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推动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省十三届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1231/4548769.html

12月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在分组审议的基础上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全省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张慎欣等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周荣等省人大代表,围绕数字经济建设热点难点问题,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提问,问题涉及我省数字经济制度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和前沿科技研究、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民生领域数字化服务、数字经济领域监管创新、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等方面。省发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结合各自职能,对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张慎欣(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通謇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年,数字经济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数字经济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请问:目前,我省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包括哪些,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几年我省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攻方向又是什么?

高清(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并实施《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简称《数字经济分类》),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将其分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大类,其中,前4大类为数字产业化部分,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第5大类是产业数字化部分。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分类》的出台,为数字经济核算提供了统一可比的统计标准、口径和范围。

省统计局结合江苏产业特点和行业优势,初步形成了《江苏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试行)》。需要说明的是,我省数字经济核算工作正处于研究阶段,相关监测制度、核算方法还需得到国家认可,对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状况仍需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从通常认定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致范围看,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业务收入2.87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08万亿元,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下一步,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和“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要求,我省要实施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加快提升数字产业发展能级。要聚焦集成电路、软件服务、物联网、信息通信等领域,完善产业链配套,补齐产业链短板;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导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数字产业集聚区,发展一批旗舰型数字企业;要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打造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加速产业化发展进程。

崔铁军(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发展数字经济必须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超前布局,提前谋划,抢占创新高地。请问:如何利用江苏科教优势,推动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未来网络、量子信息处理等数字经济热点前沿科技的研究?

赵建国(省科技厅副厅长):

数字技术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是我省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制高点。近年来,省科技厅把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支撑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全链条、一体化创新部署,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前沿科技原始创新。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围绕泛在智能物联网、多源感知等前沿领域,组织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省拨经费1.45亿元。二是加强前沿科技战略布局。聚焦区块链、芯粒技术、脑机接口、6G、量子科技等先导领域,近三年部署前瞻技术研发项目项,省拨经费超3.2亿元。三是加强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近三年组织实施66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拨经费超7.3亿元,成功培育了高端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基于自主指令架构的高性能处理器等一批战略产品。四是加强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未来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时数字地球(DDE)”大科学计划、苏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等重大平台先后落户。五是加强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在数字经济领域培育33家创新型领军企业、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年销售规模近万亿元。六是加强数字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引导园区聚焦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型半导体、物联网等主导产业。目前全省18家国家高新区,36家省级高新区50%以上主导产业均与数字经济相关,年营收规模近1.1万亿元。

下一步,科技厅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变量作用,加强数字科技全链条布局,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我省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崔铁军(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现在我省对各类人才都很重视,在高精尖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我们有没有什么特殊政策?

赵建国(省科技厅副厅长):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强省、人才强省部署要求,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配置,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以科技人才引领数字技术发展和产业变革。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遴选12位顶尖科学家牵头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带动形成一批多层次、多领域融合的数字创新团队。二是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资助一批青年科学家开展数字技术研究,加快培养数字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

在人才引进方面,一是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双创计划、外专百人计划支持引进数字领域高层次专家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外专项目高层次外国专家30人。二是积极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组织中国·江苏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与以色列、芬兰等数字科技创新水平高的国家联合实施研发合作计划。三是推进外国人工作许可便利化,全省持有效工作许可外国人才2.4万人。

在人才使用方面,一是集中力量和资源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发挥省产研院改革“试验田”作用,深化项目经理、拨投结合等改革举措,面向全球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二是发挥苏南自创区、高新区优势,推动项目、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集中,打造一批产才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三是实施企业研发机构提升计划,布局建设数字领域创新平台余家,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

在人才制度方面,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先后出台“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政策举措。二是深化科研项目管理创新,简化项目预算编制,深入推进“三评”改革,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三是实施人才贡献奖励,在苏南自创区,对外国高端人才及半导体、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探索给予贡献奖励。

蔡任杰(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前不久,省交通厅发布了《江苏省“十四五”智慧交通发展规划》,围绕“到年,江苏省智慧交通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总体目标,提出要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交通产业高地。请问:为完成这一任务,有哪些具体举措?

陆永泉(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我省智慧交通产业基础较好,重点从4个方面发力:

第一方面是整合优势资源,引导产业协同发展。建立智慧交通产业联盟,聚集中电28所、通行宝、巴士管家等50多家省内头部智慧交通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并通过在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机场等项目中“给市场”来扩大我省智慧交通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培育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壮大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第二方面是发展智能装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拓展施工装备产业,支持徐工集团研发无人驾驶压路机、摊铺机等养护装备,开展无人作业机组施工示范。二是加速运输装备产业发展,在盐城开通了全国首条超级虚拟轨道示范线,明年继续支持江苏中车公司建设盐城中速磁浮产业基地。此外,计划在太仓港、南通吕四港推广自动化轨道吊、智能集装箱等新装备。

第三方面是推进“互联网+”,发展运输平台经济。一是加快发展网络货运平台,培育了85家网络货运平台,整合车辆59.8万辆,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配货时间及成本减少20%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引导运满满、中储智运等货运平台向多式联运服务功能拓展。二是规范网约车等客运平台发展,全省网约车达9.3万辆,日订单量万,为巡游车2倍,网约车合规率居全国前列,正在大力培育城际快车、商务包车等定制服务新业态,定制客运车辆达辆。

第四方面是强化省地协同,推动产业向数字交通示范区集聚。一是支持苏州相城数字交通示范区建设,开展智慧管养、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应用,发展高铁新城大数据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汇聚更多的智慧交通企业到示范区,打造长三角数字交通样板。二是推动南京江心洲建设全国首个“未来出行示范岛”,开展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建设智慧公交、自动驾驶网约车、智能驾驶小巴等应用场景,集聚测试认证、云控平台、智慧出行等产业。

周相民(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近年来,我省农村电商得到较快发展,正成为提振农村发展的新引擎。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缺乏专业电商人才、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请问:如何推动我省农村电商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郁冰滢(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

商务厅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商示范体系建设。近年来,我们创建了3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45个省级示范县、个示范镇、个示范村,形成了覆盖县镇村三级示范体系。我们将突出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二要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建设改造一批县域物流园区、公共配送中心、镇级配送站和村级服务点,推进城乡统仓共配等发展模式,进一步降低镇村物流配送成本。三要推动大型电商企业供应链下沉乡村。引导支持大型电商企业以乡镇为重点,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业务,完善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一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依托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各类高职院校以及电商直播机构等开展农村电商普及和应用培训。健全培训转化机制,指导对接就业用工。二要创新人才培训方式。商务厅建设了江苏省电子商务线上培训平台,将每年持续开展20场左右的线上培训,加快培育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三要完善人才服务机制。明年计划在全省开展10场左右的电商公共服务全省行系列活动,将优质培训等服务送到基层和企业一线。

三是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线上销售能力。一要推动各县市完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镇级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建设,打造农产品线上销售公共服务体系。二要推动大型电商平台渠道下沉,面向农村地区开展产销对接。鼓励各地创新对接模式,拓展对接渠道,为农户“牵线搭桥”。三要推动农村电商集聚发展。启动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试点工作,首批培育15个左右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以此提升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胡维平(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物理湖泊与水文研究室研究员):

近年来,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平台垄断、大数据“杀熟”、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请问:针对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如何贯彻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进行有效监管,在包容与审慎中找到平衡点?

沈海斌(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在包容与审慎之间、在鼓励创新与有效监管之间找到平衡点,我想,关键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方面,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标尺,在规则层面把握平衡。对新生事物,给予一定观察期,研究行业发展特征,逐步确立监管规则,既鼓励创新,又守住底线。一是建制度。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不久,就出台专门制度,对12大类43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为新业态新模式留足发展空间。二是立标准。我们在全国率先发布地方标准《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规范》,为电商平台内部管理提供了完整的制度框架。三是划红线。针对当前影响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我们划出了五个“严防”的监管红线。严防资本无序扩张,严防垄断失序,严防技术扼杀,严防规则算法滥用,严防系统封闭。

另一方面,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在实践层面把握平衡。统筹鼓励创新与有效监管,将包容审慎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一是事前重指导。加强对直播平台指导,要求落实平台责任,不得从事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组织省内21家重点平台企业开展自查整改,指导整改个问题。二是事中抓监测。我们建设了网络交易监测中心系统、互联网广告监测系统,将新业态纳入日常监测范围,涉及短视频3万个,网店36万户。三是事后严执法。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对投诉举报的侵害个人信息、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今年,我们查办侵害个人信息案件件、刷单炒信案件件、侵权假冒案件件。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的要求,进一步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加强对数字经济的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

于敦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当前,很多部门要求企业报送各种信息和数据,不少还是人工填报,费时费力。还有地方反映,因为系统建设层级、数据标准的不一致,特别是对于省级平台,市县业务部门没有相应的开发权限和数据管理权限,导致省、市、县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不是很顺畅,给基层部门间业务协同造成困难。请问:我省构建全省一体化、标准化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的进展如何?

徐光辉(省政务办主任):

总体来说,江苏的政务一体化服务能力在全国排在第二位,这是国家行政学院公布的。省政府近期出台了《江苏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纲要》,将加快推进政务数据共享能力建设,力争到明年底左右,各级政府的数据按需共享率能达到95%。江苏的数字政府建设,特别在数据共享方面,走过了原来的点状共享阶段,现已步入系统共享状态,在“十四五”期间要向高质高效的安全共享跨越。

一是已经建立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县区是一个相对薄弱环节;省和设区市已经建立了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全面贯通交互。我省已获得12个国家部委的接口整体授权71个;省级平台有61个省级部门高效共享数据5类,提供接口达到个;13个市级平台已经汇聚市县数据近4万类,数据总量达到亿条。二是大力推进数据共享标准化。先后印发了《政务大数据数据元规范》等7个地方标准,已在数据共享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数据汇聚整合不断拓展。特别对县区,作为我们推动数据共享、更好服务企业群众的一个重点。我们开展了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汇聚数据15亿条。四是数据应用服务不断拓展。这是江苏数字政府的一个鲜明特色,坚持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导向。在新生儿、企业登记注册等热门事项上建立了15个专题数据库,提供了数据服务和决策辅助。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江苏支持个政务事项通办,此项工作是走在前列的,在今年于无锡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得到了肯定。13个设区市通过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申请共享了数据库表类、文件83类,接口调用量达4亿次。

举一个例子,交通运输类电子证照应用是高频事项。在省电子证照库中已有5种万张交通运输类电子证照,通过政务服务窗口、执法现场、江苏政务服务APP等三个场景,实现“证照免带”、共享互认和“电子亮证”。全省户水路运输企业、31万户道路运输企业和万个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已经受益,涉及车辆万辆、船舶近3万艘。

下一步,重点开展五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共享交换平台能力建设,避免部门间“体外循环”;二是持续加强数据汇聚,按需汇聚交通、医疗、金融、教育、水电气等行业和互联网数据等,加强深度挖掘,丰富数据资源;三是切实强化数据治理,完善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体系;四是不断健全数据共享供需对接机制,提高供需匹配和对接效率;五是大力推动数据回流和开放,省里正在制订法律规章,让政务数据向社会包括企业法人有序开放。

于敦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在破除数据壁垒、推进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徐光辉(省政务办主任):

数据壁垒、数据孤岛、数据瓶颈是政务数据共享的难点和堵点。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政务办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这里作个报告。

一是印发了共享实施意见。经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批准,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苏政办发〔〕92号”文件,明确了三年目标和任务清单,制定了具体共享路径,建立健全共享迭代机制。二是扎实推动行政立法。组织起草《江苏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已完成立法前期准备,即将按程序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办法明确了政府数据共享法定职责,同时要向社会有序开放。三是建立完善技术体系。主要通过建立省级政务中台,打通数据壁垒、数据孤岛、数据瓶颈。四是不断加强数据汇聚和应用服务。更好响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出解决方案,依托数据支撑,提供高效服务。

下一步,将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建立省政务数据共享的高位议事协调机制,更好推进部门数据共享;二是出台《管理办法》,作为政府规章抓紧推动出台;三是打造数据融合发展体系,包括政府数据,也包括企业数据,推进深度融合开发,更好服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四是加快有效技术迭代支撑,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满足多样化的政务数据需求。

程大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和基石,也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请问: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何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大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助力我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

许继金(省通信管理局局长):

从三个方面报告这方面的工作打算:

一是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底座。建设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推动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条件。为此,我们将继续锻长板、补短板、提效能。一要大力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推动5G和千兆光网深度覆盖,到年我省将建成5G基站超25.5万个,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二要推进城乡网络一体化,将千兆光网和5G建设延伸到农村,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三要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实现算力精准高效供给。四要打造我省信息流的汇聚高地,推进南京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提档升级,适时加快推进我省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

二是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在于通过加速数字产业化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一要对标先进省份,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培育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动江苏产业互联网发展迎头赶上。二要加快以“双千兆”为代表的数字应用由C端向B端的场景延伸,着力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加大服务业和农业数字化应用推广力度,使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三要持续推进提速降费,进一步降低数字产业化发展和产业化数字升级的成本。

三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们将参考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的做法,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在站址规划、用地用能、资金奖补、场景应用、设施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互联网业态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补齐我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短板。

周毅(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董事长):

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请问:江苏如何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源,释放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交易,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高清(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挥数据要素引领带动作用,我们考虑要从夯实两个基础,推进四个方面工作入手:

两个基础:一是夯实法律基础,构建完善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数字经济省级立法工作,为保障数据依法有序流动,规范数据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夯实技术基础,提升数据共享能力。加快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数据采集、传输、汇聚、整合、存储、运算能力;加快全省政务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和电子政务外网提档升级。

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数据要素归集力度。完善政务数据采集汇聚制度,持续推进五大基础数据库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单位主动积累数据,集约建设全国性或区域性数据中心、行业数据资源平台。二是提升数据共享开放水平。促进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完善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扩大公共数据按需归集和共享范围。三是深化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梳理形成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体系,有序扩大省级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试点范围。推动公共数据、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应用,鼓励在重点领域选取数据创新试点应用场景。四是探索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推动开展数据确权、评估、定价等数据价值化研究,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标准规范;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数据交易试点;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许可和运营机制,规范培育市场化数据应用服务主体。

林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我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与制造强省地位还不相匹配。请问:在加快我省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步伐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池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目前,我厅会同省财政厅研究草拟了《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对制造业“智改数转”存在的“痛点”“堵点”,提出了9项支持新举措。

在推进路径上,突出对不同主体给予分类支持。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支持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标杆示范项目,形成“一行业一标杆”。对中小制造企业,重点推广低成本、模块化的先进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上云用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对工业园区,支持将网络部署、公共云平台建设、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部署等纳入改造提升建设标准,建设智能制造先导区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

在生态构建上,突出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制定和完善江苏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遴选程序和评价体系,吸引优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入池。每年认定若干省级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优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鼓励各地引进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并在场地、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在要素支撑上,突出人才引培、金融服务和环境营造。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试点,实施数字化产业工人培训工程。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投贷联动模式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鼓励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融协作服务创新。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进集群活动,支持有条件地区举办全国及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峰会、大赛及展会,营造良好的制造业智改数转发展环境。

林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徐州市新盛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

作为市场主体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拥抱数字化的能力弱,缺乏技术能力、资金投入、合作伙伴和数字生态等支撑,对数字化生产设备和平台用不上、用不起,因此意愿不强、动力不足。请问:如何进一步引导支持帮助中小微企业参与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池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近年来,省工信厅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针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数字化咨询诊断。建立省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专家库和优秀服务商目录,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及咨询服务,每年推动家左右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上云用平台。实施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中小微企业利用云平台资源实施数字化改造和信息化建设,鼓励中小微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能力向云平台迁移。每年组织培育家左右星级上云企业。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每年组织遴选家左右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绿色化工厂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对优秀示范项目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是提升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能力。提升南京、苏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运营推广能力,高水平建成国家级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了解、学习、应用数字技术。推动跨行业和跨领域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发展,重点培育家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广低成本、模块化的先进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是提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心。加强宣贯培训。实施工业互联网“”培训计划,广泛宣传推广数字化转型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成果。实施融合解决方案应用对接。围绕协同研发、精益生产、智能运维、产业链协同、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等领域,重点培育家优秀服务商。积极开展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进园区、进集群活动,支持有条件地区举办全国及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峰会、大赛及展会。

周荣(省人大代表,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冠肺炎疫情下,远程办公、在线娱乐、网络购物等在线生活场景用户暴增,激活了市场对虚拟现实的进一步想象。最近,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热,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相关领域。请问:江苏作为科技和制造业大省,在培育和发展由元宇宙催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有什么打算?

高清(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进入年后,“元宇宙”概念备受各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