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片开始之前要先了解我们需要用到什么。
东西有点多。你看一遍有点印象就可以。
不用非的记住,
因为正式开始的时候会教大家怎么用。
当然,你能记住就更好了。。
(注:不涉及专业的介绍,更不会完整的介绍,只介绍能用到的地方)
(功能后边的括号就是快捷键)
(快捷键没必要死记硬背,用的多了也就熟了)
常用格式:
1.PSD
PSD格式即PS的工程文件,保留你在PS里所做的所有信息。
2.JPEG
JPEG也是jpg,一般图片常用的格式,也是我们主要用的格式。不支持透明像素
3.Png
可以保留透明像素的格式(透明、半透明图片格式)
4.GIF
就是动态图像,常见的动图表情都是GIF格式的,这个了解一下就好。
常用菜单功能:
新建项目(Ctrl+N)
顾名思义,就是新建一个PSD文件
2.打开项目(Ctrl+O)
打开文件(这里的文件不仅仅是PSD格式)
3.保存(Ctrl+S)
将你在文件里更改的内容保存到PSD文件里
4.另存为(Ctrl+Shift+S)
就是将文件另外存出来一份,一般是导出成品的时候用到
5.撤销(Ctrl+Z)
6.撤销到上一步(Ctrl+Alt+Z)
这两个的区别你试一试就知道了,用语言讲有点混乱,我推荐你用“撤销到上一步”。
7.画布大小(Ctrl+Alt+C)
在不改变图像显示大小的情况下改变图像尺寸。。有点懵?看图吧。
按快捷键调出画布大小
可以看出这张图是×的大小
我们把她的宽度改成,点确定
会发现左右多出一块白边,
画布你就可以理解为图像大小,
画布增加后不会把图像拉伸变形,
减小后也不会。
我们再调出画布大小面板,
把宽调成
会出现一个提示,说会裁剪掉一部分。
如图,图片没有被拉伸,只是左右被裁掉了一些。
8.图像旋转
顾名思义。。。。
9.高斯模糊
用来做毛玻璃的模糊效果
常用工具:
移动工具(V)打开PS默认的工具,移动图层
选框工具/矩形、椭圆/(M)绘制选区(选区:当有一块选区的时候,更改的内容只会在选区内生效。)
(图中移动的虚线就是选区)
魔棒工具/快速选择工具(W)将相同颜色的一块位置造一块选区
裁切工具(C)裁图用的。
橡皮擦工具(E)像橡皮一样擦除图层
渐变工具(G)在属性栏设置好颜色,用鼠标一拉。
钢笔工具(P)手动绘制选区的玩意,特别强,后边会教大家怎么用
文字工具(T)就是打字、、、、、
抓手工具(H)当图像放大到超过显示区域后,可以用抓手工具移动视角,/这个工具可以摁住空格使用/
缩放工具(Z)图像显示的大小(不会更改图像实际大小)/可以按住Alt+鼠标滚轮进行缩放/
常用面板:
1.图层面板(图层:PS中大部分操作都是基于图层完成的)详细解释看下图
我就省的打字了。。。。。。
2.字符面板:这个面板需要从菜单栏的“窗口”里调出来,用来更改字体大小颜色等信息
常用快捷键:
1.Ctrl+R标尺
从标尺内可以拉出辅助线,辅助线干什么用?看图
比如要画一个半径是像素的圆,
就可以用辅助线设定好位置,画的时候就方便了很多。
2.Ctrl+T自由变换工具
按下后该图层图像会出现一个矩形的调节框,一般用来调节大小
3.Ctrl+J复制选中的图层
4.Ctrl+C/Ctrl+V复制/粘贴。。。
就这么多东西,在这里开一贴介绍完,
下边教程会流畅很多。
如果你都记住了。。。你会更流畅。
没记住没事,只要有印象就好。
温馨提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