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年中国经济#在《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主人要出门远行。临走之前,他将仆人们叫到一起并把财产委托给他们保管。根据每个人的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塔伦特,第二个仆人两个塔伦特,第三个仆人一个塔伦特。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开始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塔伦特;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塔伦特;但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由于本钱少做不了生意,就把主人的钱埋到了土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
后面发生的剧情让很多人措不及防,拿着较多的钱,赚到了更多钱的仆人得到了奖赏,获得了更多的钱。而只有一个塔伦特的仆人由于没有用钱生钱,所以连他仅有的一个塔伦特也被夺走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Fortoallthosewhohave,morewillbegiven,andtheywillhaveanabundance;butfromthosewhohavenothing,evenwhattheyhavewillbetakenaway.
大家好,最近打工人的段子在网上火了!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打工赚不了几个钱,但是多打几份工可以让你没时间花钱”“只要我足够的努力,老板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说实在的,这些梗已经开始触碰到阶级理论的边缘——甚至引发了剥削、剩余价值,资本家与打工人的讨论。
为什么每天我们朝九晚五,却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社畜?为什么有人富的已经对钱没有了感觉,却还要孜孜不倦的教育我们是福报?为什么不少年轻人越努力越贫穷,越博学却越沉沦?为什么房价明明居高不下,但是宏观调控就是不起作用?
首先,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8世纪60年代,由于欧洲技术的进步引爆了著名的工业革命。过去的各种纯手工制作、小批量生产的VIP产品现在可以使用机器来加工生产了。工具革命带来的效率提升,在大幅度增加的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拉低的商品的成本。不懂经济学原理也没关系,直接脑补脑补一下,过去需要一个工人一个月工作量完成的产品,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工人几分钟完成。于是在产能被高度释放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家所面临的问题就是需求了。但是和产能的爆炸相比,需求端并没有展现出与之相匹配的发展。
年前后,资本家们斥巨资对美国的新工厂、新设备进行了巨额的投资,经济一片欣欣向荣。建筑业、机床制造业以及钢铁工业雇用了大批工人,政府的就业数字十分的漂亮!胡佛总统的支持率空前高涨。但是由于消费品市场并不能无限的容纳增产的商品,一段时间之后商品开始卖不动了。随着商品的滞销,资本减少了对生产端的投资。对于此时的工厂而言,一端是资本投入的减少,而另一端是销售收入的减少,如果你是一个资本家,你会怎么办?产业转型?消费升级?政府大规模刺激?别闹了,当时的凯恩斯还在忙着卖保险,《就业通论》要等7年之后才会面世。所以,当时通行的作法是减少投资,节衣缩食,降薪、裁员、一苟到底。在大萧条开始的那一年当中,整个美国的开工率不足80%,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只有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72%。之后,全美的投资额从年的亿美元腰斩到年的亿美元,一年当中暴跌了32%,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到了年,这个数字剩下47亿美元,仅相当于年的11.6%。
那之后,美国经历了些什么?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蔓延、街头暴动、失业率激增、社会治安急剧恶化,整个国家走到在了内战的边缘。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小麦和玉米变成了冬季的燃料,大量被倒掉的牛奶把密西西比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milkyway(银河,一语双关)。城巿中的“胡佛村”如蘑菇一般在各个角落冒出,许多过去富甲一方的商人和银行家沦为了街头的摊贩和流浪汉。—万中学生辍学;超过万人失业。贫穷导致了很多人长期营养不良,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无数人像畜生一样的活着。许多人忍受不了对生活的绝望而自杀;对于当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而言,能够真的就是福报。生活从此再也没有了梦想和追求的远方!只剩下眼前吃饭和穿衣的苟且。
当时美国的流行歌里唱道:“Mellonpulledthewhistle,Hooverrangthebell,WallStreetgavethesignalandthecountrywenttohell!”
但是硬币的另外一面,根据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于年发表的针对大萧条的研究报告显示:从宏观角度来统计,同时期全美的收入反而有所增长,其中富裕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随着高收入人群在大萧条当中对优质资产的收购和抄底,使得美国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大萧条时期,全美增加的社会收入大半落入少数人或少数家族的口袋中。看到这里也许有小伙伴开始陷入了无法理解的懵圈状态。没错,在大萧条期间,全美的国家收入是增长的,富人的收入也是增长的,只有穷人每天挣扎在饥寒交迫当中,一步步走向一无所有。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循环,周而复始。每一次危机的循环都会让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阶级的天花板逐渐的形成,社会地位逐渐开始固化,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我们称之为马太效应。
而面对阶级固化的天花板,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奋起直追;有人沉沦放弃,有人无病呻吟。放眼地球上70多亿的人口,我们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每天有无数人老去,同时每天也有无数新生命诞生。生产、消费、进步、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当然还有战争,如同森林中的野火一样,带来死亡、破坏、痛苦、和毁灭,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变革、机遇、创新和空间。凡事都有两面性,没有黑暗,就不会有光明。没有痛苦,就不会有喜悦。没有黑白线条,怎会有色彩斑斓?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始终客观的存在,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你得出的结论,往往取决于你观察它的角度!如果你不甘心就此沉沦,一辈子只当一个死跑龙套的,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英国的工业革命萌发于年,从最初的飞梭,到后来的蒸汽机、火车,科技的进步使得生产效率不断的提升。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宣告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之后的一个世纪里,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
在封建社会,奉行自然经济。什么叫自然经济?就是我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我的生产,服务于我的需求。比如我们一提到非洲,就说他们领了工资就人间蒸发,钱不花光绝不回来上班。没错,这就是自然经济。我有需求,才来卖自己,没需求我把自己搞那么累干嘛?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来了之后,逻辑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万恶的资本家,我追求的是啥?科技进步?世界和平?宇宙真理?普天同庆?统统不是!我在这里引用我一个搞投资的师兄的原话来表述:盈利是企业最大的道德。说别的都是虚的。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是为买而卖。比如我们为了生存,得先去上班,出卖劳动力,挣回来工资,然后再去恰饭。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逻辑发生了变化。资本先支出货币组织生产,然后销售产品,重新换回货币。
那么这种新的商品流通模式会给社会带来哪些新的影响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萨伊定律说起。在封建社会当中,生产量出而入,所以所有的危机都是由物资短缺引起的,你看历代封建王朝,但凡要玩完的,不是赶上天灾就是赶上人祸。标准姿势,无外乎物资短缺,社会动荡,饥荒遍地,流民四起。但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动荡不再由物资短缺而引起,反而是由于物资过剩,流通不畅引起。你看大萧条中被倒入密西西比河的牛奶,被当成燃料烧锅炉的粮食,都是这样。在封建种社会里,过剩性的经济危机是没法想象的,因为大家卖东西都是因为有需求。比如说为了买衣服,才会去卖粮食;为了买耕牛,才会去卖马;为了想吃水果,才会去卖鸡蛋;在这种流通模式之下,市场中有着充足的需求。在一笔销售之后,必定会跟着另一笔购买;商品的流通过程不会中断,也不会有大规模产品滞销。既然有需求,就不会过剩——这个原理被称为“萨伊定律”,是对为买而卖行为的诠释。在萨伊定律的时代,买是目的,卖是手段。《资本论》问世之前,“萨伊定律”被古典经济学家奉若圭臬,但是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接连出现由生产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用行动实力打脸了撒伊定律。这让古典经济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很多全新的社会现象无法通过古典经济学来解释,困扰了欧洲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资本论》的面世。
年,德国人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资本论为大家解决了许多问题。回到我们的开头:为什么大多数人越努力工作越穷?为什么生产效率越高越容易引发经济危机?为什么富人不干活却越来越富有?为什么老板总是鼓励我们?为什么丈母娘要求我们一定要买房?为什么,不少年轻人越受教育却越沉伦?凭心而论,绝大多数的老板,绝对不希望员工们阅读和讨论《资本论》,因为即使在今天,《资本论》读起来,代入感依然十分强烈。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资本运行有四个阶段:价值生产、价值实现、价值分配和价值增值。资本的运行,沿着这四个阶段循环。生产商品,之后出售,把价值实现出来,而货币就是价值实现的标志。货币少的人只能购买刚需品,但货币多的人则可以投资再增值。于是,这些投资出去的货币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只要资本主义在,这个循环就是无限的。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由单纯的萨伊定律模式,变成了积累、扩大的再生产的滚动模式。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不是为了消费而生产,是为了利润最大化而生产。商品流通的公式被颠倒了过来:
我们用W代表商品(Ware),G代表货币(Geld)。自然经济当中,W-G-W的模式是,我生产出了商品W,拿到市场上交换回了货币G,然后再用这个货币,去购买其他的商品W。这其实就是普通人的生存路径,努力生产,然后卖钱,再用赚到的钱,再去买其他需要的商品。
但是当把货币资本化的时候,这个流程出现了反转,变成了G-W-G的模式。资本手里有货币G,把货币G拿来购买商品W,然后再把商品W卖掉,换回货币G,流程变得截然相反。
那么资本为什么要反过来做呢?因为在买卖之间会出现一个差额,这个差额被称为剩余价值,如果把这个过程持续下去,积累的剩余价值会越来越多直到成为天文数字。资本的复利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大部分人给别人工作,无论你的工资有多高,本质还是W-G-W。除了你生产出了更高级的产品,换回了更多的钱,可以去买更多更好的东西之外,并没有质的改变。
但是资本的思路不是这样的,我之所以用钱去购买产品,核心在于,我要把商品卖掉得到差价,用钱换更多的钱。所以每一次买,都是为了卖,这样积累下来,钱就越来越多。有很多月光族的小伙伴们根本没有可以拿来“生钱”的钱,每个月的所有收入都消费掉了,而且有很多都是冲动性消费,买了就后悔的那种。你的钱不能生钱,怎么能不穷呢?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了买卖分离。只卖贵的,不卖对的,只生产擅长的,不生产需要的。调节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产量的不是社会消费水平,而是利润率。很多资本家看到某个商品热销,就一股脑的开始生产。但是投产之后又没法保证一定能高价卖出,这就会造成商品的积压。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高过银行利息时,资本就会快速涌入,直到市场饱和为止;而当行业的利润率下降并低过利息时,资本又会快速抽离,回到银行。利润率就是这样调节着资本的生产动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分工的不断细化,生产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但销售商品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你看商场里卖的衣服,夏天上市的秋款卖的最贵,但是随着销量的增加,反而会越卖越便宜,到了真正需要穿的秋季,反而卖的要比根本穿不上的夏季要便宜不少,是不是很神奇?
所以这种趋势就逼得资本家们在控制成本和打折促销之间左右横跳。打折促销还好,毕竟一样的东西,更便宜的价格,没有人会拒绝,但是控制成本就一言难尽了。怎么控制?不是克扣供应商就是克扣工人,反正羊毛不会凭空长出来。在没有劳动法的时候,资本家们在工资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强X给我们的福报,让我们被迫延长工作时间,白嫖我们的剩余价值;而到了有劳动法的时候,资本家们在工资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教育我们的福报,让我们自愿延长工作时间,白嫖我们的剩余价值。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资本家投资建厂后,工人一开始的工作,创造的价值只够覆盖资本的成本,而当积累到某个临界点以后,再往后工作,才是剩余价值。
所以“延长劳动时间”就是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马克思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
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早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就早早的享受到这种福报。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大量雇用妇女儿童;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男女多人混住,卫生条件极差。恶劣的环境加上超负荷的劳动,大量工人在三十岁左右失去劳动能力。后来,英国人开始呼吁立法保护工人利益,随后工厂法应运而生,规定工作不得超过12小时,英国的工人才开始逐步解脱。
在洞察了资本运行的本质后,我们回到现代社会,你会发现,延长劳动时间,仍然是资本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今天,资本采用更软性的方式来让员工自愿延长劳动时间。比如,“7点免费晚餐,8点免费水果,9点免费夜宵,10点免费打车”,这些看似福利,实则是吸引员工自愿加班,方便剥削剩余价值的蝇头小利。把这些行为放在马克思G-W-G的框架下分析,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延长劳动时间”。延长时间,意味着更多的剩余价值、生产更多的W、换取更多的G。
我们再回到18世纪的英国,工厂法出现之后,资本又有新的花样。既然不能增加劳动时间,那就增加劳动强度。随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工业流水线等创举应运而生。今天有很多人依然顽固的认为,在资本的推动之下,科技进步,机器普及,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推动人类文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机器本应是为人类服务而生的,是为了减少人类工作量而诞生的。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机器的普及要么让工人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辛苦,要么干脆让工人直接失业。英国实施工厂法以后,工厂主为了确保自己的资本增值,开始大力提高生产力,推动了资本和科技相结合。比如以前一台机器需要3个人一起配合,而现在一个人可以管3台机器。更少的人、更多的产量,以及更大规模的失业潮成为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标签。所以机器的使命从来就不是让工人轻松,而是让资本对劳动力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很多人觉得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够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这其实是一种迷信。资本的创新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创新,而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才能获得或保住市场份额并确保其作为资本的再生产。
那么提高生产效率,能带来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引领人类社会跑步进入乌托邦吗?很遗憾,并不能。由于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远远高于需求增长的速度,所以资本会想方设法的搞营销,吸引人们购买,消费贷开始应运而生,刺激大量的超前消费。资本不白嫖你就不错了,你还想白嫖资本的剩余产品?别做梦了!当人工智能大面积普及的时候,不出意外你会失业。而当你失业之后,你会节衣缩食,砍掉一切不必要的支出,每日领着政府的救济苟延残喘。放大到整个社会,消费将会变得极度萎靡。随后,过剩性的经济危机就会接踵而至。
随着生产力的增速超过需求的增速,不仅没有带来更多的利润,反而会导致利润减少,造成了劳动者与资本同时过剩。生产变得越来越容易,劳动力却越来越廉价。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越努力越贫穷的原因。今天的地产商可以在一年内盖好一栋楼,而消费者却要花几十年的工资才能买的起其中的一套房。丈母娘为什么要求一定要买房?因为丈母娘懂得,买了房的女婿可以让女儿少奋斗几十年!
年以前,当时的北美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本土工业化日趋完善,部分生产力溢出,流向殖民地。当资本开始在北美投资建厂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北美的劳动力非常缺乏,雇佣工人的工资比英国本土高很多。当时的北美地大物博,到处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大家都忙着四处去圈地开荒,工厂即使开出高薪也很难招到工人。怎么办呢?于是资本想出了一招:以政府的公权力,对处女地征税,迫使想要开荒当自耕农新移民,在攒够土地税之前,必须先在工厂老老实实的做个打工人。为了把他们更长久的留在工厂里,政府把土地税定的极高,极大的延长了他们打工的时间。这样一来,政府就有钱了,然后再拿这个钱再去从英国引进更多的劳动力来美国工作,直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从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来看,这个思路确实厉害。而如果你换一个视角,在现代社会,为了让大多数人好好工作,不瞎折腾,高房价应运而生。当房价处于大多数人需要努力工作很多年才能买得起的水平时,大多数人就会非常认真、自愿、快乐地工作和加班了。你品,你细品,这和当年美国的土地税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的味道?关于年轻人是不是要买房,会有很多种视角,而马克思的视角,我相信可以给多数人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今天,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初发布的数据,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这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月收入,而是整年的可支配收入。由于中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贫富差距,大家的收入很容易被平均,所以收入中位数更具有代表性。中国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元,这意味着如果你每年净得超过元,就已经超过了一半的国人!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一些,分别为元和元。这些数字就是当下大多数国人生活的现状,也是屏幕前的你奋进的标尺!如果你想要过的比别人更好,这些数字就是你超越的目标。
看到这里,片头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梗:听懂掌声!)听懂掌声!
今天知识依然是最大的产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同时,我们不知不觉间被洗脑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大量知识付费、知识服务的大行其道,而其本质却是用信息私货偷偷绑架我们的思考和分析,造就了一批思想上的无产阶级。所以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价值不仅没有缩水,反而变得更为重要。有知识你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你不会在网上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你的行为和观点也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绑架。
在《资本论》描述的世界里,工人就是纯粹的工具人,不能独立谋生,不能独立生产,不能独立思考,必须依附资本。这种无产者,只是物质上的无产;而信息时代,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精神上的无产者。知识资本主义的时代,会有很多人,丧失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而当你的独立学习与思考能力被剥夺时,你关于世界的认知都将任由他人定义,这比物质上的无产更加可怕。18世纪的资本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方式榨取无产阶级创造剩余价值,而在未来的信息时代,资本将会通过洗脑割韭菜收智商税,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不信?你看现在的新技术,有哪一个你能凭自己的本事独立搞明白?你会不停地焦虑,不停地买课,不停地指望其他人给你手把手的讲解。这种思考和依赖,反而让你更加丧失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你看视频区最火爆的内容是什么?不是那些富于哲理的经典名著,也不是那些充满价值的思考与启迪。反而是那些靠着吹嘘和煽动包装的知识付费和那些靠着低俗和猎奇吸引人的低智娱乐。
没有货币资本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慢慢的实现原始资本的积累。而没有精神资本的韭菜除了任人收割又能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