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以这个ldquo一rdquo

白癜风的饮食影响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130327/4147022.html
以这个“一”为标尺来衡量社会和历史

15.2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的许多学生都在私下里歌颂自己的老师:哎呀,我们的老师太了不得了,太伟大了,“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啊!都有这样的感慨。相比之下,尧舜、文武周公都还差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人都是在朝的君王,君王说话,上令下行,没有什么障碍;而孔夫子一直处于患难之中,却能坚守自己的圣人之道,把尧舜汤武的教法传承下来,你说他的作用大不大?难怪后人称他为“素王”。如果没有孔夫子这个环节,我们也不会知道什么是尧舜之道,汤武之道,所以,孔夫子在世的时候,他的很多学生都在反复赞叹孔子,在各诸侯国中包装、炒作他们的老师,这也是事实。只不过孔夫子没有自己的地盘而已,一旦给他施展的舞台,那不得了,肯定会使一个国家焕然一新。

孔子当然也听到了这些议论,所以他叫子贡过来问话:“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你以为我学了很多,而且很有见识吗?这个“识”应该怎么讲?有学问的人并不见得有见识,见识是一个人在学问上的升华。有些书呆子,一肚皮的学问,但是消化不良,在肚子里装着,倒也倒不出来,做也做不出来,要他融会贯通不可能,要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发明,更谈不上。所以说“多学而识”,我们一定要把学问提升为见识才行。孔子问了这样的话,子贡说:我们作为学生当然认为老师多学而识,难道我们这样评论老师,赞叹老师,不对吗?

孔夫子说,不是你们说的那样——“非也,予一以贯之。”曾子也说:“夫子之道,一以贯之。”什么是“一以贯之”?我们从小到老都在学习之中,思维活动永远都在运行,以前学的有些忘记了,有些记住了,有些感兴趣,有些不感兴趣,这些我们面对的纷纷然然的各种事物,在佛教和道家学说中称之为“万”。中国哲学一直在探究“万”和“一”的关系,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是“一”,我是主观,我是“一”;客观对象、宇宙自然、社会、生活、工作,这个是“万”,无穷无尽。我永远是我,不可能我今天是我,明天变成非我了。主观是“一”,客观是“万”。我们怎样把自己的立场站稳,坚持主见?孔夫子“一以贯之”,他是站在主体地位,面对千变万化的客观环境,他的主体即是不移不异之道。孔子对尧舜汤武的道统法统有信心,这个是“一”,他以这个法统道统来面对当时纷乱的政治文化和诸侯们之间的种种是非,以这个“一”为标尺衡量当时的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历史。正因为他这把尺子是圣王之道,所以表现出来的自然是“多学而识”。如果没有这把尺子,没有原则性,哪里谈得上“多学”,更谈不上“有识”,只能是“墙头草随风倒”,完全没有主见,跟着别人说,照着别人做。

“学识”与自己的见地、原则很有关系,离开了自己的原则性,说老实话,你那点学问、肚皮里装的那点东西,根本不是社会上种种是非现象的对手。孔子为什么能成为“万世师表”,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原则,有“一以贯之”的“一”,这个东西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变迁、政治动荡,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从“五四运动”直到“批林批孔”,这么一百年绕过去绕过来,还是要把孔夫子请出来。如今,不仅中国人、东方人,就是欧美西方人同样认可孔夫子,学习孔子言教。只要是认真做学问的人,对社会、对生活有感觉的人,希望整个人类社会太平祥和的人,都认可孔夫子,因为孔子的圣贤之教不是宗教,不会引起教派对立。

转自:冯学成博客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