘起和出版情况;回忆其中一些篇章的书里书外故事。他勉励与会者要努力读书、善于思考、勤于写作。厦门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与王旭教授琴瑟和鸣的于力老师讲述了王老师求学、笔耕不辍的情形,为本书增添了许多“家里家外”的故事。她以“坚忍不拔”一词鼓励与会者奋勇向前、永攀高峰。上海电力大学李艳玲教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陈奔教授代表王旭教授的学生发言。李艳玲教授回忆了当年在东北师大跟随王老师读书时紧张而充实的时光,敦促后进同门谨记老师教诲,以“学风、作风、门风”三个标尺来督促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围绕《城里城外》,与会学者和学生发表读后感,或就其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回忆往事,同叙情谊,共话《城里城外》的学术信息、生活启迪与人生激励,感受文字传递出来的苦辣酸甜。例如,李艳玲评价说:“王旭教授的新书《城里城外》时间跨度40余年,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展示了个人的学术成长与国家脉动、时代进步紧密相连,集中体现了一代学者的家国情怀,堪称后辈学习的经典榜样。”厦门大学胡锦山认为:“城里城外言简意赅,微言大义,可见王老师知识之渊博,视野之广阔,观察之细微,治学之严谨,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薪火传承的担当与家国情怀的大爱。”厦门大学韩宇指出:“这部随笔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重新排列组合,就是一部传记,全面展示了王旭教授的人生经历,无论是求学活动、教师生涯和业余生活,都体现了‘丰富’和‘精彩’的特点。”湖北大学的韩忠在读完本书后发来评论:“《城里城外》是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城市史研究权威王旭老师的最新著作。该书反映了王旭老师在知青、大学、海外生活和治学的独特历程,也见证了我国‘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志存高远、肩负使命、勇于开拓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城里城外》

在新著研讨会上,上海社科院苏宁等15人分别就《城里城外》一书发表了读后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王旭老师的学生,大家从《城里城外》读到了王老师的才情、人格魅力;从收录进书中的老照片看到了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那一代人的生命真实感和厚重感;从王老师近年来在油画创作上的成就领悟到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朴素道理。生活即学术,学术即生活,或许《城里城外》是一个很好的脚注。

二、城市治理与空间:青年学者论坛

首届美国城市史论坛的青年学者论坛分为两个主题进行,其一是“城市治理的地方视野”,其二是“城市空间的多维建构”。在“城市治理的地方视野”小组讨论中,安徽师范大学曹升生宣读其论文《直面大都市区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县政府研究》,介绍了县政府在大都市化冲击下摸索出城市县、市县合并、县自治、公共服务外包等多种模式,由此也推动了美国县联、政府间关系咨询委员会等全力以赴研究县政府改革。他认为,美国州政府、联邦政府和国会也不得不通过研究和立法来顺应大都市化浪潮。厦门大学李莉以《踌躇的住房干预: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变迁》一文探讨了美国公共住房政策从20世纪初到六七十年代的演变历程。她发现尽管自20世纪初新住房改革运动呼吁并尝试推动公共住房政策,但美国主流改革住房观念却对该政策的国家直接干预特点心怀芥蒂。这种踌躇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公共住房政策由传统阶段向新多元化模式的蜕变。上海师范大学李文硕在《地方政府与美国城市更新:兼论联邦—城市关系的演变》一文中梳理了美国城市更新中联邦与城市政府之间的关系演变。他指出,城市更新虽然得到较为充分的研究,但研究者却往往忽视城市政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倾向于将其弱化为联邦政府的助手和私人资本的傀儡,忽视了其自身的能动性与主动性。提出“城市政府是城市更新的关键参与者”,城市政府影响了联邦政府对城市更新的态度,继而推动了其模式的变化,而变化了的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城市政府的影响力。西南大学李晶将城市史与社会医疗史研究视角相结合,撰写《从城市治理到日常习惯:进步运动时期纽约市肺结核病防治运动》一文。他认为,19世纪后半期,纽约市公共卫生机制作为美国城市公共卫生制度的典范逐步建立。在进步时代的改革浪潮中,纽约市公共卫生局以新的公共卫生理念为指导,对肺结核等传染病展开治理,却与同样回应着传染病疫情的社会组织产生权力冲突,双方展开博弈。最终以妥协的方式实现了制度的社会化。城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围绕传染病防治制度的建构展开,并最终内化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

会议现场

在“城市空间的多维建构”小组讨论中,首先,苏宁以《美国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的发展趋势与启示》一文分析了美国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的模式和特点,并探讨创新空间转型对大都市区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他总结出美国大都市创新区从传统“硅谷模式”向具备城市特质的“创新城区”模式发展的趋势。并阐述了“创新城区模式”的三类表现形式。进而从人力资源集聚、产业转型、城市改造等方面分析了创新空间对于大都市区发展的功能性作用,并提出对中国城市创新空间塑造的启示与借鉴。福州大学谢菲在《资本不平衡发展与空间重构的现代意义探析》中提出,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再次聚焦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研究,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城市化、资本运动与空间重塑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她认为,在空间生产的视域下重新厘清这些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将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江西师范大学杨长云以《绿地与操场:大移民时代芝加哥的城市改革与环境正义》一文探讨大移民时代芝加哥的种族与城市空间问题。他从大移民时代大量黑人涌入芝加哥城市的背景入手,聚焦于“黑人聚居区”的扩大及其造成华盛顿公园的“种族变迁”,阐明城市环境中的种族和空间博弈与变迁,以及改革者的应对主张。探讨围绕绿地和操场建设引发的种族关系变动甚至冲突,阐明城市改革主张的种族和阶级差异性,揭示规划过程中以空间竞争和“环境不平等”等方式呈现出来的复杂性。云南师范大学王洋通过《美国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概念及研究述评》一文进一步明确中心商业区的概念,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她认为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诸多原因,美国中心城市不断衰落,中心商业区丧失了以往的辉煌,交通拥堵、住房短缺、贫困及种族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大都市区基于整体发展的需要开始对中心城市进行改造与重新发展,使得中心城市复兴成为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